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付晨  徐爱功  徐辛超 《测绘科学》2016,41(12):302-306
针对如今频发的工业厂房吊车梁事故带来的安全问题,该文以长春一汽丰越公司冲压A101生产线吊车梁为例,采用现场实例方法针对检测的5项指标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并对现场天车运行加载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吊车梁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吊车梁的轨道中心线、跨距、轨顶标高和挠度均发生变化。厂家可根据变形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变形体的形变。  相似文献   

2.
轨道平行度信息一般通过一组轨道不同里程处跨距的变化来反映,这当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待检轨道的线型拟合问题。对直线轨道而言,在轨道不存在变形情况下,两根轨道所代表的直线应在几何上保持斜率一致,直线间距离等于轨道理论跨距,若轨道存在变形则跨距相应变化。本文以某重工企业行车轨道平行度检测为例,在其轨道线性拟合及跨距计算工作中对不同限制条件进行适宜性分析,并选择改化的线性拟合法进行目标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隧道结构整体变形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北京地铁一号线八宝山站至八角游乐园站区间结构变形监测工程,提出了一种对城市地铁隧道变形三维整体监测的方法,在不中断地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得到地铁整个变形区域形变的三维数据,不仅精密的监控了隧道衬砌、轨道和道床的形变,确保行车安全;而且可以方便的进行隧道结构和轨道变形的力学分析,从而达到了解地铁变形机理、掌握形变规律、预测形变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磁悬浮工程建设中 ,上海测绘院实施了精密水准测量。为了保证在由 10 0 80根水泥墩柱架起的 30km的长轨道梁的 1mm误差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高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定位了全部的桥墩、支墩和轨梁 ,实现了轨道梁高程和平面定位的准确无误。轨道梁衔接一次成功 ,保证了时速5 0 5km的磁悬浮列车的安全运行。磁悬浮精密水准测量@尚媛  相似文献   

5.
新建基坑工程中临近运营的地铁线路会引起隧道结构产生变形,影响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鉴于地铁运营时段无法应用常规手段采集监测数据,通过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可实时掌握临近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和轨道状况的影响,实现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采用跨座式单轨列车系统,列车通过橡胶轮胎环抱梁体进行行驶,以保持行驶的稳定性。PC轨道梁不仅是承重的梁体结构,同时也是约束车辆行驶的轨道。轨道梁具有梁型多样、线形多变、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要求一次浇筑成型。因此,控制好梁体的线形是保证梁体制造精度的关键。通过运用测量新技术和新工装设备,介绍了PC轨道梁线形调整的顺序、方法、技术要求,阐述了曲线PC轨道梁在预制、变形观测及竣工测量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技术,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梁体进行扫描检测,提高了测量效率,满足了设计精度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修建同类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轨道必须保持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这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高速、安全且平稳运行。高速铁路轨道测量至少包括控制测量、线路测量和变形测量等工作。传统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方法存在测量周期长、维护成本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多传感器组合的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轨道测量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其主要构成和方法流程,并在实际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轨道路基变形监测和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的一体化,其轨道横向偏差精度2 mm、垂向偏差精度2 mm,变形点水平方向精度1 mm、垂直方向精度1.5 mm,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8.
轨道梁精确定位测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为保证磁悬浮轨道梁精确定位的具体措施,如控制点布设、坐标转换、测量标志的设定、测量仪器选择、测量方法的确定,从而来保障轨道梁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荣延祥  卢小平  程钢 《测绘通报》2011,(5):67-69,75
深圳龙华茜坑水厂扩建工程--大型反应沉淀池在满荷载运行约1年后,由于池壁出现明显沉降不均、扭转,局部伸缩缝胶带拉裂、池底渗漏等现象,导致池顶刮泥机轨道变形,使得刮泥机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二次加固处理.在对加固工程长达4年的连续跟踪监测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大型反应沉淀池变形的全部数据,据此分析、研究加固处理后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所得点云数据识别并提取轨道高程,引入轨道不平顺的研究方法,定义了用于描述不同期之间轨道局部相对位置关系的线状结构局部相对变形波动性指标,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和平滑伪维格纳-威尔分布的异常局部相对变形提取方法.小波分解具有放大轨道相对变形特征和缩小频段范围的作用,可确定异常局部相对变形的波长.维格纳-威尔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以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了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首例磁悬浮--上海磁悬浮工程为例,论述磁悬浮工程中轨道梁的精调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乌鲁木齐25 m天线轨道的变形状况以及轨道变形对天线指向的影响,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和水平测量方法,精确测量了轨道面高程与指向偏差,分析了两种数据的相关性,并给出了天线指向偏差模型.从模型对实测数据的拟合情况来看,所建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天线指向偏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于大跨钢桁梁形变导致其上设置的轨道控制点(CPIII)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而导致轨道平顺性的测量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该文从轨道维护角度出发,探讨大跨钢桁梁形变对轨道测量及平顺性影响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对大跨钢桁梁形变引起的自由设站坐标、钢轨几何位置测量值以及轨道平顺性指标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对于直线段大跨钢桁梁部分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小,对钢桁梁与两端混凝土梁连接处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际高铁作为城市圈之间的大动脉,对加强城市间联系,方便居民出行起到了重大作用。城际高铁轨道的沉降问题,是高速铁路运行面临最普遍的问题,影响高速行驶下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速铁路的沉降监测数据是一组离散时间序列,蕴含十分丰富的形变信息。为了发掘这些数据中的变形规律,需要建立沉降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后,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沉降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SOKKIA 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地铁变形监测是为了掌握地铁沿线因物业开发或其它工程施工对地铁建筑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确保地铁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建立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后续地铁设计、施工提供资料。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利刚  高山 《测绘工程》2022,31(1):52-57
高速铁路轨道的稳定性和平顺性是高速铁路正常运营的关键,因此对运营期高速铁路的轨下结构持续地开展变形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对轨道板变形的检测主要是依靠人工肉眼观察式的现场检查和常规水准测量方式进行监测,效率低下,难以在有限的天窗时间内完成辖区内轨道结构的全覆盖检测.基于此,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两方面探讨机械光栅式测缝...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铁路桥梁线路平面的稳定性、行车的安全性与桥面附近变形点的垂向位移关系密切,因而在桥梁变形观测中,变形点的沉降比其水平位移更令人关注。然而拱桥的结构特点却使高精度的几何水准测量无法实现。因此,本文就用其它常规大地测量仪器进行拱桥变形观测的可能性,做了一些研究试  相似文献   

19.
与卫星测控中心的卫星轨道参数相比,地球同步卫星定位系统中轨道计算子系统所计算出的卫星星历数据具有实时性强、精度高的特点,如何有效利用该星历数据来分析卫星轨道运行情况是该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介绍卫星轨道测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卫星速度变化率和卫星星下点为主要监视内容的卫星轨道监视系统,通过系统的试运行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监视卫星的瞬时和长期运行情况,为卫星的在轨运行管理提供了一种直观、形象的监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高速铁路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铺设精度,甚至精度要保持到毫米级范围内,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砟轨道板静态调整是控制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和高精度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整个测量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SWZQ-7标段漯-驻特大桥为例,通过对CPⅢ测量、全站仪设站、外业数据采集及模拟调整等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说明测量技术在CRTSⅡ无砟轨道板长钢轨静态调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