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主客观天气预报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1年4~12月5种信息源广州市区的天气预报进行预报质量检验,预报时效为24、48、72 h;检验要素针对降水、温度。对降水预报进行一般晴雨、暴雨业务评分和Ts评分;对温度预报进行方差、分级等统计检验。对预报员和模式预报产品的预报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般性晴雨天气预报,热带所中尺度模式的预报质量普遍较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预报员的24 h预报质量与模式的预报质量相当,48~72 h预报总体而言,模式预报明显优于其它预报方法;各种方法对暴雨的预报能力偏低;Ts评分表明模式对有、无降水的预报能力较强;对于温度预报,总体上,预报员的预报准确率最好,热带所中尺度模式的温度预报存在系统误差,预报普遍比实况偏低;对于降水和温度,各种预报方法质量均随预报时效的增长而下降,且最高温度的预报误差总比最低温度的预报误差大。  相似文献   

2.
场对场预报模型及其对降水的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诚  王宇 《高原气象》1996,15(4):485-489
用经验正交函数对预报因子场和预报对象场分别进行分解,将正交展开的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提出了一种场对场预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预报系统的时变性,并利用云南5月份的雨量资料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模型作区域性降水预报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海外大气污染预报的状况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介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预报的状况,并对它们所采用的污染预报方法和结果作了简要阐述。欧洲很多国家都对大气污染进行业务预报,并结合欧洲特点开展了O3,花粉业务预报,美国则从大气污染潜势预报发展到对能见度,O3进行预报,使大气污染预报更加全面,日本等则主要关心氧化物的预报。  相似文献   

4.
为了指导台风初期的预报和保障,采用主观预报法和客观预报法(以下称数值预报法),分别对常用的4种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观预报法选取常用的中、美、日、韩4家机构发布的预报数据,对2021年台风首次主观路径预报准确率和强度预报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首次路径预报误差较大,可信度低;首次强度预报结果可信度高。数值预报法选取常用的中国GRAPES、美国NCEP、欧洲ECMWF、日本JMA 4个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分析模式路径预报准确率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欧洲ECMWF路径预报相较其他模式准确性具有绝对优势;强度预报准确率美国NCEP较好。进一步对比了2017—2021年4家数值模式台风预报结果,并对各数值模式的性能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央台和日本数值模式热带气旋预报误差的对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中央气象台和日本对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数值预报的质量,用1985~1990年38个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央台和日本数值预报的平均误差。统计结果表明,对热带气旋路径的24小时预报,日本预报明显优于中央台;对中心气压的24小时预报,日本与中央台水平相当;对近中心最大风速24小时预报,中央台略好于日本预报。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流域面雨量预报模糊检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兵 《气象科技》2005,33(2):120-123
采用面雨量模糊评分方法,对三峡库区流域面雨量预报中3种客观预报(相似预报、T213降水预报、MM5模式预报)和面雨量综合集成预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检验结果表明,3种预报模式对流域面雨量预报水平相差不大,冬半年的预报评分高于夏半年。在业务中采用动态权重系数法对3种预报方法预报结果进行集成,其集成预报的评定质量高于每种单独预报质量。在流域面雨量预报质量检验中采用了模糊评分法,该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预报和实况之间的差距,也可以用于降水定量预报评定中。  相似文献   

7.
多年应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实践表明,数预报的形势预报优于主观预报,但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数值预报对天气系统移速的预报比实际偏慢,而波长越短,偏慢越多,这是因为数值预报由微分方程进行计算时采用差分格式造成的;其次,对青藏高原和太平洋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考虑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500hPa预报图上,亚洲大陆高度偏低,高原东北侧预告值和实况值偏低40 ̄80位势米,而太平洋洋面上预报值却偏高;此外,对有些天气  相似文献   

8.
邓海光  曾小团 《广西气象》2006,27(A01):103-104
通过相关系数选出预报因子后,用逐步回归、最优子集回归、EOF降维逐步回归、神经网络等统计预报方法对预报对象进行逐年交叉检验以及实际预报检验,检测预报因子对原预报序列的预报能力。同时通过计算每种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实际预报检验的平均误差,客观地对各种预报方法进行既有纵向也有横向的较为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杨小怡  赵杰 《贵州气象》2003,27(1):21-23
主要运用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分析和总结了2002年8月8-16日影响我省的秋风天气。着重于对与此次秋风天气预报直接相关的数值预报850hPa温度场预报和两种数值预报物理量(水汽通量对水汽输送的预报及散度场对垂直运动的预报)作出分析解释,从而检验了数值预报对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误差的能力,同时使预报质量的评定成为预报员总结经验、再学习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T213预报产品业务使用和预报能力的增强。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本地释用性研究势在必行。利用5a的数值预报客观分析场资料。结合本地预报因子,对宝鸡地区11站5d降水的有无和量级,采用二级判别和多级判别法分别做解释预报试验。并用滤波方法做2d最高、最低温度的释用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晴雨预报和温度预报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13.
载水数值模式的实时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载水数值模式进行了持续56天的实时预报试验,并对模式的常规预报和云场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试验表明,模式运行稳定可靠;载水数值模式有能力合理而比较正确地预报大气中各种水物质的分布及随时间变化,预报云系、云团的宏、微观结构和云物理特征;与此同时,其形势预报及以降水为代表的要素预报能力,亦不低于一般的常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钱永甫  郑琼 《大气科学》2001,25(5):641-649
用P-σ混合坐标系原始方程模式(Nju-PσM),以观测的瞬时气象要素场作为模式初始场,作了24个月动力延伸预报试验,利用距平符号一致率(P)、距平相关系数(AC)和均方根误差(RMS)对预报结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试验表明Nju-PσM对月平均环流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气候漂移证正和预报结果的线性、势力的线型两种合成方法都对预报效果有明显的改进,把动力延伸预报与年际和月际持续性预报进行对比后,表明动力预报结果的各项评估分均为最高。预报场和实况场的空间滤波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表明,模式对大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较强,而对较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则差一例。  相似文献   

15.
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模式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95,19(2):149-155
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模式,利用它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冬、春和夏季逐月副高预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的可预报性依赖于预报量场和因子场所提取的分量数,模式的差分形式及预报落后步长。对逐月和不同步长所作的可预报性分析发现步长为1个月有较高的可预报性,不同月份可预报性有所不同,一般夏季较冬季和春季要差。虽然如此,用该模式作夏季副高预报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独立样本中所作的预报试验表明,月际预报符号相关系数一般均接近或超过0.60。  相似文献   

16.
基于Kalman滤波的副热带高压数值预报误差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误差修正和预报优化。用1995-1996年夏季(5-8月)T106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建立预报模型,并提供递推参数初始值,其后以1997年夏季(5-8月)T106资料为独立样本对副高面积指数和脊线指数进行动态订正预报。预报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Kalman滤波方法较其它统计预报方法的自适应能力更强。能够对预报对象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跟踪和描述。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副高预报误差修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数值预报产品对“5·5"特大沙尘暴的释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芬馥  陆如华 《气象》1994,20(4):34-36
针对“5·5”特大沙尘暴致灾天气过程,综合检验分析我国T42、有限区(LAFS)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数值预报模式的性能及其产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各家数值预报模式对该过程的500hPa形势预报是成功的,可为中、短期预报提供预报决策信息。T42和LAFS对中、高层西风的预报质量较高,亦有预报参考意义,其它的物理参数的预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18.
赵桂洁  何娜  郝翠  李靖  李桑 《气象科技》2021,49(6):869-877
利用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北京地区55个地面气象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ECMWF thin)、国家气象中心区域预报(Grapes)、北京睿图(RMAPS)、国家级指导预报(SCMOC)、北京智能网格温度客观预报(BJTM)和集合相似预报(AnEn)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①ECMWF thin模式预报效果优于Grapes和RMAPS,客观方法BJTM和AnEn对ECMWF thin的改进效果明显。②AnEn在10月至次年4月预报效果好,BJTM在5—9月预报效果好;不同预报时效中,AnEn在短期、中期前段预报效果较好,BJTM在中期5~9 d预报效果相对较好。③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站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式预报均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客观方法对系统偏差有很好的订正效果。④在降水、大风或无天气系统时,BJTM、AnEn的日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较高;雾霾天气背景下,ECMWF thin的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较高。雾霾、大风和无天气系统时,ECMWF thin最低温度预报偏差最小,客观方法对模式预报无改进;降水天气背景下,RMAPS和BJTM对最低温度的预报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气象要素分季分县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T106资料建立辽宁省54个县站的天气要素分季预报方程,使用T213资料进行预报,并对降水及温度预报结果进行了评分和分析。预报结果表明,完全预报方法可用于日常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20.
本平台设置多种气象数据接口,可对数值预报产品和气候资料等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自动挑选高相关预报因子,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建立客观预报工具,并可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对所建工具进行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