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边中西部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延边中西部地区已知钼矿床(点)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对具有代表性矿床(点)的野外实际调研工作。从钼矿与断裂、岩体、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关系揭示了钼矿成矿的基本特征;从钼矿的矿化类型、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论述了钼矿的矿化特征。对该区的钼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乌旗乌兰哈拉嘎位于兴蒙造山带东南部,区内地层缺失较多,以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岩浆和构造活动较强,地球化学调查显示有明显的异常浓集区。本文从西乌旗乌兰哈拉嘎苏木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着手,分析了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因素,详细论述了准好莱西铜多金属矿(点)的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认为,该区石炭-二叠系是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围岩,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和航磁异常对找矿的指示意义较大,热液蚀变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福建永定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建辉 《福建地质》2012,(3):206-214
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系统研究了永定县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为沉积-改造型矿床;控矿条件主要为晚石炭世经畲组至中二叠世楱霞组含矿层位及矿区内浅层次推覆构造;明确了含矿层位、控矿构造与容矿构造、岩浆岩、物化探异常、铁锰帽和古硐等作为找矿标志,结合区域其它矿床,建立该类矿床的找矿模式,以期指导闽西南地区铁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莹  肖克炎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2013,34(4):509-51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 km 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 Cu、Mo、Ag、Au 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 Pb、Zn 至深部 Cu、Mo 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5.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分为中区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外围的热液型铅锌银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矿化分带性,矿体受构造控制。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性。矽卡岩形成时期的控矿构造为F0断层,金属硫化物形成时期的控矿构造为F21与F25断层。F0、F21、F25断层为含矿热液运移的主要通道,倒转背斜、向斜构造则为含矿热液的富集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提要: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大地构造处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钻孔不同深度矿心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测定,获得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43.2±2.2)Ma~(144.9±2.3)Ma,加权平均值为(144±1)Ma;并计算得出等时线年龄为(143.8±1.2)Ma,可厘定成矿时限为燕山晚期,这与太行山中北段区域多金属成矿大爆发事件基本一致。此外,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矿石辉钼矿Re含量,表明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二氧化碳包裹体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4种类型。液相成分和气相成分均以H2O 为主,其中气态包裹体还可见CO2;成矿温度大体为中温,盐度为中低盐度;成矿物质来源于地球深部。  相似文献   

7.
中国钼矿床主要类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遍布各省区,矿床类型多,元素组合多样。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钼矿资源特点,并综合考虑矿床成因、赋存状况、控矿因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因素,将中国钼矿床类型划分为4组12类19个矿床式;进一步归纳了各类典型矿床矿体赋存状况、热液蚀变、矿化组合特征。同时从构造、岩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钼矿的找矿潜力和中国大陆造山环境下斑岩型钼矿形成的地质条件背景;总结了各种类型钼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岩浆-流体事件及元素组合规律等的研究,指出以岩浆型钼矿为主,热液型钼矿次之的研究、勘查层次;重点对东秦岭、燕辽及特提斯钼成矿区进行了预测,明确了这些地区下一步钼矿勘查工作的重点,这对我国钼矿地质找矿和矿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冈底斯成矿带是一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绒多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类型为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及矿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工作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仕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2):265-276
维权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地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型银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划属觉罗塔格沟弧带中的雅满苏岛弧带。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长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建立在多年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银铜、铅锌矿体均分布于火山碎屑岩中,受地层控制的铅锌矿体被断裂构造控制的银铜矿体所切穿;铅锌矿成矿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矽卡岩化,为接触交代成因类型,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银铜矿体形成于晚石炭世中晚期,矿体就位空间为断裂构造,矿体形态明显受断裂形态和性质所控制,有着明显的矿化边界,即断层面,认为其属岩浆期后远程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晚于铅锌成矿。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discusses geological-geophysical-geochemical models of such typical deposits as the Tieshan-type Fe-Cu deposit, the Tonglushan-type Cu-Fe deposit, the Yehuaxiang-type Cu deposit, the Jiguanzui-type Cu-Au deposit, and the Tongshankou-type Cu (Mo) deposit. Th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practical data of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s dominated by copper ore in southeastern Hubei. These models, which are graph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geophysic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deposits in this area. The models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copper deposits, predicting mineral resources, choosing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searching for ore deposits based on existing one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良  张达  狄永军  徐俊  王策  宛胜  来守华 《地质找矿论丛》2009,24(4):267-271,281
大兴安岭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区。文章对大兴安岭中南段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矿床分布与构造一岩浆活动及地层的关系、矿床类型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区内铜多金属矿床划分为5个成矿系列,对每一个成矿系列的成矿特征进行了简要归纳。最后,探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的区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迪彦钦阿木钼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昊 《地质与勘探》2016,52(3):451-461
论述了迪彦钦阿木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环状矿体、围岩蚀变、矿石特征与钼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矿床的成矿年龄为晚株罗世(156.2±1.4 Ma),在成矿时代上、成矿规律方面,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的其他斑岩型钼矿相似。侏罗纪末或白垩纪初,强烈的弧后伸展,诱发大规模陆内裂陷活动,在该区域形成断陷盆地,并且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而本区的岩体侵位较深,受断陷盆地内早期构造影响的矿体富集,热液流体与岩性差异较大的岩石接触,形成了不规律的蚀变分带。解释了为什么钼矿体赋存在地层当中,而未发现规模较大相关岩体的原因。认为该矿床仍属于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陆内裂陷构造环境,与深部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Pb-Zn-(Ag)多金属矿床找矿突破关键基础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过去几十年对滇东北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找矿勘查经验发现,一些影响找矿突破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始终难以达成共识或长久未被解决。文章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为指导,围绕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直接影响推测矿体(床)全部地质特征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综合分析认为:滇东北地区主要产出以茂租铅锌矿为代表的层控型矿床和以乐红铅锌矿为代表的构造控矿型矿床,成矿地质体为高原陆核地体系统内的坳陷盆地,成矿构造主要为SN向深断裂带、NW向深断裂带及NE向深断裂所引起的次生构造,矿床成因与沉积及后期热液改造有直接关系,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成矿机制为古特提斯向扬子板块西南缘俯冲驱动陆内盆地的热、气、液反复循环,不断改造-萃取-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典型矿床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大兴安岭雅鲁地区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雅鲁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型铅锌矿,成矿受特定的岩浆岩、构造、地层的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根据成矿规律对雅鲁地区的铅锌多金属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多金属成矿带的印支期代表产物,属产于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内接触带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受复式斑岩体控制作用显著;但矿区东部大脉状铜矿体、南部金矿(化)体则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明显具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笔者通过对矿区外围北矿段、东矿段和南矿段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特征的深入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普朗铜(金)矿床是由多期次、多成因、多成矿阶段叠加而成的次火山-热液矿床,与印支期复式斑岩体与断裂构造、节理裂隙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北部外围深部具有斑岩型铜矿的良好潜力,而东矿段深部、南矿段深部则分别是寻找大脉状铜矿、金矿的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桂北同乐-老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已发现老堡、大滩等铅锌矿床、矿点多处,矿床类型以沉积-改造型为主。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层、岩性、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根据研究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以及化探异常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出3个铅锌找矿远景区,2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林-塔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研究区Au、Ag、As、Sb、Bi、Cu、Pb、Zn、Mo、W、Cr、Ni、Hg 13种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相关性和元素空间分布情况等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总结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单元素异常和组合异常的解释评价,最终认为矿集区北部有找到表生铅锌多金属矿的可能,而南部是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明溪出水坑银多金属矿位于明溪县中溪乡西南侧,根据矿区老硐调查地质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分布特征,探索发现的1处矿产地。矿区总体为一倒转背斜褶皱,矿体贮存在背斜褶皱轴部张性断裂带内,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通过对矿体产状、矿石组分及矿化蚀变等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构造蚀变-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9.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枪口—哈龙休玛海西-燕山期铁、银、铅、锌、铜、金、钼成矿亚带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区目前已圈定9条矿化带,21个矿体,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钼等,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矿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枪口南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物质,区内NE向断裂控制区内金、铜、铅锌等矿体的产出,NW向断裂组控制着区内金、银矿(化)体。NW向断裂组,是区内重要控矿构造;区内中部发现的Ⅳ号含矿斑岩体,具有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显示其具有斑岩成矿条件。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有构造热液(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20.
那穷锑金矿是近年来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其矿化带受断裂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若对其成矿地质条件、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等内容进行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可为该矿床的下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文章通过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遥感地质特征和异常查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中,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目前共发现3条破碎蚀变带;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中,选择了Sb、Au、As、Bi、Cu作为Sb及多金属成矿指示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0处,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激电中梯测量共圈定极化体2条,视极化率异常3处;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包裹体,并推测矿区流体为含微量CO2、N2气体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热液体系。综合分析认为那穷锑金矿区具备优越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