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罗 《水文》1994,(2):55-59
山东省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及洪水作业预报探讨杨罗(山东省水文总站)一、编制洪水预报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洪水预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进行洪水作业预报的基本依据。如何编制科学合理且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洪水预报方案,是水情预报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笔者参加我省...  相似文献   

2.
三明市沙溪洪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孝务 《水文》2001,21(Z1):55-57
分析了闽江支流沙溪的洪水特征、洪水成因、洪峰水位同上游降水的关系以及安砂水库对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永泉  熊清华 《水文》1997,(3):56-59
闽浙赣邻区“92·7”暴雨洪水分析朱永泉熊清华(福建省光泽县水电局)位于武夷山脉地带的闽浙赣邻区1992年7月3~5日发生了一场梅雨期特大暴雨,闽江、衢江、信江干支流出现了特大洪水或大洪水。位于东南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m)西南侧的福建省光泽县崩...  相似文献   

4.
《水文》1983,(2)
一九八二年汛期全国降雨不匀,东部偏多西部偏少,就东半部地区来说,则又是中部、南部偏多北部偏少。汛期中,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地区南部的广大范围内,暴雨活动频繁,北江、赣江、湘江、闽江、长江三峡地区、淮河上中游、黄河中下游以及漳卫河曾先后因暴雨出现大洪水或较大洪水。4月上旬至5月上旬,珠江流域、湘江、赣江、闽江先后进入汛期;5月中旬北江水系连降暴雨,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6月中旬雨带维持在湘、赣、闽等省,湘江、赣江、闽江相继出现了大洪水或较大洪水,其中赣江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中  相似文献   

5.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6.
汪裕丰 《水文》1996,(1):56-57
深入考证历史洪水 提高设计洪水质量江裕丰(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前言福建省闽江支流尤溪地处福建省中部,流域面积5436km2。街面水电站为尤溪5个梯级中的龙头水库电站,装机容量30万kw,它对下游梯级和水口电站(已建,装机容量140万kw)...  相似文献   

7.
闵江“98·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2001,21(1):57-59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8.
HBV模型在中国东北多冰雪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BV模型是瑞典SMHI开发研制的水文预报模型,广泛用于水文预报、未控制河流的流量模拟、设计洪水计算和水质研究。HBV/IHMS的积雪和融雪模型,可以模拟冰河和田间积雪区的降水量。中国东北地区有较长冰雪覆盖期,春汛预报和春季抗旱水量分析尤为重要,但是缺少考虑融雪(冰)的洪水预报方案和软件系统。利用鸟苏里江一级支流挠力河的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作为实例应用HBV/IHMS,模拟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表明HBV模型对于中国东北多冰雪地区的洪水或水量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998年洪水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大水后,全国水文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暴雨、河道洪水、渍口(垸)、水库拦蓄和排涝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考证,补救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完整地掌握了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确定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具有全局意义的水文数据和成果;研究提出了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流域干支流主要站的洪水频率分析成果;分析、评价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深化了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规律的认识;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评价了1998年大洪水,阐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介绍了1998年洪水调查分析及研究评价的主要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暴雨洪水调查和评价方面应该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文启  薛来顺 《地下水》1994,16(3):104-106
介绍了青洲闽江大桥斜拉桥的设计情况,包括斜拉桥方案比选、结构布置和计算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巨兴顺 《地下水》2002,24(2):114-115
本文分析了渭河中游洪水预报系统软件设计思想和特点,介绍了该软件的系统功能和应用环境。为实现我省渭河中游洪水预报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洪华生  包为民  张珞平 《水文》2008,28(2):26-29
把抗差估计理论引入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提出适合于实时洪水预报系统的抗差特征函数,建立降雨误差的动态监控模式,研究实时修正模型参数的动态抗差估计,结合洪水预报模型,形成具有水文学特点、抗差性强的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将此系统和传统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运用于闽江七里街流域,比较当降雨和流量资料存在异常误差时两系统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能抵御异常值的影响,获得比较稳定且高精度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半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半湿润地区建立了流域非线性产流、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并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陆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实时洪水预报综合修正方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误差的相似性扩大实时修正信息量,结合神经网络异联想记忆技术,提出了综合实时修正方法。并在七里街流域用11场洪水分别采用自回归(AR)模型和综合修正方法进行实时修正。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综合修正方法既能获得比AR模型更好的精度,又不损失洪水预报的预见期。进一步对闽江的6个支流流域近50场洪水进行综合修正方法实时修正检验,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陈玉敏  李秀珍 《水文》1996,(3):36-42
汤旺河晨明站历史洪水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分析论证陈玉敏,李秀珍(黑龙江省水文总站)1问题的提出我省大部分水文站是在建国初期设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40年水文资料,为了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复核历史洪水资料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晨明站为例,着...  相似文献   

16.
延河流域雨洪特性及洪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安塞、延安、延长等陕北南部地区的重要城镇,是引发该地区城镇洪水的主要河流,因此,延河洪水预报对这些城镇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延河流域雨洪特性的基础上,以提高大洪水的预报精度为主、适当兼顾中小洪水的原则,采用具有成因概念的系统模型和相关图法,建立了以延安市为重点、包括安塞及延长县城的延河区段洪水预报方案,可供作业预报试用。  相似文献   

17.
水库流域入库洪水预报误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星明  安波 《水文》1997,(6):20-24
由于受水库枢纽工程的影响,使得反推计算的入库流量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增加了入库洪水预报模型研制的难度,影响了这时预报精度的考核。通过对全国诸多水电厂水库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的实践,对其入库洪水预报中存在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以指导实时预报。  相似文献   

18.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观义  程晓陶 《水文》2003,23(3):5-9
以北江大堤保护范围作为研究区域,将洪水风险分析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应用洪水仿真模型描述洪水的泛滥过程及水情风险特征,勾画出不同洪水频率下最大可能淹没范围,表述淹没水深、流速、历时、到达时间等风险指标的空间分布,刻划风险区内部风险程度的空间差异;应用GIS技术,叠加必要的社会经济与基础工程信息,采用GIS电子地图多层叠加方式,制作和表述洪水风险圈;进而应用洪水风险图。完成风险信息查询、灾害评估以及抢险与避难方案的设计等,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9.
《水文》2000,(4)
本刊讯日前,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召开珠江流域洪水预报方案汇审会和审查会,对珠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省水文部门编制的洪水预报方案进行审查。 1997年3月~1999年3月完成的珠江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内容丰富,可靠性较高,能基本反映珠江流域洪水变化规律,其范围包括韩江、桂南诸河、海南诸河和云南省境内的国际河流,站点也由原来的41个增加到58个,布局更为合理。珠江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齐春英  刘克岩 《水文》1997,(6):27-30
从质量守恒原理出发,推导了明渠非恒定流在考虑入渗条件下的连续方程。将水力学原理与水文学方法结合起来,研制了适应海河南系平原河道现状条件的有沿程渗漏的明渠非恒定流河道洪水流量演算模型,并对海河地系7个河段9次洪水过程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率定检验,较好地解决了北方平原河道沿渗漏的洪水流量演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