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活动断层与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活动断层是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城市建筑设施的主要因素。对活动断层进行探测并评价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活动断层的特征及探测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第四纪覆盖下的活动断层。实践表明,重磁方法和直流联合剖面法能直观地确定断层的地表位置;高密度电法、电磁法、浅层地震、地质雷达、井间层析成像、放射性方法等能提供断层的形态特征、近地表的活动规律,还能为活动断层的分段性研究提供依据。这对我国即将开展的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评价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活动断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发生在活动断层上,而断层活动并非都一定发震,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段和强度,因此把活动断层分成地震破裂段进行研究,分析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与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层气资料研究断层的活动性,首先是要确定测区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进而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和分段特征,查找隐伏断裂及其产状,比较不同强震区断层气的异常值及峰值,判断潜在震源区的未来危险地段。重复测定活动断层的活动段以了解断层的动态变化,为预测断层的活动趋势与孕震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断层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郁春霞  韩许恒 《物探与化探》1998,22(1):76-77,60
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市城市规划、建筑和工程地质的首要问题。在地裂缝勘察中,为查明地裂缝位置,通常采用电法、电磁、地震、断层气等几种勘探方法同时进行。在这几种勘探方法中,断层气探测是被用来作为其它物探方法的辅助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或平行取样实验。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西安市区干扰较大(电、磁、声、建筑物、车辆等)且地裂缝两侧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小,电法、地震等物探手段效果不明显,具有多解性,而断层气的含量是与断裂裂缝的发育程度有关,它所受地面干扰小,异常较明显,准确性高,因而,我们已逐渐把它作为西安地裂缝探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活动断层效果和方法最佳组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长春市的已知断层进行探测实践,表明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解决不同问题,并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重磁方法、联合剖面方法可以缩小活动断层的研究范围;探地雷达、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等方法在研究活动断层的剖面形态中具有很好的作用,而且探地雷达、高分辨率地震能够提供断层的时间等信息,为活动性探测提供依据。针对研究实例分析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活动断层中的组合方法,为开展活动断层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是假设断层或断层段以或多或少有规则的时间间隔发生破裂,而且滑动是均匀增加的,这些模型还假设断层晚第四纪或全新世的活动模式将继续到未来。已有资料支技断层活动的这种特征习性,  相似文献   

8.
河西务断层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控盆断裂,新近纪—第四纪时期渤海湾盆地整体进入热沉降 阶段后,该断层仍然存在构造活动,2018年在河北永清县发生的地震就是由该断层的活动所引发。文章利用地震数据对河 西务断层的结构特征和新近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务断层新近纪以来具有右旋走滑的张扭特征,主 断层在剖面上具有负花状结构,平面上具有分段性,北段和南段兼具右旋走滑和拉张的特征,中段则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 特征。运动学模型表明,这种分段差异性主要由各段主断层走向和块体走滑运动方向的夹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希腊爱琴海槽北部及其邻区是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特点为多次发生直到7.5级强浅源,其中大多数与地质断层有直接关系.强浅源地震发生时的地表断层作用要比过去认为的更为普遍.而地震活动断层与晚新生代的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剪切带的流体压力因关系着地震断层的滑动强度以及应力释放过程一直备受重视。断层带的渗透率结构对认识断层带内流体活动状况、断层强度、摩擦稳定性以及同震过程等至关重要。文中介绍了断层带渗透率研究的原理、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脆性域断层的渗透率表现为核部低、两侧高的典型结构,断层泥通常具有最低的渗透率和强各向异性。在地震周期中,断层带的渗透性表现为突然增强-逐渐降低的过程。胶结、水岩反应及溶解-沉淀是间震期断层愈合的主要方式。热压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断层弱化机制。当断层泥的渗透率小于10-18 m2量级时,地震会伴随强烈的同震热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杨旭  白志强 《地质与资源》2016,25(6):583-588
随着地球进入新的活动周期,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据目前研究可知,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活动而产生的.活断层为晚第四纪有活动的断层.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活断层探测的新方法.通过前人经验及作者的工作经历,分析了活断层的特性,对活断层的探测方法加以总结.活断层探测方法分为3个大类: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钻孔联合钻探法.3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若在某地活断层探测工作中能将3种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便能将活断层探测的精度大大提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氡气测量推断隐伏断层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下氡气、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三种方法在探测隐伏断层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并结合地质工作现场验证,表明地下氡气测量异常值可判定隐伏断层初步位置;利用地下氡测量方法对另两条断层进行了地质走向判定,克服了其他物探方法费时、成本高等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地下氡测量将为其他物探方法、工程实施等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文中介绍了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多种探测方法。在地质地貌方法中 ,最新断裂活动面的断错地质地貌制图及针对断裂新活动和古地震研究的钻探和槽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年轻地质体和地貌面年龄测定是一项关键技术 ;地球化学探查 ,尤其是多种气体测项在隐伏断裂初步定位中起到先锋作用 ;在各种地球物理探测中 ,浅层地震勘探起着关键作用 ,而在探查活动断裂深部背景和孕震可能性时 ,各种深地震探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这一新的工作中 ,必须更多地强调和更好地做到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的结合 ,做到多种探测手段和勘探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样才能做好断裂定位、断裂活动性判定及分析断裂孕震条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林承灏 《地质与勘探》2017,53(1):133-140
为了避免单一物探方法在地质反演解释中存在的多解性弊端,本文介绍了以电成像法为主、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辅的综合物探方法对隐伏断层进行探测的应用实例,首先,通过电成像法查找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走向,然后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精确查明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及断距等地质参数,并对两种方法的探测成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推断该隐伏断层为走向近东西向,倾向近南北向的正断层,断层落差约4.2m,其上断点埋深约17.9m。经钻孔验证表明,电成像与浅层地震联合方法在浅覆盖区隐伏断层探测中具有精确、可靠、经济的优势,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第四纪覆盖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近场工作中,浅层地震勘探是进行断层探测、断层活动性分析的重要物探手段,结合浅震在常德沅水桥地震安评中的应用实例,归纳分析了该方法在本领域应用的技术特点、技术路线,探讨了物探手段研究断层活动信息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对年、月、旬等现今时间尺度上的断层活动变化进行有效预测。运用基于地震活动定量指数运算程序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贝加尔裂谷系(BRS)及邻区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断层活动变化发生在以几年为周期的时间尺度上,这无法用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沿着穿越贝加尔裂谷系的剖面编制了活动断层图以及地震活动定量指数曲线。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震活动定量指数对活动断层进行仔细的分类,从而为解决地震中期预报相关问题开辟了重要途径。这种方法还被用来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时空变化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实时尺度上断层活动具有高频发生的特征,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脆性岩石圈板内和块体内部运动产生的慢变形波的干扰导致的。利用变形波的通过速度可以对活动断层进行分组,各组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参数,同时还可以对变形波波前的方向以及某一区域内主要断层在实时间隔内(地质上的瞬间)的活动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物探方法在广西柳州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研究,柳州市柳北区存在多条隐伏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这对柳北区的建设发展存在极大隐患。为此,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综合方法来探测柳北区隐伏断裂带的具体位置,通过钻探验证和地质调查研究,确定了隐伏断裂带的具体位置,为柳州市柳北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9年安达M4.5级地震成功的预报,进一步认识到将H2浓度的异常变化与断层背景研究结合,并配合区域其他异常的检测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手段。结合不同深度的地球物理资料,讨论了黑龙江省的断块构造、中新生代断裂以及深部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将近年来地震分布、局部收集的土壤气体浓度资料与断层相结合,展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引入GPS水平矢量显示中蒙东部构造区块现今向东的伸展蠕散运动的研究成果,用此解释研究区断裂活动的特征,并且指出这有别于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