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滇黔桂金三角区内一些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含底部大厂层)和龙潭组内的金矿,其含矿岩性主要是玄武熔岩、凝灰岩和含凝灰质、碳质的粉砂岩、页岩.一些学者将它们都归入“卡林型金矿”.但因为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自有其独立的成矿系列,包含Cu、Fe、Mn、Au、Pt、Pd、Co、Pb、Zn、Sb、CaF2、FeS2等多种矿产,在不同地区,其矿化各有侧重.可以看到金的矿集区都在铜的矿集区之南,且以玄武岩喷溢早期(大厂层)更富金,应命名为玄武岩金矿.晚期(龙潭组)更富铜为特色(玄武岩铜矿).在共同具备含金(P2β2-1)、含铜(P21)有利地层与有利构造区内,发现卡林型金矿后,应着重探索玄武岩金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威宁县炉山铜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炉山铜矿床产于宣威组(P3x)底部的深灰、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及峨眉山玄武岩第三段(βp3)顶部的火山角砾赤铁矿层内,是近年来贵州省发现的含铜矿层的新层位,矿石类型也是一种新的矿石类型。含矿岩系自上而下,存在钛(Ti)-铜(Cu)-铁(Fe)等元素分带,以上特征符合玄武岩型风化淋滤型铜矿的特征。通过对炉山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系统总结出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为该区相同类型的铜矿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P2β^3)与黑泥哨组(P2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南盘)。矿区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通过对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的关系研究,提出玄武岩铜矿存在两个阶段成矿作用,即火山活动阶段和后期热液活动阶段成矿。控矿条件有:(1)喷发中心地区火山沉积富铜矿源层;(2)具相当规模的水循环系统;(3)与矿源层有较大接触面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5.
云南云县果园铜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军 《地质与勘探》2013,49(1):144-153
果园铜矿位于云县-景谷-景洪Cu、Sn多金属成矿带,澜沧江火山弧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过渡地带.矿带内已发现一处大型(思茅大平掌)、多处中小型(景洪三达山、景东文玉、景谷民乐、岔河、云县铜厂沟、查家村等)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地层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含矿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矿体在空间上受控于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本文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认为本矿区及外围工作程度较低,通过进一步工作,具有找到中-大型铜矿床的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6.
滇东北含铜矿床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床是我国近年来矿床学研究和资源勘查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的资源勘查和科学专项研究,发现含矿岩系主要由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e)上部(第三岩性段顶部和第四岩性段)和宣威组(P3x)底部地层组成,在这套地层中识别出5个矿化层,对5个矿化层的岩性组成、矿化特征和成矿前景进行全面总结,为该区域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查和评价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峨眉山玄武岩在康滇地轴东缘(四川、云南、黔西)广泛分布。期间分布铜矿床(点)多处。将成因与玄武岩喷溢-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统称为玄武岩铜矿。矿源岩(P_2β)是区域成矿的重要前提,其含矿岩性、产出地质特征、矿石、脉石矿物及围岩蚀变等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在云南,丽江式、小寨式铜矿具有找矿前景。决定其规模远景的控制条件是:矿源岩、矿源层、表生改造、储矿构造和氧化带保留程度五大因素。  相似文献   

8.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7,26(2):165-174
滇黔桂金三角区赋存峨眉山玄武岩组(含底部大厂层)和龙潭组含矿的岩性,主要是玄武熔岩、凝灰岩和含凝灰质、炭质的岩石,一些研究者将其归入“卡林型金矿”。本文提出应从“卡林型金矿”中剔除,另行命名为玄武岩金矿。因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自有其独立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位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第3段(P3β3)顶部与宣威组(P3x)底部之间,属于玄武岩型铜矿床。针对其含矿地层宏观地质特征与赋矿主岩矿物岩石学组构,本文以野外地质为基础,系统开展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本矿床赋矿主岩为岩屑粉砂岩的矿石矿物为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孔雀石,脉石矿物为长石、石英、绿泥石和碳质物等;赋矿主岩为火山角砾岩的矿石矿物为自然铜、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和孔雀石,其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等,按其主要矿物含量,原生矿石可分为自然铜+辉铜矿+赤铁矿矿石、自然铜+黄铜矿+黝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赤铁矿矿石3种自然类型。根据矿物共生组合与相互穿插关系,本矿床成矿作用可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矿石矿物的形成顺序为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自然铜→辉铜矿,表生期形成孔雀石、赤铜矿、赤铁矿、钛铁矿、褐铁矿等矿物。  相似文献   

10.
贵州西南部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辉 《贵州地质》2006,23(1):57-61,28
近年在贵州峨眉山玄武岩西南部发现若干玄武岩铜矿点,其成矿地质特征与玄武岩北部的贵州黑山坡、云南鲁甸、云南永胜得等玄武岩铜矿有一定区别,前者主要产于玄武岩下部或底部,铜矿多受小尺度断裂构造控制;后者多产于玄武岩上部旋回、受植物层或含沥青质层控制,呈层带型产出。本文通过贵州西南部玄武岩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研究资料,并揭示了研究区找铜前景。  相似文献   

11.
矿床含矿岩系下石炭统依柳组(C1y)火山岩系形成于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具有大陆碱性玄武岩特征。岩系中成矿元素铅、锌(特别是铅)背景值较高,为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矿重要矿源层;岩系因子分析表征:Cu、Pb、Zn、As、Sb、Sn、Ag、Au等元素与Cu、Bi、Sn、Mo、Se、W等元素均代表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和主要成矿元素组合,对指导区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艳丽  李玲辉 《云南地质》2009,28(4):398-402
铜银矿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玄武质凝灰角砾岩的构造破碎带中,局部为破碎带旁侧蚀变带、蚀变发育的方解石脉中。品位均较稳定。已发现矿化体5条。矿床成因为与火山岩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铜银矿床。  相似文献   

13.
樊灏  陈国荣  马杰 《云南地质》2014,(4):532-537
库独木金矿属韧性剪切带浸染型金矿床,含矿岩层为泥盆系上统(D3)绢云板岩、硅质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4.
铜铅锌矿赋存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浅色岩系和杂色岩系破碎带中,为受层位控制的砂页岩型铜矿及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火山红层型铜矿表现为火山岩序列中断裂控制的整合或大致整合分布、纵横交错的脉状铜硫化物和/或自然铜矿床。本文详细介绍美洲火山红层型铜矿地质特征,剖析其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法、思路。系统研究滇东北地区玄武岩铜矿,并与北美火山红层型铜矿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滇东北地区火山红层型铜矿新的找矿思路与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土根曼苏砂砾岩铜矿发育于晚古生代早石炭纪大陆边缘裂陷盆地中,含矿岩系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碳酸岩盐系,矿体赋存于紫红色碎屑岩系浅色岩层中,受一定层位制约。矿石中伴生有用组分为银。在想念层位中普通发育铜矿化,表明这一地区具有形成中一大型砂岩型铜矿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7.
云南牟定县高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运华 《云南地质》2014,(4):514-519
云南省牟定县高家铜矿属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矿体赋存于白垩系马头山组郝家河段地层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为主;在含矿地层中,尤其是其第一亚段中出现紫红色砂岩与灰色砂岩相互交替出现时,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张海鸥  缪磊 《云南地质》2014,(2):226-229
地苏嘎铜多金属矿位于三江成矿域中甸斑岩型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含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砂质绢云板岩或石英脉等,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与变质岩层状矿床等复合的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麻栗坡县老厂坡铜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三叠统海相基性火山岩组(T2β)片理化玄武岩、溶结凝灰岩、玄武质火山角砾石中,为被后期改造的火山喷发沉积型铜矿床.矿区赋矿层位(T2β)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孔雀石化、硅化、类石墨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