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外界射频信号、导航接收机混频处理噪声的影响下,为了有效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信息,提出基于密度聚类的北斗导航弱信号自动捕获方法.使用密度聚类得到BDS信号来源的聚类中心,结合聚类中心设计卫星波束方向,约束卫星导航信号接收范围,抵御干扰信号的空域干扰;通过基于小波阈值方法去除波束抗干扰作用下导航信号的噪声信息;采用相关函数模值计算方法计算去噪后导航信号和已知弱信号之间相关性,相关性大于门限值时说明去噪后导航信号为弱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界射频信号和混频器干扰下,此方法具备自动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学涛  孙爽杰 《北京测绘》2023,(10):1431-1436
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能力为目的,设计了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北斗卫星信号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得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然后以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为基础,建立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将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经过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对中频信号块实施累加处理和多普勒圆周位移搜索,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反傅里叶变换等步骤后,通过判断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判决,输出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时的运算量较小,可有效捕获-36 dB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同时其捕获概率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在导航定位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在城市峡谷等弱信号条件下,接收机可能完成不了所有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组装。在伪距定位中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组装和粗时段导航中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恢复(有偏)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无偏的卫星信号发射时刻恢复方法,前提是卫星至少能完成一颗星的伪距测量,并且具有150km误差范围内的先验位置和辅助星历。利用BDS B1和GPS L1中频数据在软件接收机平台进行了BDS,GPS信号发射时刻无偏恢复验证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伪卫星技术在区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籍利平 《测绘科学》2002,27(4):53-56
借鉴差分 GPS导航定位的原理 ,阐述了在北斗导航卫星支持下的伪卫星技术 ,探讨了其定位原理、系统配置、技术设计、信号结构、天线安装和使用条件等。实现区域快速无源导航定位 ,需要至少四个伪卫星站提供的导航信号。伪卫星定位导航具有自主、隐蔽、经济等特性 ,在区域定位中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弱信号环境下,GNSS信号易受到遮挡或者电磁干扰,严重影响导航定位的可靠性、连续性和精度. 针对此问题,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种GNSS和视觉观测紧组合导航定位方法. 首先基于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ORB-SLAM2开源平台求解得到视觉位置结果增量,再联合GNSS伪距观测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KF)进行组合定位解算. 采用实测的GNSS伪距观测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提升GNSS弱信号环境下导航定位的连续性和精度,还能在卫星数少于4颗时保持持续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手段的成功应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模式,针对卫星导航的信息对抗对未来战争影响巨大。研究了GNSS框架下导航信息对抗方案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GNSS接收机、组合导航设备等进行了相关技术试验,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为导航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轨卫星导航信号增强能够弥补现有中高轨导航卫星信号收敛慢、信号弱的不足,在下一代导航定位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武汉大学研制的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导航增强载荷,能够在轨自动计算轨道和钟差,并自主生成和播发双频测距信号,首次实现了低轨卫星平台的导航信号增强。就珞珈一号卫星导航增强信号的质量,包括信号载噪比、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精度以及单星授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珞珈一号卫星高仰角的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精度分别优于1.5 m和1.7 mm,能够满足导航信号增强的需求。珞珈一号卫星单星授时的精度在10~30 ns量级,证明了珞珈一号卫星星地测距链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弱GPS信号捕获算法的仿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导航的需要,文章对低信噪比环境下弱GPS信号捕获算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相关累加、非相关累加以及多重数据位循环相关累加捕获算法的信号处理流程和算法捕获性能进行讨论。通过特定的硬件装置获得真实的GPS信号,利用Matlab对上述3种常用的弱GPS信号捕获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多重数据位循环相关捕获算法更适合检测低信噪比环境下的GPS信号。  相似文献   

9.
刘毓  邹星 《测绘科学》2013,38(1):133-135
本文给出了GPS/GLONASS双模接收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对弱信号环境下的接收机信号捕获进行了讨论,采用并行码相位搜索方法和改进的循环相关算法分别对GLONASS信号和GPS信号进行捕获;并利用真实数据对双模接收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重点对接收机捕获弱信号的能力,以及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累加数据长度下的捕获概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双模接收机在不需要较长数据长度的情况下能够捕获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卫星导航信号,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直接位置估计(DPE)是一种最大似然估计(MLE)最优的新型导航接收机技术,对弱信号以及多径干扰具有鲁棒性,能够克服传统两步法接收机在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的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DPE在理论方面的优势潜力,总结了DPE实现层面临的问题,并在应用层给出了复杂环境下的接收机设计框架,该接收机根据信号可用程度来判断是否使用DPE进行导航定位,能够在消耗尽量少的算力资源下提高接收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大型商场内人群的择路行为认知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不论在楼梯类别的选择还是在上下楼路线的选择等择路行为上,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的人均体现出一致性。人们在上楼时的楼梯、路线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在下楼时的选择相对较为平衡;不论上楼还是下楼,当楼层差在两层以下时,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动扶梯;当楼层差大于等于三层时,大部分人会选择电梯。对室内空间处于不同楼层的两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色觉异常人群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色觉异常者的研究文献作了系统分析,发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①通过基本色的研究揭示非色彩的线索对色觉异常者描述和识别颜色起到作用;②对于色彩偏好的研究发现色觉异常者的颜色偏好与颜色情感相关;③根据色觉异常人群的视觉特征,结合图像转换算法,研究了无障碍色彩设计系统;④对于色觉异常人群的视觉色彩,利用图像模拟算法模拟校正色觉异常人群所看到的图像,进而识别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
GIS, with their predominantly visual commun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may appear to have little to offer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or blindness. However, because GIS store and manage the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s, alternative, non-visual ways to communicate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utilized. As such, modified GIS could provide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ccess to detailed spatial information that would aid spatial 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spatial choic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ways that GIS have been, and might be, adapted for use by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or blindness. We review current developments, report upon a small experimental study that compares the ability of GIS-based and various adaptive technologies to communicate spatial information using non-visual media, and provide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We argue that adapted GIS hold much promise for implici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by increasing mobility and independence.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智慧社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柱,利用云计算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全方位交流,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和智慧化城市建设难题。本文分析了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智慧社区的优势,阐明了在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将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小伟  王伟  张聚铭 《北京测绘》2014,(1):29-32,21
三维仿真纹理是建立3D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利用不同图层的DLG数据制作真实三维仿真纹理的方法,利用Photoshop提供的强大滤镜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给出了基于矢量数据生成三维仿真纹理的生产流程、各要素纹理效果设置以及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这一技术,实现了三维仿真纹理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SeaBat系列多波束.XTF数据结构和EM系列多波束.ALL数据结构进行剖析,对两种数据结构编码特点、数据记录特点、数据存储方式等进行了比较,明确了这两种多波束系统原始数据的编码规则以及各参数的含义,并成功利用Visual C++编程平台实现了对这两种原始数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尽管形形色色的导航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但是实用性不强、效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们对地图的信任程度。为此,本文引进情境理论,通过分析其与导航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沟通用户、环境与设备之间作为桥梁的重要意义,并将活动从一般情境信息中剥离出来,确定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基本原理,从通用情境信息建模和导航活动建模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的方式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情境推理与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RS与GIS有着紧密的关系和很强的互支持性,RS为GIS提供了最好的一种数据获取手段,而GIS则可以用来辅助进行遥感图像分析,提高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因此两者的集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曹芳 《北京测绘》2014,(4):27-29
注册测绘师制度于2007年1月在我国开展以来,已顺利推行了6年多的时间。全国现有7000余人通过考核认定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注册测绘师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在推进注册测绘师制度、确立注册测绘师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尚需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Real-time people localization cannot be achieve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s during crisis/emergency management events. An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MSI) catcher was proposed as a nontraditional method for cell phone-based people localization. We verified the idea of using a cell phone as a sensor and t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mitting cell phone data through the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 Sensor Web Enablement. Four large field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main conclusions for IMSI catcher deployment were search within a limited radius from its placement and the number of localized people was not a limiting aspect; although the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cell phone-based localization is available for crisis/emergenc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we do not yet have sufficient ability to handle thi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