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根据《气象法》的规定,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领域在不断地拓宽,气象工作已经从经济领域的后台走到前台,气象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气象服务工作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地增强。气象信息的有偿服务,是通过签订气象技术服务合同来完成的。气象技术服务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应当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调整。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签订…  相似文献   

2.
吕平  邓奕辉 《广西气象》1996,17(4):48-50
从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必要性和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入手,提出搞好专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必要性和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入手,提出搞好专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静 《湖北气象》2001,(3):44-45
20 0 1年 5月 ,我成功地与武汉轻轨 (指城市高架铁路电气轻轨列车 )工程建设小组签订了一份金额为 2 .5万元的气象保障服务合同。在此 ,以这一合同的签订为例 ,笔者将气象科技服务的营销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1 发现目标发现目标 (这里目标特指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对象 )是气象服务营销的第一阶段。自从事气象科技服务营销以来 ,我已形成了每天浏览武汉市各大报刊的习惯。两年前的一段时间 ,我发现武汉市接连推出了不少建设项目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繁荣景象 :武汉长江二桥刚刚竣工 ,长江三桥便已动工 ;城区道路改造还在进行 ,武汉“轻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全省乃至全国各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 ,已由原来单一的与用户签订气象预报有偿服务合同、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信息 ,发展成为现在的“1 2 1”电话气象信息自动答询、多媒体电视天气预报画面制作、建 (构 )筑物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等高科技含量的气象服务 ;二是服务手段不断更新 ,已由原来的气象信息人工抄送、电话传递和依靠亲朋好友签订有偿服务合同 ,发展成为现在依靠法律手段和气象信息网开展服务 ;三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已由最初的砖瓦制造业、烟草业等行业辐射到工业…  相似文献   

6.
伊盟气象专业有偿服务起始于1982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经气象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气象专业有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几个用户发展到近百个,收费从每年数千元发展到十几万元。多年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表明,进一步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气象服务人员开创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新局面的重要条件,气象服务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领域的拓展及服务效益的好坏。因此,加强气象专业有偿眼务,关键是要加强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有一支技术水平过硬、思想素质高的服务队伍。通过10多年的专业有偿服务工作,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7.
气象专业有偿服务要过两关胡鹤林(河北省霸州市气象局302750)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两大关口,一是收订合同,二是开展服务。闯过这两关,就能够巩固阵地,开拓新领域。下面谈一点体会。1收订服务合同1.1吃苦耐劳,全方位进行收订收订服务合同要腿快、嘴勤。骑自...  相似文献   

8.
服务合同的签定及洽谈要领刘军性(铜川市气象局铜川·727000)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气象部门的三元一结构模式已基本形成。有偿气象服务工作作为三元结构中第二块,越来越显得格外重要。它的健康发展对气象部门早日奔向小康一必将产生巨大影响。分析有偿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气象部门开展专业有偿服务至今已10年,以专业气象有偿服务为主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逐步探索出一些市场营销经验。由于气象科技服务是一项新型事业,还缺乏系统市场营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和效益的进一步增加。因此,系统地研究气象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及其策略,对挖掘气象科技服务的潜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评价专业气象服务综合质量的方法郑耀文周晓群(苏州市气象局215001)1引言80年代以来,有偿专业气象服务蓬勃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中国气象局明确指出:“专业有偿服务是气象部门的一项基本业务。”如何评价一个单位专业有偿服务的质量,目前还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气象服务方式方法已逐渐被淘汰,兼之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人们对经济效益重视度的提升,导致了气象有偿服务工作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面对严峻的现实,服务人员何去何从?是固步自封?还是迎难而上?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积极调整服务思路,在诊断服务、专业化服务上下功夫,走专业化服务之路,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的先导性优势,才能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在逆境中求得发展,实现气象有偿服务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2.
蒲城县气象局从1988年开始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已经十个年头了。服务合同、经济收入逐年递增。目前已有用户274个、1996年专业有偿服务毛收入达5.1万元、纯收入3.5万元。服务项目也由天气预报单项服务发展到各种专题材料服务,121天气答询电话和彩球服务。服务合同款到帐率达99%。总结多年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1高水平的预报是专业有偿服务的基础天气预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经济效益,也影响专业服务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款的收取。预报准确率低、就不能给用户带来效益甚至造成损失、又使当年合同款兑现困难、…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3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共同调查的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统计数据,根据经济学中费用-效益分析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特征的公众对有偿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和使用频次,并利用"支付意愿法"和"国家投入法",定量评估了2013年广东地区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总额以及公众期望政府为气象服务投入的经费总额。通过分析,发现广东省有偿气象服务市场巨大,某些群体对付费业务的接受程度和支付意愿都要高出其他群体,愿意付出一定费用获得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此建议进一步研究用户需求和支付意愿,更好地定位有偿服务的潜在用户群,为该人群推出定制化气象服务产品,满足这部分群体的气象需求。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以来,我省有偿专业服务工作进展很快,特别是1989年,有偿服务收入比1988年增长70%。如何巩固有偿服务已取得的成绩?如何在治理整顿中进一步发展有偿服务?是需要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进一步提高对有偿专业服务的认识开展有偿专业服务,是气象部门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而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几十年来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有关法律精神及其条文条款的理解,简述了气象信息服务供需合同的基本要求;结合真实合同案例,指出了气象信息服务供需合同中的常见法律缺陷;最后,针对今后如何保证签订的气象信息服务供需合同文本严肃规范且无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期货交易与气象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期货交易与气象信息孙志国作为抵消风险调节供需的期货交易是风行国际的金融活动。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气象信息为期货交易服务是气象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并为有偿气象服务拓宽了新领域。由于期货交易具有抵消风险功能,本身又具有获胜率...  相似文献   

17.
哈密地区气象处是1985年开始在哈密南部开展有偿服务的,服务窗。近在气象台服务组,从1985~1990年,每年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1990年底处里专门成立服务科,对内是职能机构,对外是服务实体,接替了原服务组的有偿服务,翌年创收就翻了一番。以后4年中,连上四个新台阶,1995年上半年合同金额8.5万元,是I99O年的14倍(见下表)。1991~1994年用户合同巩固率95%以上,合同经费回收率保持IOO%。有偿服务创收增加,标志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提高。回顾我们把有偿服务不断推上新台阶的路子,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国务院颁布气象部门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文件以来,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气象专业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服务的内容不断深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气象专业服务提出的要求,广西气象台于今年初进行了以拓宽气象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事业结构调整,重新组建了气象信息中心,加强了专业服务力量,开展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实行了目标管理,坚持“高起点、高效益、高奖励”的三高原则,从而给专业有偿服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调动了有偿服务人员的积…  相似文献   

19.
我站从去年开始,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务院办公厅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通知.全站同志团结一心,积极工作,努力提高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在县领导和地区气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宣传,加强用户联系,与十四个使用单位签订了有偿服务合同,收费突破了千元关.今年,又与十七个新老用户订立了合同,收费达2580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站的有偿服务在用户中站住了脚,赢得了信誉,打开了有偿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滕修波  闫丽凤 《山东气象》1996,16(A00):53-60
本文分析了介绍了“烟台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三个分系统及若干子系统的运行环境、框架结构和功能效果。运行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专业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和促进专业有偿服务深化发展 有效途径。同时对该系统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