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作勤 《中国地质》1994,(12):27-29
地学图件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这些图件不仅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战略部署、矿产资源预测,而且广泛用于资源管理、国土利用与规划、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地学图件种类多,内容复杂,在有了底图之后尚需十几道工序方能完成,编图与修编周期很长.与传统编图方式相比,采用数字制图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编(制)图可大大减少编图工序和时  相似文献   

2.
地学专题图地理底图的编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底图是地学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绘地理底图的目的是为地学专题图提供地理基础和骨架,它起着定向和定位作用,对图件的完整性,对比性和表现力均具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编图实践,概述了小比例尺地学图常规制图方法,如地理底图的编绘和设计,地图投影和地图投影的转绘,编图资料,地理内容的选取,地图符合及注记,制图工艺,英文版地图地名译名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弥补传统数字地质编图工作量大、重复操作多、周期长、质量难保证等不足,从地质图件快速编制的业务需求出发,提出了多学科交叉的智能地质综合编图理念,构建了以"地质数据+专家知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体系,研制了具有需求驱动、数据驱动、模型驱动、知识驱动等特点的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智绘地质。智绘地质以地质专家知识为全流程控制主线,有机融合地图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视化、人工智能、制图标准、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和方法,依托地质演化关系、各种规则库、智能算法等,模拟编图专家自动或半自动地完成大量地质要素的综合处理,打通了大中比例尺到小比例尺图件的快速缩编、基础图件编制、跨行政边界的协作编图、定制化图件开发等技术流程。智绘地质已在中国1∶150万和1∶250万地质图修编、区域地质图件编制、沿海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图件开发等生产工作中试用,实践证明该软件至少能节省65%~75%的编图时间,减轻编图人员压力,有效提高成果数据质量。开发的两套智绘地质软件已初步投入使用,有利于开启新一代交互式智能化编图的工作模式,可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生态保护、国际编图等更多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编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1.为了生产部门与科学研究机关及学校的需要编制比例尺1:200000及1:500000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不论根据实际测绘成果,或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上述图件的编制,均可采用本方法。2.编制上述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图,一般可按国际图幅,或根据需要和应用方便,按自然单元或行政区划规定图幅的范围。进行编图工作之前,必须具有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件与地貌图件(如果没有应同时予以编制),并应充分搜集资料(包括羣众打井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海调查矿区多种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处理后形成的图像进行解译和编图,掌握了合理选择遥感数据信息源、利用制图软件计算遥感影像图比例尺及编制野外调查和成果解译图的技术方法。得出在选择遥感数据时要考虑不同数据的技术参数、性价比及调查区面积;明确了当图像的出图分辨率确定后,其比例尺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像素大小、文档大小有直接关系,同时建立了计算遥感图像最佳比例尺和最佳出图比例尺的公式和方法;介绍了利用Photoshop和Mapgis软件,编制矿山野外调查用图和遥感解译成果图件的流程及方法。这些工作的完成对青海矿业开发地质环境效应调查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充分体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工作条件艰苦地区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文有  谢琼 《地球科学》2002,27(3):319-322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特别是GIS应用的发展,对大比例尺数字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的测图软件往往着重于制图的需要,很少考虑GIS应用的需求。在MAPGIS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开发性等原则,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测图系统。该系统具有野外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联接成图、编辑与修改及绘图等淡啤酒,在输入地物图形的同时,可以输入图形属性信息,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图形,并自动生成和维护拓扑关系。输出成果数据可以直接进入GIS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大比例尺冰川图是研究冰川的基本图件,而冰雪资源又是冰川图上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图上准确、详细、直观地表示高山冰川地貌的分布、特征、类型及其与成因之间的联系和冰川变化的某些特征,对于研究冰川和利用冰雪资源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其表示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冰川图上的地貌量测精度,而且对于缺乏冰川学知识的测绘专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方面在国内已经作了许多工作。本文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比例尺图上的冰川地貌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学断面CorelDRAW图形数据库资源整合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了历时数年(2001—2006)数字化研究取得的中国全部11条地学断面图各种专业图件的CorelDRAW图形数据资源及其说明书。参照国际全球地学断面(GGT)数字化编图指南,独立研制了全球地学断面图的GGTCorelDRAW制图色盘和模板,为应用和普及制作地学断面图提供了软件工具。建立了网页类型的中国地学断面元数据库,编撰了地学断面电子字典帮助文件。上述综合研究工作为中国地学断面图资源共享提供了底层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ArcView GIS中图件比例系数及坐标位置的设置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GIS中,正确地设置坐标系统和图件的比例尺,是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进行空间分析的前提。在ArcView GIS中,为了使图件中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均显示为其在大地上的实际坐标,任意两点的距离均显示为大地上的实际距离,可先对扫描图件的比例尺和坐标位置进行设置,然后再矢量化。对需要添加的MAPGIS矢量化图件,应先在MAPGIS中调整比例参数和坐标位移参数,然后再进行格式转换。  相似文献   

13.
陈志军  陈建国 《江苏地质》2012,36(3):256-264
地质剖面图可以清晰反映图区内地层、岩体、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各种地质体和矿床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GIS环境下对数字地质图开展图切剖面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图切地质剖面图不仅可为地质工作者认识地质特征提供基础图件,还可成为三维地质填图基础数据来源.介绍了基于MapGIS的地质图切剖面软件的系统设计方案,深入探讨了图切地质剖面软件研发中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图切剖面的自动生成及交互修编功能.所研发的制图技术高效实用,能够满足各种比例尺的MapGIS地质图图切剖面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主持(陈志明主编),国内9个单位参加,并与国际地理学会地貌有关研究组织合作。通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在1992年完成第二次彩图打样和说明书中文本之后,最近通过了同行专家鉴定,被认为是我国大地貌研究的最新进展,而且在小比例尺地貌制图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及其邻区1:400万地貌图是在开展全国卫星图象判读(定位),及其与地学专题图件资料(定性)和地形图(定量)的三者对比研究,以及一系列分析图研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通过1:100万基础信息图,1:250万过渡图和1:400万海陆合成图等三个基本阶段而最后完成。因此,其研制基础扎实,图件信息丰富,论述内容可靠,项目在追赶国际先进研制水平方面取得下列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与生态环境及灾害地质紧密结合,第二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制项目规定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为必编图件之一。图件内容包括第四纪地质体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地貌成因形态组合类型、活动断裂及海侵范围等重要地质内容,同时,附第四纪地质-地貌典型剖面和重要的地貌景点。图件特点:(1)图件的地理底图是首次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灰度图作背景;(2)第四纪地质内容与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同编为一幅图;(3)第四纪地质体的面色用成因类型色表示;(4)地貌部分划分了不同级别成因形态类型和有特色的微地貌景点。总之,图面有立体感,地形高差明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是一幅崭新的图件,可供防灾治理和地质旅游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可收集到的纸制1/20万地质图均为北京54坐标系统下的图件,而我们平时提交的都是全国基本8种比例尺图件,而对于矿区范围工程布置等均需要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件。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利用MapGIS在1/20万地质图中精确迅速地找到矿区范围,实现与基本比例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数字化磁异常图是建立全球地球物理场的基本图件之一,编制该图件旨在服务教学、工业与科学研究,其全球覆盖性使得世界范围的地球科学对比研究与系统研究成为可能。深入认识该图件的数据来源、处理过程、分辨率与可靠性分布,有利于正确与合理地使用该图件与数据。因此,笔者首先介绍了世界磁异常图的研究背景、科学意义与发布形式,其次阐述了编图的基本原则,归纳与分析了编图的相关技术,然后描述了目前的编图进展,最后总结了编图的瓶颈、难点与不合理之处,并且相应地提出了编图的改进措施,期望为我国将来的世界磁异常数据汇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近期完成的小比例尺地质图数据库,该数据库内容包括1:100万国际标准分幅的64幅地理底图和64幅地质图,数据格式为MapGIS格式,总数据量约2.0G。为了科学地管理和应用这些数据,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基于MapGIS设计开发了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首次将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与地层数据库进行了集成。这套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是: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方便、实用。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空间范围检索、地理要素检索、地质要素检索、综合属性显示、自动生成图例、元数据查询等功能。应用本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实现空间数据库的图形可视化,实现动态制图,综合编图,方便生成专题图件,为数据库的应用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技术编制中国中央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它以大陆板块活动论为指导,以全国1∶50万及1∶2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反映近年来地质调查和科研新成果,并按照前寒武纪地质特点进行综合设计和系统编制。编图工作流程包括设计编写、源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建立、数据套合和出版印刷五个阶段。通过多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选择、连接与结合,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比例尺地质数据的转换与拼接,达到了提高图件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朱静苹  尚培颖  狄群  等 《江苏地质》2015,39(3):400-403
数据的集成管理是项目成果应用的必要方式。从数据库管理角度,介绍了江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的集成情况;并通过数据库的集成管理,可按图件类型、专题内容、空间范围等方式进行数据查询检索,辅助相关专业开展综合编图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