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东部若干古油藏的形成和破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论述了黔东下古生界若干古油藏的形成条件和破坏因素,说明原始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优越,地史上曾经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的事实.但是,由于后期的破坏,揭示出演变和保存这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对黔东,而且对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沉积区突破油气关起着显著的控制作用.指出今后对下古生界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应着重目的层尚处于地腹地区的演变和保存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描述了油藏模拟器对并行计算的适应性。最初模拟器是为和矢量处理机设计的。大约99%的计算是以矢量/并行方式完成的。在CRAY-90机上,黑油要模拟和状态方程模拟和矢量/并行计算速度分别是标量计算速度的65倍和81倍。  相似文献   

4.
5.
6.
<正>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唯一的既有陆相成因又有海相成因工业性油气藏的盆地,这是由该盆地演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相对活动的克拉通加中国式的“再生”前陆  相似文献   

7.
8.
9.
塔河油田C区是近年在油气勘探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该区主要储、产油气层为下奥陶统,其储层属于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塔河油田C区奥陶系油藏正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动态资料尚少,根据油田地质情况、油藏类型及拥有的实际资料特征,笔者采用经验公式法、表格估算法及类比法3种方法对采收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产油量与水驱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阿尔兰油田的图尔涅伊层和卡希尔层以及曼恰罗夫油田的图尔涅伊层的线性和简化的体积模型的实验研究来获得。对于渗透率为0.03μm^2的图尔涅伊层碳酸盐岩油藏,推荐孔隙中水驱流体速度为80m/年;而对于渗透率为0.02-0.06μm^2的卡希尔层碳酸盐岩油藏,推荐孔隙中水驱流体速度为150-180m/年。  相似文献   

11.
M油层为一厚层块状砂岩油藏。由于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物颗粒分选性较差,岩相变化快,加之后期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了油层平面井间和剖面层间的非均质性。本文以酒西盆地老君庙油田M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不同级别储层单元内渗透率的垂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M油藏全层和小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新便  张宁  刘雅雯 《新疆地质》2003,21(3):329-334
通过对奥陶系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性质分析,认为该油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稠油油气藏,油藏内地下流体在垂向还是横向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油气储层的严重分隔性造成了油藏性质的复杂化,缝洞控藏造就了不同开发单元地下流体的严重分割和油井产能及动态的差异.奥陶系油藏可能不是整体连片分布,而是不同规模缝洞单元的空间叠合分布.奥陶系的重油绝大部分为普通稠油,但部分井区不排除有特稠油或超稠油,原油敏感温度在40℃--60℃.章对如何深化奥陶系稠油油藏的研究,加大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应用,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及产油量,加上水平井钻井成本是直井的2~4倍,日产油量是直井的4~10倍。  相似文献   

14.
垦西地区稠油分布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主(4D)地震油藏临技术的含义脑袋大油田开发与油藏管理方面的应用,对开发一个4D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4D技术在近期有望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预测。4D技术可通过多次的3D测量来监测油藏中油气水的运动以及压力变化,进而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提高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金强  张晋仁 《地质论评》1993,39(4):316-321
盆地分析与油藏描述代表了当代石油地质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它们以高度综合性和定量化为显著标志,大大推进了油气勘探与开发。作者连续几年对三春集等地区先后作了盆地构造岩相分析和精细油藏描述,通过前者建立了该区构造岩相模式,指出了油气富集规律,指导了勘探布置;通过后者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具体地提出了精细勘探和改善开发效果的建议。最后指出盆地构造相分析法和油藏描述技术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岩性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藏埋藏浅、厚度薄、成岩作用差,勘探效果不理想。利用层拉平切片技术确定有利储集相带、分频技术雕刻砂体、"类亮点"特征检测流体、进一步采用拟声波+电阻率反演两步法鉴别流体,这一技术方法系列在春光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用拟声波+电阻率反演两步法可以检测出无亮点特征的含油砂体或含水砂体。对于不具备"类亮点"特征的滩坝砂油藏的勘探,可由原来的应用"类亮点"特征直接找油转为寻找有效圈闭,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合适的流体检测技术,这同样可以发现有利的滩坝砂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