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微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震塌岩等。通过对中1井、顺1井、沙98井等岩心的系统观察,发现由于地震强度的不同,震积岩的垂向序列有所不同,地震越强烈,其震积岩序列的完整性越好,确定出震积岩的两种垂向序列。由于不同的震积岩构造特征对应不同的地震强度,因此进一步研究了各种震积岩构造与地震强度的关系。这些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及震积岩的识别和描述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并可为研究该区古地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陇东巨厚黄土塬区,由于表层地震激发条件复杂多变,潜水面深,反射波衰减强烈,导致目的层反射波难以分辨,为此在陇东地区的多个地震勘探项目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多井组合、井深对比、检波器组合等一系列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塬地区可使用中密度成型炸药,多井组合激发,且井越深记录质量越好;检波器采用9串2并或9串线形组合,组内距2m,可有效压制随机干扰;观测系统须根据不同地貌条件进行选择,在黄土塬上宜采用多道、小炮间距、小偏移距、高覆盖等直线观测系统;而在黄土沟、坡中,可采用弯线观测系统,并适当减少道数及覆盖次数、增大炮间距及偏移距等;在沟塬过渡段为避免出现空白段,应采用变观系统。  相似文献   

3.
Petrel地质建模软件的核心部分是建立储层沉积体系结构.它充分利用了钻井、地震、测井以及地层对比等信息,在岩性描述曲线和孔、渗曲线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各个随机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最终建立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针对鄂尔多斯A83井块长7储层,利用Petrel软件在各类钻井、岩性以及测井曲线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构造模型、相模型以及属性模型,为进行储层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真  贺凯  李健伟  杨勇 《新疆地质》2011,29(4):448-452
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柯三段是塔北地区重要含油层段,通过对S112-2井区油藏解剖,明确该区志留系油藏主控因素,即早期油藏破坏与晚期成藏并存、构造-地层削蚀不整合控藏.研究表明,地层削蚀不整合对油气疏导、次生孔隙形成具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塔河南地区志留系勘探方向和思路,各层段尖灭线位置是核心,构造精细解释落实圈闭是勘探成功关...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工作中微构造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储层油藏描述研究中的应用,认为它们在油藏描述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在弥补大层段、大等值线间距绘制下难以发现的砂体顶面或底面的微细变化,会发现与原地层构造总趋势一致而局部又不尽相同的微幅度构造或微体差异、在背斜构造-岩性油藏中,通过微局部分析确定更准确的含油边界、经过精细储层微构造分析排除假断层。结合多个区块的生产特征,具体分析了各类微构造对开发的影响,得出了在油藏开发前期和后期尽可能把采油井优先布在正向微构造上,把注水井尽可能布在负向微构造上的认识。对研究区的砂岩、砾岩多个区块储层微构造与油水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后进一步提出:油层微结构对油水井生产动态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但不具唯一性。最终得出开发阶段为了精细刻画储层内部单砂体,用微构造分析的方法精细成图是体现研究深度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吴忠宝 《江苏地质》2006,30(4):265-269
针对江苏瓦庄油田窄条状、长井段、多油层、薄互层、多断层的特点,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的技术思路,在构造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分析和测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油藏地质模型,以该模型为静态地质模型进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在历史拟合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层系、油井距断层距离、分层配注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得出了该类油田合理的开发政策,为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解释复杂构造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晓明  王冠贵 《现代地质》1996,10(2):286-292
倾角测井矢量图可以标示出井眼范围内各深度点的地层产状,一定的地层构造形态在矢量图上有一定的倾角矢量组合模式。通过正演计算,总结出了19种褶曲和断层等构造组合模式的样板及在一口井内各构造模式间的“串”、“缺”、“嵌”连接规律。对照组合模式样板进行矢量组合模式识别,采用“倾角矢量逐点叠加法”,可把井眼范围纵向排列的倾角矢量转换成任意方位的地层视产状,绘制构造剖面图。用多个剖面的地层空间坐标数据可绘制倾角构造平面图,确定钻遇构造的形态。据此原理,编制了一套倾角测井构造解释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局部构造控油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近4000口开发井初期产能资料,结合构造、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和报废井类型等静态地质资料,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三级构造内单个的局部构造或单个的局部构造群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三级构造内油水分布受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分布规律,相邻的不同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分布规律;储层的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水的分布层位,断层与砂体的空间配置控制油水的分布边界。在相近的条件下,地垒型断块构造油藏〖FY〗反向正断层—鼻状构造油藏“人”字型反向正断层组合油藏断层—微幅度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岩性油藏其它类型油藏,控油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八宝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宝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北翼岩层倾角达60°~80°,南翼倒转,矿区断层较多,三维地震叠后时间偏移成像困难,为此进行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外理。在本次地震资料处理中,选取偏移孔径为5000,依据CRP道集拉平程度确定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以区内CMP道集内的炮检距分布情况确定最大、最小炮检距和炮检距增量,并将反假频距离确定为CMP间距的1~1.5倍。通过对比叠前、叠后时间偏移剖面,可以发现叠前时间偏移剖面能够较好地反眏深层构造及大倾角地层情况,其信噪比较高,地震剖面同相轴连续性好,断点清晰,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北祁连逆掩带中缓倾角断层的结构特征和地质意义。这些断层是本区走向北西西、断面南倾的区域逆冲断裂系的组成部分,断距大小不等,显示出一定规模的推覆构造型式。文中把本区和典型的逆掩推覆构造作了对比,并推断了这种缓倾角断层的演化模式。此项研究为进一步评价酒泉盆地以至河西走廊的含油远景提供了构造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