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滑坡变形立体监测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要介绍了滑坡监测工作内容和监测方法,对现有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认为在滑坡稳定性监测工作中应该建立全方位、多种手段的立体监测网,仅仅运用某一种或者某一单方面的监测方法是不行的,是片面的,无法准确了解滑坡的动态。所说的立体监测网既有水平位移监测又有垂直位移监测,既有滑坡地表表层变形监测又有滑体深部变形监测,既有专业监测又有群测群防体系。同时监测有可能准确地掌握使滑坡失稳的各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建议在滑坡监测中建立全方位、多种手段的立体监测网,并提出了立体监测网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雅安峡口滑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GPS用于地质灾害滑坡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在中国四川雅安峡口滑坡示范区布设的GPS监测网的测量试验,阐述了在地形复杂、观测条件恶劣的山区进行GPS滑坡监测时,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网布设、数据处理的方法。监测结果表明,GPS滑坡监测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完全可以应用于滑坡监测。  相似文献   

3.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GPS用于地质灾害滑坡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在中国四川雅安峡口滑坡示范区布设的GPS监测网的测量试验,阐述了在地形复杂、观测条件恶劣的山区进行GPS滑坡监测时,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网布设、数据处理的方法。监测结果表明,GPS滑坡监测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完全可以应用于滑坡监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湖金矿滑坡的灾害发育、活动与危害现状,建立了滑坡监测网,进行了滑坡变形及降雨监测;在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结合降雨情况寻求滑坡与环境(降雨)之间的临界状态值,对大湖滑坡诱发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达到滑坡预报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用GPS技术研究三峡工程万州库区滑坡的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三峡水库2003年建成蓄水后,库区水位将有大幅度的升高,可能引起多处滑坡等地质灾害。文章在概述了GPS相对定位技术的理论,应用现状和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库区运用GPS相对定位技术开展滑坡稳定性监测与研究的有关问题。基于在重庆市万州库区建立GPS滑坡监测网的观测实践,总结了提高观测精度的几点措施,论述了GPS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以吴家湾实验小学变形体为例,详细介绍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初步分析了近两年所获得的GPS观测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在四川丹巴县梭坡乡亚喀则滑坡区布设的GPS监测网的测量,阐述了GPS在滑坡监测时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网布设、数据处理的方法。亚喀则滑坡的GPS监测结果表明,其精度达到毫米级,完全满足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枇杷坪古滑坡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万州移民迁建区。本文介绍了该古滑坡的地质环境、失稳变形的成因,介绍了地壳形变监测网络中GPS测量和沉降测量。并根据监测资料初步探讨了枇杷坪滑坡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这是一个因人类工程活动而诱发古滑坡变形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城镇存在大量已治理滑坡,在滑坡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时易引发滑坡的再次变形。以万州万达广场深基坑开挖引发和平广场滑坡局部变形的工程事件为例,介绍了工程地质背景和变形特征,采用数值计算等方法对其变形形成机制、变形破坏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与施工监测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防治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是中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岩溶-裂隙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为52×10~4m~3/d。为了对岩溶地下水进行有效监测,需要建立最优的地下水监测网。文中在对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性-随机性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与卡尔曼滤波耦合的模拟递推算法,对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现有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难以达到监测目标,最优地下水位监测网由14个监测井,每月监测一次的监测频率组成,比现有地下水位监测网减少了2个监测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一种滑坡表层位移监测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四通道位移监测仪器。该仪器选用特制的拉杆位移传感器完成滑坡位移传感,单片机逻辑控制实现位移监测数据动态显示,并对大量程、急速位移滑动做声光预警,监测数据自动保存。文章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软硬件设计思路,并介绍了位移监测仪在三峡万州库区塘角村1号滑坡的野外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巨鱼沱滑坡地质特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介绍了三峡库区万州巨鱼沱滑坡的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对滑坡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研究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由5方面工作内容组成:(1)建立统一可靠的城市高程起算基准;(2)扩展现有的沉降监测网,使分散的监测点联合形成全面、统一的监测网;(3)对浑河断裂带主断层实施监测;(4)对西露天采坑北坡滑坡重点区和采煤沉陷重点区实施水平位移监测;(5)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抚顺市地质灾害信患系统。该系统是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程。系统应用了先进的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进行了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库区万州和巴东两个地区6个典型滑坡滑带土的微结构和物质组分.并指出:通过滑带土中的植物化石和石英的微结构可以判断滑坡的相对滑动年代.  相似文献   

14.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滑床前缘大多发育一砂卵石层,该砂卵石层的强渗透性将影响滑坡渗流场,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渗透系数,来研究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滑床砂卵石层渗透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超覆型老滑坡砂卵石层的渗透系数不同,滑坡中浸润线也不同,渗透系数越小,浸润线越低,滑坡中地下水相对库水位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库水位上升阶段、高水位运行阶段和下降初期,万州中学老滑坡各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2的增大而减小;库水位稳定在150 m时,老滑坡整体稳定性随k2的增大而增大,k2的变化对次级滑体和三级滑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这对于库区老滑坡的复活和监测预警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4):103-103
20 0 5年 5月下旬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给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研究所下达了“三峡库区巫山县、开县、万州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崩塌、滑坡专业监测调查设计”任务书。自 2 0 0 3年 7月份承担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巫山、万州、开县、巫溪 4个县 3 7个灾害点的专业监测任务以来 ,截至 2 0 0 5年 5月的近二年的时间里 ,累计提交月报、季报、专报、年报及情况通报逾百份 ,成功地监测预报了开县桃坪 2、3、4号滑坡和大丘九社滑坡险情 ,为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平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在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基础上,分潜水和承压水对北京平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克里金插值法能定量评价依据监测网观测值绘制的地下水水位等高线的精度,因而可以用来评价监测优化结果。并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检验提供的定量标准优化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优化后,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400眼,其中利用原有监测孔300眼,新设计监测孔100眼,手工监测频率由原来的每月6次优化为每月1次,专项高频率监测可以由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实现。文中还对地下水自动监测仪(DIVER)的监测结果和手工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维护、管理措施和信息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万州长滩镇碾家梁滑坡是一个古老的缓倾角滑移—弯曲型滑坡。2015年5月,随着重庆雨季的来临以及人类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古滑坡复活,根据监测,每天以1~2个mm级的速度下滑,形成潜在险情。本文分析了滑坡控制因子,如果下滑至磨刀石河,可能形成的次生灾害,尤其是堰塞湖的堆高、溃坝的可能性、下泄坝前流量等做出了初步估算和分析,为次生灾害的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脆弱,是我国滑坡灾害的多发地区,因此,有效开展滑坡监测已经成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三峡库区的滑坡监测系统已初步得到建立,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成果,为及时准确掌握三峡库区滑坡的变形状况、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文中着重介绍了GPS大地形变测量、自动伸缩计地表位移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TDR滑坡体深部变形测量和自动远程遥控监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应该根据滑坡自身特点、监测目的和仪器的特性,合理选择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滑坡外部变形测边三维监测网的探讨中,推导出了变形向量的解算公式,并给出了精度估算公式。同时,简要分析了建立高精度的测边三维监测网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最优构形和精密光波测距。最后,通过实例论证了建立滑坡外部变形三维监测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郭永丽  张文静  滕彦国 《水文》2013,33(4):45-54
以东北地区某石油烃污染场地为例,在充分掌握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相关污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监测决策支持系统——MAROS为平台,对研究区内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进行优化设计。在阐述数理统计方法、Delaunay方法以及修正的CES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内单井浓度变化趋势和监测网系统污染物质量的空间矩特征、监测井的冗余性以及单井监测频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基于MAROS平台优化结果,并结合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取样点的冗余性、空间分布以及监测频率的有效性的分析,提出了该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可以去除5口监测井,并根据每口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及其冗余性调整为一年四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或不监测,进一步提高区内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监测效率、降低监测费用,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