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辽宁西部地区主要活动性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野外实际工作成果,论述了辽宁西部地区三条北东向活动断裂,即:医巫闾山西侧断裂、北票-朝阳断裂及朱碌科-叨尔登断裂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和活动方式,并结合辽西地区历史地震与现今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该区今后地震危险性地段。  相似文献   

2.
陈忠奇  邹向荣 《地震》1993,(5):76-80
辽西(含辽蒙交界处)1988年2月25日彰武附近发生了一次较大地震(M_L5.2),1990年上半年沿辽西NE向构造带上又出现小震活动呈加强趋势。之后,相对平静达10个多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较大地震发生前的平静过渡,还是辽西地震形势有所缓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把几年来对该区所做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以东北地震区为例,基于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研究了东北地震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各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探讨了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对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区域小震资料进行完整性分析,可以在低水平地震活动地区获得较准确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更好地反映了该区未来的地震活动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地震区为例,基于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研究了东北地震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各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探讨了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对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区域小震资料进行完整性分析,可以在低地震活动地区获得较准确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更好地反映了该区未来的地震活动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建常  冀东普  王鹏  王峰吉  赵金花 《地震》2010,30(3):129-139
应用改进的地震活动加速指数AI算法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MS≥5.0地震进行了回顾性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AI指数能够量化地给出中强地震前小震活动的相对增强或减弱变化程度; 在小震目录较为完整的情况下, 中强地震震中区及其附近地区震前1年的小震活动与之前三年的活动背景相比, 会出现较明显的“加速”或“减速”现象。  相似文献   

6.
1861年7月19日发生在辽宁省普兰店东的6级地震在不同目录及研究中给出的震中位置有很大差异。总结以往对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研究,大致涉及4个不同地点。本文对分布在该区的现代小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表明,小震活动在普兰店以东地区形成明显的北西向优势分布。综合分析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的主要破裂方向为北西向,受北东向金州断裂北西向普兰店长海断裂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7.
马边地区地震动态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马边地区中强地震反映的构造应力状态和地震断裂的错动类型;给出了1974年大关7.1级地震后马边地区各时段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的结果,初步探讨了该区地震构造的动态应力场特征、余震效应与构造应力场背景及地震危险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河淮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泰安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与断裂活动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泰安地区主要断层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历史地震、1970年后有仪器记载以来地震与断裂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所处地块在地质结构改变,岩石破裂方面,存在一个固定趋势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作用到了地震事件的分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泰安地区地震趋势没有明显转折,依旧维持目前的趋势。持续的小震活动,是本地区4级左右中强震延迟孕育的有力证明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讨论了太阳黑子活动与辽西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1966年以来辽西地震活动强度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辽西以往发生的3次≥5级地震均位于太阳黑子活动的低谷之后不久,据此,结合可公度预测结果认为:辽西下一次≥5级地震很有可能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第22周末的1至2年间的1999年上半年前后。  相似文献   

11.
辽东台隆东北段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辽东台隆东北段近年内小震活动明显增强这一地震活动现象,进行了地震生分析,并对该区域中小地震应力降进行了测定,从而探讨了该了该区域地震活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依兰地区有感地震和微震群活动,分析了区域地震与依兰萝北断裂带地震活动的关系,总结了依兰小震易发生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3.
辽宁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最大曲率"、"90%拟合度"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975年之后,随着辽宁测震台网的加密,MC逐步降低;在1989—2007年,辽宁地区一直处于MC1.5的较低的时段;2008年的台网改造对MC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ML2.0,但在2012年已恢复。表明1989年之后,辽宁地区的测震资料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4.
乌拉特前旗爆破与地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5月,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带出现中小地震记录明显增多现象,在此期间,该区高速公路施工,新增许多爆破点。选取1~5月乌拉特前旗发生的45次地震事件,通过对模拟地震波形与数字地震波形对比和爆破与地震的震相分析,共识别出爆破5次,占该区地震总数的11.1%,排除人工爆破导致乌拉特前旗“窗口”中小地震记录增多的可能性,表明地震“窗口”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大华北浅源地震与日本海西部及我国东北深震的关系,认为本世纪来日本海西部—我国东北深震经历了5个相对活跃期,大华北各地震区相应经历这5个活跃期的影响期。根据大华北M≧6级浅源地震与深震活动的相关性,建立了太平洋板块楔形俯冲带端部重大深震事件导致大华北浅源M≧6级地震发生的板块俯冲模型,应变波传播速度约94km/年,地表视速度约100km/年。重大深震事件突出、模型稳定性强,预测实验表明模型公式可做大华北地震监测参考。用本模型可以解释浅源地震迁移、各地震区地震与深震活动相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马玉虎 《高原地震》2007,19(4):20-24
应用检测地震活动水平相对变化的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TL算法),分析研究了青海地区有相对较完备小震资料的14次6级以上震例。结果表明,该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在源区或近源区大约120km半径的空间尺度内,‰值能检测到明显的1年内和2年内时间尺度的中期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活动增强的“上升型”异常和地震活动平静的“下降型”异常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辽宁数字地震台网控制区内近11年的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等一系列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最终依据辽宁地区近震走时与震中距之间关系,归纳成表。为编制辽宁地区近震走时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辽宁地区(38~44°N,119-125°E)按2°×3°分成四个区,采用单事件多台站观测联合求解波速比的方法,利用P、S波到时记录,计算了1999年11月辽宁岫岩Ms5.4和2000年1月Ms5.1地震、2003年3月沈阳ML4.1地震前后及近两年以来辽宁地区的波速比,结果显示辽宁地区中等地震前波速比出现低值异常,波速比低值异常区与辽宁地区的中等地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辽宁地区预报中等地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讨论辽宁、渤海及沿岸地区的原地应力测量、地震震源机制解,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形变资料反演的应力场资料基础上,对各资料作了综合加权处理,求得本地区的远场水平应力方向,大小及随深度变化,在应力场数值模拟中以此作为力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是一个活动水平高、持续时间长的强震序列。近年来邯郸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沿磁县地震极震区方向发生的大量小地震。根据对这些小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的三维空间分布的分析,认为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是NWW向近于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它和磁县地震的等震线、地表破裂带特征相符合。这个例子说明在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有可能由历史大地震区内现今小地震的群体特征,推测历史大地震的震源断层空间取向及其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