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CFG桩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在天津武清软土地区应用不普遍。本文以天津武清开发区尚清湾花园高层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CFG桩的应用为例,介绍了CFG桩在天津武清地区的适用条件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对CFG桩工程验收检测结果分析,验证了在该地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可行性。经济技术效益明显,应用效果良好。对在该地区的CFG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在该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鉴于工程座落的地基为粉土层,属中软土,其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建议,选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采用了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详细说明了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所在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显示,所抽检的8根桩的单根竖向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1 200kN,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0%~140%,总沉降量均小于10mm;在2#楼54根桩的桩身的完整性检测中,47根为Ⅰ类桩(完好桩),7根为Ⅱ类桩,表明桩的完整性较好。由此可见,在该区选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施工经验,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技术应用到郑州地区饱和粉土等软土层时,常出现桩周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和路面开裂以及管道错位等环境问题。通过对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引起环境问题的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并对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在饱和粉土等软土层中的适应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螺旋钻机成孔CFG桩施T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该技术施工噪声低,成桩速度快,效果好,得到了广大施工技术人员的青睐。CFG桩复合地基可以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进而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长螺旋钻机成孔CFG桩的成桩工艺流程、理论设计、质量控制措施,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佐证,以期该施工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爱军  栗冰 《岩土力学》2010,31(6):1803-1808
针对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应问题,通过12根桩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褥垫层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褥垫层的厚度和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均有影响,褥垫层过薄及过厚将使桩的承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利用有限元软件包ANSYS,建立了单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厚度和变形模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经与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与试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选用原则,从而为复合地基设计中褥垫层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螺旋钻孔泵压灌注CFG桩缩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长螺旋钻孔泵压灌注CFG桩在层状土层的软硬分界处及软土中出现缩径,通过降低提钻速率和设置降水井点,缩径问题有所缓解,采取复打技术后彻底解决了缩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进行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设计参数 (桩径、桩长及桩间距 )的正交试验计算 ,分析了其主要设计参数对地基处理效果的显著性影响水平 ,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柔性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CFG桩在高速铁路路基的处理上得到大量运用。但铁路工程对路基的作用原理与工民建工程对地基的作用原理有本质的区别,工民建房屋建筑荷载通过基础对地基施加刚性荷载,而铁路路基直接承受上部路堤的自重和列车运行产生的柔性荷载。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都是根据工民建行业的设计理论进行,其试验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本文着手研究适合于高速铁路复合地基的柔性载荷试验方法,模拟高速铁路柔性加载的特性,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刚性荷载和柔性载荷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位移分布情况;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了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结果证明柔性载荷试验是可行的,能合理的模拟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可为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CFG桩复合地基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边桩效应进行分析,讨论边桩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土体应力和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边桩的存在,限制了桩间土体的侧向挤出,减小了土体的竖向位移。同时,边桩增大了附加应力影响范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促进了桩间土承载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CFG桩(cement-fly ash-gravel pile)复合地基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形式,在日益增加的大面积住宅和商业开发中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该种桩型的加卸荷-沉降变形特性仍然需深入研究,尤其在概率评估方面。根据北京星光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科研基地项目工地中的21根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和32个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原位加卸载测试成果,采用两参数的双曲线或幂曲线回归拟合了每一条加荷-变形曲线。由于土体的内在各向异性和其强度的变异性,评估整个场地的加荷-变形曲线时,其回归参数表现出了较大的离散性。将一个场地的多组回归参数组成一个随机向量,其加载-位移曲线的不确定性可由简单的两变量随机向量体现,引入双变量联结函数(Copula)描述随机回归参数间的相依性。最后,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模拟模型计算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可靠度指标。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CFG桩复合地基的概率设计与评估。  相似文献   

11.
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高速公路深厚软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CFG桩沉管效应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在规范和经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按工后沉降控制和考虑成桩效应的复合地基桩间距设计计算新方法。同时对CFG桩沉管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考虑成桩扰动推导了桩间土体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发挥桩土共同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本文结合贵州省首例CFG桩复合地基工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考虑褥垫层影响,把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共同作用效果明显,但目前设计桩承担荷载的比例过高的结论。据此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型圆筒海岸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一工程发生破坏的实例,对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型圆筒海岸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波浪水流作用下软土特性参数的选取、泥面冲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动力特性、水流作用下结构周围泥面的冲刷演变规律以及波浪作用下大型圆筒结构与软土的动力相互作用等,这都是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型圆筒海岸结构工程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extensive area of Postglacial soft silty clay at the head of Belfast Lough has caused many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central Belfast area. The clay is usually considered unsuitable as a bearing stratum, and consequent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past to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its stress-strain behaviour. However, in the light of recent advances in foundation design based on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ponse of soft clay to applied loading, tests have recently been carried out on typical samples of Belfast clay to achieve a more fundamental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ur of the material. The paper describes triaxial tests on hand-trimmed samples of the clay and examines the behaviour with respect to yield and failure criteria, porewater pressure generation during shear, dependence of strength on direction and rate of testing,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y is lightly over-consolidated in the field, and that its behaviour is much more brittle, elastic and anisotropic than is suggested by routine sampl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5.
在成都东部台地区域针对局部范围内的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土层采用了深层搅拌及CFG桩法进行处理,通过对比,深层搅拌法明显存在优越性。通过该项目的介绍,为四川地区以后深层搅拌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雷华阳  刘广学  周骏 《岩土力学》2019,40(1):260-268
针对天津滨海地区围海造陆工程所形成的上软、下硬双层软黏土地基,利用室内载荷试验和数值模拟开展了双层软黏土地基的承载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由于下层沉积土的补强效应,双层软黏土地基的P-S曲线会出现明显的凹凸转折点,其出现的位置与宽厚比密切相关,宽厚比越小,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越靠后,下层沉积土的补强效果越不明显。数值结果表明:双层软黏土地基破坏模式随着上覆土厚度的变化相差不大,均为整体剪切破坏。随着载荷板宽度的增加,双层软黏土地基以冲剪破坏模式过渡为局部剪切破坏,当载荷板宽度大于3.0 m时,表现为整体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