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首次介绍了1913年8月19日冕宁小盐井6级地震的碑刻资料,并结合调查资料.考证了过去一些文献资料对本次地震灾害描述的诸多不实之处。重新圈定了地震等烈度线图,确认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冕宁小盐井,震中烈度Ⅷ度,震级6级,宏观震源深度5.5千米。  相似文献   

2.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宏观震中在盐源县城西约8千米的梅雨乡虾耙沟一带。宏、微观震中相距1.8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南73°东,倾向北北东,倾角75°。震中区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9平方千米,长轴方向南东东-北西西,长短轴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盐源县黄草乡发生了M_S=5.1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西昌地震中心站定),宏观震中在盐源县黄草乡附近,即北纬27°19′,东经101°20′。震中烈度Ⅵ度。有感范围:东到盐源县右所,西到盐源县左所,南到渡口,北至木里。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参数及地震序列特征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发震时刻:1985年3月29日19时15分02秒;震中位置:北纬29°22′08″,东经104°49′34″;震源深度:7千米;震级(Ms):4.6;震中烈度:Ⅶ。据现场考察,宏观震中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至燕子山一带,其几何中心坐标为北纬29°22′39″,东经104°48′46″。宏、微观震中之间相差约2千米。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5.1级(四川省地震台网定为4.7级、国家地震局《震情》31期公布震级为5.0级),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宏观震中:北纬27°19′,东经101°20′。即盐源县黄草乡一带。震中烈度Ⅵ度。盐源县右所、左所及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质》1986,8(1):24
1985年9月19日当地时间7时17分45秒墨西哥境内发生一次8.1级地震,震中位于巴尔萨斯(Balsas)河的河口,离海岸30公里的海域内,经纬度为17.680N和102.470W。震源深度约33公里,震中烈度为8°—9。(麦氏烈度),最大加速度为0.18g。这次地震引起海啸,海浪高达1.5—2.0米。地震受灾损失最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7.
主震活动及烈度 1988年11月6日格林威治时间13点03分14.5秒(北京时间21点03分14.5秒),在云南省西部靠近中缅边界的澜沧县西北40千米处发生了一个Ms 7.6(USGS定为Ms7.4)的强烈地震,13分钟以后在其震中北北西方向约60千米又发生了一个Ms7.2(USGS定为Ms6.4)的强烈地震。表1为云南省昆明遥测地震台网(KTSN)测定的主震震源参数以及主震以后6个星期内发生的两个强余震的震源参数。极震区里的房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1989年3月1日21时零分33.3秒,阿坝州小金县北发生 M.=5.0级地震。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微观震中北纬31°30′;东经103°00′,震源深度15千米。宏观震中位于两河乡黄草坪至黑虎碉一带,震中烈度Ⅵ度。1.烈度分布及破坏情况震区大多数民房为片石堆砌墙体或土夯墙体的青瓦屋顶或压杉板顶盖(基本上属Ⅰ,Ⅱ类房屋)。亦有一定数量的砖木穿斗结构房。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马尔康、黑水,  相似文献   

9.
1977年5月12日宁河地震烈度明显偏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年5月12日宁河6.6级地震的震中烈度较之震级相当的其他地震的震中烈度明显地偏低。为了阐明这种现象,由P波初动半周期及振幅求得了该区不同时期内的品质因数(Q值)及小震震源参数,并重新校对了这次地震以及1976年11月15日宁河6.9级地震的宏观及微观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地震震中烈度异常低是因为1976年11月15日6.9级地震后,该区介质的品质因数大幅度下降,同时这个地震的震源深度比6.9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深5公里。品质因数和震源深度的综合效应可导致震中烈度降低近一度。  相似文献   

10.
1986年8月6日12时03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映秀镇附近发生了M_L=4.0级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为:东经31°02′;北纬103°22′,震源深10千米。这次地震明显有感范围;北至自水河,南至三江口一带,西至耿达,东至灌县及彭县关口场一带,大致呈北东向,受地形和构造控制。宏观震中在映秀镇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8′;北纬31°03′。震中烈度为Ⅴ度。  相似文献   

11.
1842年6月11日新疆巴里坤7.5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42年6月11日新疆巴里坤县发生了一次7.5级大震,造成了明显的地表形变,产生了长达23公里的地震断裂带,其垂直位移可达2米,震中烈度十度。本文根据现场考察,结合历史记载勾绘了这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对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地震矩、应力降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并对地震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812年3月8日新疆尼勒克8级大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12年3月8日新疆尼勒克县发生的8级大震造成了极强烈的地表形变,产生了长达65公里的地震断裂带,其垂直位移可达10米,右旋水平位移在1.5米以上。极震区有多处构造塌陷、滑坡和崩塌,巨型塌陷的面积达2平方公里,滑坡体后缘最宽可达2公里,震中烈度110度强。本文根据现场考察及对航片的研究,结合历史记载勾绘了这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对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地震矩、应力降和震源机制解等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并对发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二年四月八日十七点三十三分曾在康定县沙德区发生了5.2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9.4度、东经101.8度。震中烈度为六度。震源深度15公里。沙德区有少数土石墙倒塌,部分房屋出现裂缝。由于震中地区人烟稀少,未造成人畜伤亡。震前有关单位对这次地震的三要素曾作过一定的短临预报。一、震前反应距震中约七十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月8日02时18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发生5.8级地震,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区强烈有感。四川省地震局即派出考察组日夜兼程,奔赴现场,进行考察和监视。先期到达震区考察的甘肃省地震局考察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震害情况和帮助。这次地震,微观震中在东经103°18′,北纬34°13′,即迭部县祖爱西北2.7千米处,宏观震中在迭部县城北东22千米解放附近。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相差2千米。震级为5.8级,震源深度14千米。根据四川省地震局综合研究分析室资料:震源机制解,节面Ⅰ方位42.5°,倾  相似文献   

15.
1988年2月25日下午1时59分,在辽宁省彰武县境内发生M_L=5.2级地震.据辽宁省地震局测定,这次地震震中在距彰武县城南两家子乡(北纬42°12′,东经122°32′).地震发生的当天,辽宁省地震局即派出赴震区工作组,由局长岳明生同志带队一行24人,对震情作进一步考察和监测.此次地震据有关专业人员分析由于震源较深(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对地面房屋未造成严重破坏.据调查统计,全县有数万间房屋裂缝,少数烟囱倾倒,个别墙角震落,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城乡生活、生产正常,秩序井然.这次地震震感强烈,有感范围北至吉林白城,南至辽宁盖县,东至辽宁丹东,西至内蒙通辽.极震区烈度为6度.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30日四川沐川县发生的5.7级地震,宏观震中经考察位于杨村乡硝坝村,震中烈度为Ⅶ度,极震多呈北东向椭圆形,长轴并径4.1千米,短轴半径2千米,面积约25平方千米。地震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181万元。  相似文献   

17.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我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九度,震源深度约十六公里.这次地震,是辽宁地区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但是由于我国地震队伍及时地做出了预报;在中共辽宁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震区党政军民  相似文献   

18.
1986年7月10日和8月12日在盐源县城南西方向相继发生M_S=5.1级和M_S=5.4级地震。这两次地震距地电台分别为16至20千米(宏观震中仅距几千米),震源深度均为15千米左右。在距地电台如此近的地方发生5级以上地震,不但我省是首次,在全国也属少见。其观测结果对孕震信息的反应如何,必然为全国地震系统地电工作者注目。总结这一震例,对今  相似文献   

19.
震源机制与烈度分布的关系(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了通常熟知的震源深度和介质吸收系数对烈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外,震源的破裂方式(单侧或双侧),破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断层长度,断层面倾角和错动方式都对烈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尤其是破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烈度分布的影响更大。破裂速度大,而且方向向上,可使震中烈度增高一度多,极震区面积扩大1-2倍;反之,可使震中裂度降低一度、极震区面积减小许多。 根据震源参数对烈度分布影响的分析,可由历史地震的等震线反推其震源参数。 文中试行反推了三个历史地震的震源参数。  相似文献   

20.
前言 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在四川省道孚县(北纬31°00′,东经101°10′)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烈度Ⅷ度强,死亡123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次地震前,虽有个别单位或个人在不同场合打过招呼或提出过不同程度的预报意见,但我们四川省地震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