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天气现象共有 34种 ,除了极光、龙卷风等很少出现外 ,其它现象对于观测员来说 ,并不陌生。但这些现象在是否需要记开始与终止时间方面 ,有时会让观测员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 ,导致许多观测员在考试时失了分 ,在工作中出了错。为了清楚、准确地记住它们在时间上的记录规定 ,大家不妨记一下这个顺口溜 :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2 1种 ,降水 1 1种 ,极光和大风 ,3暴 1吹雪 ,龙卷雾雨凇 ;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1 2种 ,轻雾霜闪尘卷风 ,烟幕浮尘霾结冰 ,积雪扬沙和冰针 ;只记录开始时间的 1种 ,飑。天气现象记录时间口诀@王…  相似文献   

2.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过程中,有些天气现象经常出现,也有些天气现象则不常出现。对于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观测人员记得非常牢固。但对不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时会忘记现象名称或是忘记该现象是否记录其起止时间。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得翻阅《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查对。如果将记录起止时间和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分别编成顺口溜背熟,即节省时间又记得牢固,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记录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三雨二雪阵雨雪①米雪冰粒雨夹雪雾松雨凇沙尘暴极光雷暴加②冰雹霰雾不怨③龙卷风吹雪雪暴刮④大风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针⑤冰⑥积雪雾…  相似文献   

3.
雨露相继露霜并存之我见于红莲在地面观测中,偶遇一些相继或并存的天气现象,常使观测员取其一而避其二。列举两例,并提己见,与同行共商。在夜间,前半夜下雨,后半夜雨停云散,并有露产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夜间不守班站的观测员只记雨而不记露,...  相似文献   

4.
雾的误区     
在市局组织的测报复评中发现 ,有的站在雾的记录与发报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其一 ,能见度 <1km有雾时 ,天气加密报中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应从 42~ 49中选择。有的站只要观测时有雾 (有其他天气现象时除外 )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就固定编报 42。但如云量纪录为 1 0 / 1 0 ,云状栏记雾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仍编为 42 ,显然电码反映的天空状况(电码 42反映天空可辨明 )与实际天空状况 (完全不可辨 )不一样。其二 ,有的站能见度记 0 .0km ,而云量记为 0 / 0 ,即天空完全可辨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观测员对雾的记录判断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地面观测疑难问题的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泽民 《气象》1988,14(1):55-55
在地面观测中,常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笔者在此列举两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同行们探讨。 1.在夜晚,前半夜下雨,后半夜雨停云散,并有露产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在通常情况下。观测员只记雨而不记露。记雨又记露,会使报表审核员产生疑问,从而有可能计算错情。笔者认为,这两种天气现象应该如实记录,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时的天气状况。降落在地面上的雨与凝结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的露的区别是较明显的。同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意义也不一样:雨是降水的标志,露是晴天的反映。 2.当露与霜同时并存时,如何记录?对于这一  相似文献   

6.
日常地面气象观测中经常会遇到 :使用遥测雨量计时 ,降水天气现象已经中止 ,但在降水结束后仍有 0 .1或 0 .2 mm的降水量存在 ,并且自记纸上也有记录。这时要仔细辨认天气现象 ,确定降水现象是否已中止。确认天气现象记载正确时 ,再进一步分析。从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的结构上可知 ,当翻斗中水超过一定量时 ,翻斗开始向盛水一侧翻倒。但降水中止时 ,若翻斗中的水刚好等于这个临界值时 ,翻斗不会翻倒计数 ,在降水中止后 ,翻斗上有一小点水流下来时就翻倒计数了。《技术汇编》规定“此时应参照气薄 -1天气现象栏中降水结束时间 ,将其记入终止的那…  相似文献   

7.
春、夏季节,雷雨形势等复杂性天气出现频繁,给观测员正确判断和记录某些天气现象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阵雨与雷暴记录之间的关系问题、雨转记阵雨的时间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1 问题的出现及原因问题一是:雨与阵雨的转记以雷暴为对应标准.先看一下某站某年5月5日气簿—1上天气现象栏的一次记录:·21_~(45)—14~ (56)15~(36)—16~(48) (?)16~(48)—18~ (42) R 16_ (z)~(48)—17~(37)17_ (SE)~(53)—18_ (E)~(34).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雨转阵雨以雷暴的出现为标志,即一闻雷后,随即将原记载的雨转记为阵雨.我们查看有关记录后发现,实际上该日的自记降水记录已明显地反映出来,从16时10分左右开始降水强度就突然发生了变化,再结合气压、气温、风等  相似文献   

8.
飑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飑产生时常伴有大风,而我们观测员有时只记录大风,而忽视了飑这种天气现象,造成天气现象漏记。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发生,笔者根据介休市气象局近年来的气象资料以及工作中的观测经验,对飑产生时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作一浅析。1定义从天气学  相似文献   

9.
感雨器     
感雨器又称降水检测器、是否降水判别器。在地面气象台站上观测天气现象时,需要记录降水的开始与终止时间(时、分)。感雨器能够很准确地记录液态降水的开始时间,比较准确地记录液态降水的终止时间。对于其它形式的降水,如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等的开始与终止时间,也能较准确地记录;但是,它无法判断这些降水的性质,也不能记录霰、米雪、冰雹等形式的降水的开始时间与终止时间,更不能判别这些降水的性质。许多国家(如美、日、芬兰等)的遥测气象站上,都设有感雨器。设置该要素的目的除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外,还有另一种功能。作者在本刊1983年3期  相似文献   

10.
1 新规范中修改的内容 1.1 同一类天气现象的转记规定新规范取消了同一类天气现象可以转记的规定.例如:原规范中记录为".1130(11时30分)-*1505-1806",新规范中记为".1130-1505*1505-1806",即两种现象应分开记录.  相似文献   

11.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手册中规定,当影响能见度变坏的天气现象有数种时,则有效能见度的演变记录在主要影响能见度和一种天气现象的后边.在实际工作中,洛阳机场同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多为雾现象和降水现象,而大多数同志纪要栏记录时都将能见度的演变记在雾现象的后边,这不准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轻雾、烟幕和霾已有明确的定义 ,可是有些观测员对这些现象的定义理解并不准确 ,一般有个习惯性认识 :轻雾是由微小水滴等构成的 ,出现轻雾时湿度一定要大 ;而烟幕和霾是干物质构成的 ,出现时湿度要小。于是就只以湿度大小作为辨别轻雾与霾或烟幕的标准。有的站为了避免争议 ,甚至规定了一个标准 :相对湿度大于 70 %时记轻雾 ;当已记录有轻雾 ,在湿度降到 70 %以下且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0km时 ,则转记为烟幕或霾。轻雾、烟幕和霾这 3种天气现象的辨认 ,应根据成因、颜色及天气条件、较易出现的时间、现象的连续等综…  相似文献   

13.
雍延和 《气象》1989,15(9):2-2
不需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按规范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共有12种。这12种天气现象,生成和消失的标准,仔细分析一下,可分为: 1.用能见度距离,作为客观标准的有轻雾、扬沙、浮尘、烟幕、霾五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次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的分析,探讨了这两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天气条件,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这两种天气现象规定的内在含义,指出<规范>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值班观测员在记载记录时,应以事实为依据正确判断记载.这对提高地面观测的内在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普及预审知识 ,及时纠正班内错情不仅预审员要熟悉预审办法 ,其他人员也要知道预审知识。预审员在预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讲解记录的矛盾及其原因 ,并联系实际记录 ,使大家分清记录的真伪、出错范围、个人习惯等 ,引以为戒。要让每个观测员都学会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发现反常记录要会利用自记记录进行校核 ,同时联系天气现象、日照等的相互关系进行互相校核 ,最后确定合理或不合理的因素 ,及时确定记录的正确与否 ,保证班内的记录质量。2 与自记记录对比分析做出判断气象自记仪器是连续记录气象要素变化的 ,在一定程度上能客观…  相似文献   

16.
1普及预审知识,及时纠正班内错情 不仅预审员要熟悉预审办法,其他人员也要知道预审知识.预审员在预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讲解记录的矛盾及其原因,并联系实际记录,使大家分清记录的真伪、出错范围、个人习惯等,引以为戒.要让每个观测员都学会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发现反常记录要会利用自记记录进行校核,同时联系天气现象、日照等的相互关系进行互相校核,最后确定合理或不合理的因素,及时确定记录的正确与否,保证班内的记录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媛 《河南气象》2001,(3):47-47
在冬季观测中 ,天气现象栏记结冰现象而湿球溶冰后未结冰的情况常见 ,天气现象栏未记结冰而湿球溶冰后却结冰的情况倒是不多。例如 :焦作站 1 999年 2月 1 8日 1 4时干球温度为 5 .4℃ ,湿球温度为- 0 .2℃ ,风速较大 ,但当日的天气现象栏无结冰符号。接班员认为 ,既然湿球已结冰 ,该日天气现象栏就应该记结冰现象符号。后经讨论分析 ,认为天气现象栏不应该记结冰现象符号。理由是 :①湿球结冰与结冰现象 ,反映的意义不同。前者是指湿球经过溶冰后 ,水分蒸发耗热 ,湿球温度降低而使纱布结冰 ,反映了湿球水分蒸发的情况 ;后者是指露天水面 (…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报表预审程序中,判断轻雾时,有一个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60%的判据,于是便在某些观测员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当湿度计读数在60%附近时,由于不能立即确定相对湿度实测值是否大于或等于60%,便将应有的天气现象忽略不记,能见度记为10.0 km,或只要相对湿度小于60%,能见度小于10.0 km,此时又不宜记其他现象时,则必记霾.  相似文献   

19.
基层气象台站的观测员在对虹吸式雨量计所测得的降水自记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除了要充分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认真细致对待任何可疑记录之外 ,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灵活应用《规范》 ,才能确保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准确无误。在此 ,笔者结合本站对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预审情况 ,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了简单介绍。1 时间差的订正在报表预审中偶尔发现 ,降水日前后两天无降水时雨量计自记钟记时有误差 ,而有降水的当天自记钟确无误差。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 ,主要是观测员在统计雨量自记记…  相似文献   

20.
王政 《气象》1991,17(12):1-1
气象观测是一记实性的工作。《规范》第五章天气现象篇的总概要中提到:“台站应观测记录视区内出现的§5.1所列的现象”。并在§5.2的第2条中强调“随时观测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这一系列规定十分明确,只要能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