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围填海造地发展围填海造地是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用海需求日益增大,围填海造地成为各地拓展发展空间、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的方法。围填海活动,成为我国沿海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泉州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又成为21世纪“一带一路”的新起点。本文以泉州港1990-2014年共6期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应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了泉州港的海岸线及海域变化信息,从海岸线的长度、变化速率、分形维数、海域变化面积和海域利用类型5个方面进行海岸线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近24年来,泉州港海岸线长度增加了37.78 km,海岸线的形状总体稳定,但在局部有明显变化。海岸线变化导致的海域变化面积为68.02 km2,其中,建设用地(城市和港口建设)占用的比例最大,围海养殖也是一个重要的利用类型。但泉州港围填海新增面积的利用率不高,超过一半的围填海面积尚未被合理地开发利用。总的来看,新城区建设、临港工业产业兴起和农渔业发展导致了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1,(2):37
日前,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下发《关于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统筹海陆资源利用,有序开发海洋,加强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从2011年起,国土资源部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将建设用围填海计划同时下达。  相似文献   

4.
丁字湾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划9大核心区之一,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焦点,发展远景广阔。本文选取2005年、2010年、2016年三期TM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研究丁字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丁字湾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2005—2016年间建设用地、草地的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海域面积大幅减少。土地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与耕地、耕地与水域、养殖盐田与海域、草地与养殖盐田"之间。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也给丁字湾地区带来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建议在湾口地区开展"退围还海、退养还滩、退耕还湿"等海岸整治修复工作后,发展人地环境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各界对填海造地的利弊之争持续升温。近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1O年来我国填海违地海域使用确权面积为1100多平方千米,未确权的面积尚有不少。古今中外,很多沿海国家,由于国土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先后进行了填海工程。然而,从发达国家填海造地的经验教训来看,虽然填海增加了土地供应,但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国际经验表明,对于确实需要进行填海造地的项目,必须以保护海洋生态文明为前提进行规划,采用人工岛式、多突堤式、区块组团式等较科学的填海方式,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天津港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Landsat TM多光谱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获取了天津港区1987-201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和土地类型空间格局重心4种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在GIS支持下定量地分析了天津港区1987-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方向、程度、时空格局差异和扩张模式。结果表明:1987-1995年天津港的建设处于改革开发之后的探索阶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程度不高;1995-2003年天津港稳步拓展,港口区域建设用地向北迅速扩张;2003-2010年天津港步入以港区外迁为特征的专业化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类型剧烈变化。20多年来,天津港在空间形态上呈现沿海岸线先向北向陆,后向南向海的扩张模式,侵占水田、滩涂和填海造陆是天津港港口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途径,同时区域还存在大量非理性的圈海养殖和围海造田现象。研究认为港口专业化发展、宏观和微观政策,以及个体目标驱动是影响天津港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关注生态、经济与区域的和谐发展,通过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以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于充分认识港口发展规律,保护宝贵的港口岸线资源和合理规划港口区域土地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遥感、浅地层剖面、单波束测深资料研究了东营市近海海域灾害地质类型,并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区近海海域存在的灾害地质类型主要为海岸侵蚀与淤积、活动断层、冲沟和陡坎、蚀余地形、海底滑坡、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古湖泊)等。研究区岸段整体以海岸淤积为主,仅东营港口段、刁口河段沙嘴一带存在海岸侵蚀;活动断层在北部海域广泛存在,走向大约为NNE向,近EW向延伸约1km;灾害地貌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前缘及废弃的黄河三角洲北部叶瓣处;浅层气主要存在于孤东海域离岸20km、水深15~20m的海底;埋藏古河道(古湖泊)分布在海底8~20m左右的深度,古河道(古湖泊)顶埋藏深度在7.1~15.2m之间,分布在整个水下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8.
南海区域渔船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使得海洋空间规划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以渔业资源占主要比重。为了对渔业资源监测与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文通过对南海及周边国家2018年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南海区域渔船活动强度时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① 2018年南海及周边国家渔船以区域性分布为主,集中在中国和越南沿海岸100 km以内区域,在秋季11月捕捞活动频繁,全年渔船平均活动强度白天大于夜晚,16:00 PM 时达到最大渔船活动强度; ② 中国在广东省、广西省和海南省各主要港口渔船活动强度呈现聚集性点状分布,渔船活动强度多大于100,部分港口附近海域呈条带状分布,西沙群岛相较南海其他群岛渔船活动强度较大,除越南外其他周边国家靠近南海附近海域部分海湾和港口有聚集式分布,渔船活动强度都小于2; ③ 越南渔船区域性分布明显,在胡志明港口呈现稳定的块状聚集性分布,且一年四季活动强度变化趋势不大,近岸渔船活动强度保持在50~100,越南渔船在中国南海禁渔线内靠近海南省西南部有两处活动较强的块状分布区域,2018年全年在此区域活动频率占采样天数的87.71%,且平均每小时有7~10艘渔船在该海域活动,休渔期内平均每小时渔船数量大于5,给中国南海海域渔业资源造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AIS数据研究分析渔船活动可为海洋空间规划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资源密度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二长棘犁齿鲷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4个航次的北部湾渔业资源调查航次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AdditiveModel,GAM)研究二长棘犁齿鲷与遥感海表水温(SST)、叶绿素a浓度(Chl-a)、海表面异常(SLA)和水深等海洋环境因子,以及经纬度等空间因子的关系,利用渔场重心分析资源分布及迁移特征。【结果与结论】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资源密度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以春季最高。GAM模型对资源密度偏差的总解释率为51.6%,影响资源密度最重要的因子为SST,贡献率为25.9%,其次为纬度、SLA和Chl-a,贡献率分别为11.3%、9.4%和5.0%。二长棘犁齿鲷资源密度分布重心为季节性移动,秋季到冬春季从北部湾西南海域向北部湾东北部海域迁移,夏季向西南方向折返。  相似文献   

10.
<正>围填海作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围填海活动,已经成为各国沿海地区拓展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开展围填海活动为实现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拓展地区空间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围填海也意味着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的永久性改变,引起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其他服务被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山东省沿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的近海养殖大省,近30年来,养殖用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选择山东省沿海养殖用地为研究对象,以TM/ETM+、CBERS、HJ-1等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提取了1980年代末、2000、2005和2010年共4个时期的养殖用地信息,并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重心迁移、景观破碎度等模型,研究近30年山东沿海养殖用地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山东沿海地区养殖区面积呈增加趋势,养殖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在1980年代末至2000年最大,为16.95%,2000至2005年下降到5.63%,2005至2010年最小,为5.19%。(2)养殖用地变化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东营市养殖面积增长速度最快,共净增加608.22 km2,其次为滨州市和威海市,青岛市和潍坊市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近30年养殖区的破碎度增加了4.5倍,养殖区的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4)增加的养殖用地主要源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和耕地,而减少的养殖用地主要转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12.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culture in China in recent decades has satisfied people's demand of seafood, and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mariculture has also caused som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eco-environment. By statistically analyzing national data(as well as data for four main provinces) regarding the mariculture area and cultivation species in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ariculture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was analyzed, the driving factors related to policy, marke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mariculture on the coastal eco-environment were also illustrate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ricultural area increased radically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from 1979(116.47 × 10~3 ha) to 2012(2205.65 × 10~3 ha), with an increase of nearly 20-fold. Shandong Province represented the fastest-growing region, with an increase of 31-fold. Moreover, the cultivated species had gradually become diversified. Initially, shellfish and algae were major species, and then it developed to various species including fish, and currently shellfish and crustaceans were the major speci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culture was driven by government policies, market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culture also caused significantly adverse impacts on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coastal regions. For example, the sea reclamation for mariculture decreased the area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the contaminants originating from mariculture destroyed the coastal aquatic environment. Fortunat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13 th Five-Year Fisheries Planning' is expected to help both improve the seafood quality and reduce the contamination in coastal aquatic environment. This current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maricultur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Reclamation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land use type developed in coastal areas and has caused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coastal wetlands as well a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was aimed at monit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reclamat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during the 1960s and 2015. Satellite images obtained from 1980 to 2015 and topography maps of the 1960 s were employed to extract changes of reclamation and coastal wetlands. Area-weight centroids were calculated to identify the movement trend of reclamation and coastal wetla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1960 s to 2015, the net area of natural wetlands declined by 574.3 km~2, while man-made wetlands and reclamation increased by 553.6 and 543.9 km~2,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five study phases, the fastest areal change rate natural wetlands was –13.3 km~2/yr in the period of 1990–2000, and that of man-made areas was 24.7 km~2/yr in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areal change rate of reclamation was 27.6 km~2/yr in the period of 2000–2010. Conversion of coastal wetland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Chongming Island, Changshu City and the east coast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Reclamation was common across coastal areas, and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settlement and man-made wetlands in the Chongming Island, Lianyungang City and the east coast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Natural wetlands turned into farmlands and settlement, and man-made wetlands gained from reclamation of farmlands. The centroid of natural wetlands generally moved towards the sea, man-made wetlands expanded equally in all directions and inland, and the centroid of reclamation migrated toward Shanghai Municipality. Sea level rise, erosion-deposition changes, and reclamation activities together determine the dynamic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wetlands. However, reclamation activities for construction of ports, industries and aquaculture are the key causes for the dynamic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on the dynamics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reclamation are valuable for local government to put forward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land development plans.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信息熵方法探讨2006—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及规模演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开展了驱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扩张较为显著。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态势,均衡度也呈波动变化,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在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中处于优势地位,山东省的城市建设用地仍处在开发状态。经济发展、人口变动、交通及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分辨率为100m的2005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山东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驱动因素之间的变量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耕地面积从1036.55×104hm2到1024.34×104hm2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从214.05×104hm2到275.75×104hm2不断增加并且大量占用耕地、林地、草地。耕地向山东省的东部丘陵地区和西部、北部地势低洼平坦地区转移,建设用地向东南部和西北低洼平坦地区转移较多。2008—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为强烈,分别是2005—2008年和2010—2013年的9倍和12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变等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性较强,这些因素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渤海沿海岸广泛分布着丰富的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近年来,相关部门大力开发地下卤水资源,其勘察研究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各勘察区域零散,山东省整个渤海沿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整体研究程度不够系统全面。该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对该区卤水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当前的研究工作分析,指出今后该区卤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是我国金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山东省金矿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从一定层面上代表了目前国内金矿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该文从"三率"标准、先进适用技术、绿色矿业发展等几个主要方面介绍分析了近年来山东省金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目前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以推进山东省金矿资源全面节约、高效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深部砂岩热储资源丰富,热储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如果不注重深部热储的适度、有序开发,超出其临界量后可能会引发区域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因而,研究深部砂岩热储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形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山东省鲁北典型深部砂岩热储区热储开采的地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开采量、开采层位等因素导致的热储层沉降量,分析了热储层沉降对该区地面总沉降的贡献。对深入认识鲁北地区深部砂岩热储的地质环境效应,合理开发深部热储资源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地热资源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名副其实的地热资源大省。本文采用逐井调查方法,对山东省范围内地热井数量、开发利用方式、地热流体开采量、地热井与油气资源矿业权重叠等进行了调查,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地热井1862眼,主要包括洗浴与疗养模式、洗浴与疗养兼养殖与种植模式、养殖与种植模式、供暖兼洗浴模式四种模式;全省地热流体开采总量约1.405×108m3/a,其中供暖开采量约1.216×108m3/a,供暖面积约4060×104m2;康乐用开采量约0.166×108m3/a,养殖及其他用开采量约0.068×108m3/a。对油气资源矿业权(采矿权、探矿权)与地热井重叠进行论述,分析了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