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西部地震烈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和地区地震动区划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区域地震动衰减规律的确定是重要环节,而借用法是目前常用的建立区域地震动衰减的方法。我国借用法通常都把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地区,但一般都采用调整美国学者已有烈度衰减规律的办法确定美国西部烈度衰减规律。本文讨论美国西部已有烈度衰减规律,并直接采用美国西部烈度调查资料建立烈度衰减规律,结果可供我国工程地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地面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地面水平、垂直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共选取云南地区加速度记录240条,进行了加速度衰减规律的统计,并把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更适合云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的加速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李锰  尹力峰 《内陆地震》1995,9(3):271-275
利用新疆历史地震考察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新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在重新整理烈度、距离等参数的同时,认为取两等震线的中心线比取烈度的外包线更合理。文中提供了点圆模型、椭圆模型的烈度减衰函数,还探讨了不同地震类型的烈度衰减规律,为进行加速度衰减规律的转换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弹性波反射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生 《华南地震》1994,14(1):48-55
根据波动理论探讨了弹性波在砼桩中的传播衰减规律及反射特征,提出了判断桩基质量的有关理论依据,并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弹性波反射法讨论了时域、频域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姜慧  胡伟华 《内陆地震》1998,12(3):263-267
利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天山地区较丰富的地震等震线资料,在同一个统计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天山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所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曲线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以此衰减关系进行天山地震区划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同时,把此衰减规律与西北地区及新疆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衰减特征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天山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天山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地区较丰富的地震等震线资料,在同一个统计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天山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所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曲线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以此衰减关系进行天山地震区划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同时,把此衰减规律与西北地区及新疆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衰减特征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天山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杜兴信 《中国地震》1997,13(1):74-81
统计分析了1954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2.0≤Ms≤5.5近200次中小地震的烈度关系律,并与Ms≥5.0的中强地震统计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小地震和中强地震的烈主分布都有相似的区域特征,如东部烈度的衰减慢于西部,等震线长短轴比小于西部等,结果还表明,对于一个固定震级,由中小地震统计的烈度衰减律在烈度高于V的快于地震的统计值,而当烈度低于V时又慢于中强地震的统计结果;此外,在烈度-震级等关系  相似文献   

8.
林怀存  刘希强 《地震研究》1994,17(2):151-156
为了从地震记录图中获取大震前后震源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本文给出了新的物理量VFP,利用该物理研究了四个大地震前后地震波列的衰减速率变化。结果表明:1981年丰镇5.8,1984年黄海6.2以及1989年大同6.0级大震前的某一时间段内,其地震波列的衰减速率明显增高(表明地震波衰减慢);大地震发生后期地震波列的衰减速率明显降低(表明地震波衰减快)。1983年荷泽5.9级地震前没有直接前震,但是其余震  相似文献   

9.
多次透射公式在衰减波场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少林  廖振鹏 《地震学报》2003,25(3):272-279
在多次透射公式的基础上,引进一衰减系数,用来模拟外行的衰减波,将透射公式推广到考虑衰减波入射时的情形;并对衰减波入射时两种极限情形下(理想稳态和理想暂态情形)的反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次透射公式对弱衰减波仍可适用,对于强衰减波则需应用加衰减系数的多次透射公式进行透射.最后,通过两相介质两个数值实验, 验证了该边界条件在模拟衰减波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地震宏、微观震中位置的误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地震波在震中区传播的几何特征、能量衰减规律及其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在地震宏观考察工作中,根据建筑物在竖向地震作用下产生的震害力学特征,比较准确可靠地确定宏观震中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平原和西北部地区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郁曙君 《地震学报》1995,17(2):203-211
为了建立中国东部平原和西北部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将研究区根据地形和地质特征分为4个区.为了使等震线的形状随着距离的增大,从椭圆向圆逼近,推导出限尾法.用椭圆投影,两步拟合,限头和限尾法求出了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外缘甘肃段的烈度衰减关系;鄂尔多斯活动断裂系是一个地质、地形条件混杂的地区,不可能建立该地区统一的烈度衰减关系;新疆地区的烈度评定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大半个中国的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的烈度衰减关系大致分为两类:平原型和山地型.在平原和沉积区可以用中国东部平原的衰减关系(简称平原型);在山区可以用川滇多数山区的衰减关系(简称山区型).发生在交界处的地震,其衰减关系分别为:在山的那一边属山区型;而在另一侧,则属平原型.在两种地形交错的地区等震线形状不规则,衰减关系也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2.
近断层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出了近断层地面运动的衰减模型,对全球范围内6.0≤Mw≤7.6且震源深度均小于20km的636条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本文研究的近断层区域为断层距25km,利用此范围内的440条记录进行了近断层加速度衰减规律的研究。水平地震记录分为硬土和软土两种场地类型,竖向地震记录只考虑土层场地,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分析,得到PGA随断层距和震源深度变化在不同震级处形成的衰减曲面,分析了近断层处水平、竖向的PGA以及竖向与水平PGA之比(V/H)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3.
台湾集集和华北大同地震序列的定量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兵  马丽 《地震》2004,24(1):155-162
介绍了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1999年开始的台湾集集地震序列(主震Ms7.6)和1989年开始的大同地震序列(主震为Ms5.7)。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二个序列的ETAS参数向量,并结合各自的孕震环境和机制分析了二个地震序列的异同和序列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地震动输入能量衰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所收集到的266条强震记录,将其按场地条件分类,计算了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延性系数下的“绝对”和“相对”输入能量反应谱,然后利用两步回归法,得出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震动“绝对”和“相对”两种输入能量的衰减规律,分析了场地条件、延性系数、震级及距离等参数对地震动能量谱的影响,并对两种输入能量衰减规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法合作建立的微震数字地震台的资料研究了海原西断层松山附近地区的微震尾波的衰减特征.计算了170次地震的7个频带的尾波Qc值,得出该地区尾波衰减可用Qc=52f1.09表示,表明这个地区是构造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闵祥仪  姚凯  何新社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4):289-292,318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间发生Ms6.1地震.震前在兰州地震研究所明确的预报意见指导下就派出4台数字流动强震仪到甘肃省河西地区进行流动观测,其中民乐流动台获得近场主震记录.震中距为12.6km,EW向加速度峰值为33lcm/s^2,NS向加速度峰值为332cm/s^2,垂直向加速度峰值为209cm/s^2.其它固定自由场数字强震台山丹、肃南、武威也获得记录.本文分析了近场主震频谱以及远场加速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唐山强余震的强地面运动记录,研究了近场强地面运动水平峰值加速度的衰减特性,得到了唐山地区的衰减关系(土层、土层与基岩).此外,还得到了北美东部的衰减关系,并将其与中国华北的衰减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衰减趋势是比较一致的.中国华北的衰减特性可供北美东部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频条件下饱和流体砂岩的衰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席道瑛  刘爱文 《地震学报》1995,17(4):477-481
通过改变流体的粘滞系数研究饱和流体砂岩的衰减及模量色散,探讨衰减与激发频率、共振振幅的关系,比较砂岩中不同饱和流体时衰减的变化.并采用滞弹性固体三参数模型和cole-cole分布来解释所观测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9.
张天中  马云生 《地震学报》1995,17(4):511-518
在一定条件下将通常计算的地震动超越概率曲线简化为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曲线,从而清楚地显示了衰减关系的方差不同时,曲线形态的变化及其相应的物理意义.对于震中位置和震级的不确定性也进行了类似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不确定性越大,得到的超越概率曲线越扁平.广而言之,人们对未来地震危险的认识程度越差,曲线也越扁平.由于资料的丰歉不一,不同地区的衰减关系一般具有不同的不确定性.缺乏足够强震资料的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可由转换法得到,但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实际上除了通常的随机误差外,还包含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系统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本地区已有的资料对转换法所得加速度衰减关系进行检验和调整的方法.加速度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过大时,会使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本文认为,为了实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不是固定风险水平(63%,10%和3%),而是在第二水准值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验关系换算得到第一和第三水准值也许会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一定的设防标准不仅仅是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地震危险的平衡,而且是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一定的认识水平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0.
众所用知,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因此,本文利用渤海及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等震线资料,采用椭圆衰减模型,经统计分析得到了适合于这一区域的烈度衰减规律,并与其它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文中还分析、讨论了除震级、距离以外其它一些因素对衰减规律的影响,如所用资料的时间范围、数据采集方法、震源类型等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