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徐国风教授因患癌症,不幸于1989年3月14日在武汉与世长辞,终年56岁。徐国风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矿相学、矿床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一位优秀的矿相学工作者,我们深感悲痛。徐国风教授1953年2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长期从事矿相学和矿床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造诣颇深。在矿相学和金矿床地质学方面有重要贡献,成绩卓著。1986年和1989年先后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列入《世界有成就的人》、《国际  相似文献   

2.
讣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本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国风同志因病于1989年3月14日在武昌逝世。徐国风教授长期从事矿相学、金属矿物学、矿床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3.
杰出的矿质学、矿物学、矿相学家,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国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象一颗明亮的巨星过早地陨落了。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他,回忆追溯他生平的点滴。徐国风教授不但是国内外著名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深受人们爱戴的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从事国内外学术活动,为湖北省矿物  相似文献   

4.
青海德尔尼铜矿床成因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尔尼铜矿床位于青海省玛沁县积石山中段德尔尼山南坡,是一个以铜为主,钴、锌等多元素可以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矿床成因存在较大分歧,因此,笔者运用宏观观察、矿相学研究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该矿床金属矿物矿相学、矿石矿物组合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在德尔尼铜矿床中发现重晶石和石膏。石英-碳酸盐-重晶石-石膏为海底热液矿床的典型低温矿物组合。通过构造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合草莓状结构、矿体顶部的硅质岩、重晶石和石膏的发现等,种种迹象表明该矿床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5.
以国际矿物学协会矿相学委员会(COM/IMA)日本国代表、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苣木浅彦教授为主,联合全日本各大学矿相学同行共同承担了“金属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及成因关系”方面的研究课题(编号为56340043).继1981年出版了第一辑论文集之后,于1983年和1984年陆续出版了第二辑和第三辑矿相学论文集.现对后两辑新著中反映日本矿相学研究新动态(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引入矿相学领域)的部分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北省科委(86)第090号文件的批件“同意成立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精神,本学会筹备组会议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在武汉地质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十三个单位的十六名代表,筹备组召集人徐国风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由徐国风同志向会议汇报了学会筹备过程,然后与会者对学会的章程、理事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地质科技情报》编委徐国风同志因病于一九八九年D三月十四日在武汉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相似文献   

8.
南秦岭宁陕—镇安地区太平沟一带首次发现与印支晚期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蚀变小岩体平面形态呈椭圆状展布,出露面积0.12km2。在蚀变岩体内外接触带圈定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带3条,带内初步圈定铜(金)矿(化)体13条,矿床围岩蚀变具典型中心面型蚀变特征。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并结合岩相学、矿相学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太平沟铜(金)矿具斑岩型铜(金)矿成矿特征,其形成与南秦岭中生代印支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徐国风同志在五六年第七期“地质知识”上发表的“和拉尔钦科矿床专家野外工作两个月的体会”一文,我已详尽的读过数遍。因为我是搞汞矿矿山地质工作的,所以愿就文中所谈及的汞矿地质部分,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1.湘黔边界汞矿床的控制成矿主要因素是“页岩顶盖”作用,这样说法我也认为根据不够的。因为:(1)汞矿的产出是多层的,一般在“页岩顶盖”之上的层位仍有汞的产出,并且在主要含矿层位以下的层位还有页岩和泥灰岩的广泛分布;(2)产汞的主要含矿层位并非直接在页岩的复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磁铁矿是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及Fe质的主要载体之一.结合矿相学及电子探针研究方法,探讨矿床中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的成因特征及Fe质来源.矿相学研究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呈自形晶,与黄铜矿共伴生产出.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粗粒自形晶磁铁矿主...  相似文献   

11.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属地球科学复杂性理论和成矿系统理论的前沿研究。本文在总结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的构造岩相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从物质域-时间域-空间域,厘定构造岩相学格架、基本填图单位和独立填图单元,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圈定。在研究层次上,遵循大地构造岩相学与成矿带构造、区域构造岩相学与矿集区构造、矿田构造岩相学与矿田构造、矿床构造岩相学与矿床构造、矿体构造岩相学与矿体构造等五个研究尺度,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与成矿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与金属超常富集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三维构造岩相学综合填图技术系列、构造岩相学专题研究方法和深部隐伏构造岩相学填图专题方法。以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智利月亮山IOCG矿集区和海南丰收钨铯多金属矿床为例,论述了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找矿预测应用效果。在研究智利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和侵入岩的构造岩相学特征基础上,认为白垩纪富磷灰石铁质超基性岩-铁质安山岩-铁质粗安岩等岩石组合,为IOCG成矿系统根部相和寻找IOCG矿集区的勘查标志。在月亮山IOCG矿床深部,新圈定了深部隐蔽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认为电气石岩浆热液角砾岩筒为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中心相,赤铁矿电气石化蚀变岩属岩浆叠加热液蚀变中心相,为IOCG成矿系统的热液叠加成矿中心相标志。将云南东川和邻区新太古界-元古宙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事件序列划分为7个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旋回,建立了三大类元古宙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构造岩相学分带样式,包括中元古代因民期-落雪期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格林威尔期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和晋宁期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等。通过大比例尺地面和矿山井巷工程的系列构造岩相学填图,揭示了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模型为"9层立交地铁式",探索了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为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5000 m以浅)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找矿预测、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迪彦钦阿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辖区内,是最近发现的远景储量达大型的钼矿床,其钼金属量0.7923Mt(Mo平均品位0.099%)。目前,关于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年代、成矿物质来源、成因类型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已有深入研究(聂秀兰和侯万荣,2010),这些工作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及找矿预测起到很大帮助。但是,作为岩浆热液矿床的重要成矿介质,成矿流体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其中,成矿流体的氧逸度条件对于成矿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次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深入剖析了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并对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提出进一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矿物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和成矿后阶段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属于碱交代型(钠交代)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 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核桃坝矿床可能是富铀岩体在碱交代作用后形成流体(富铀含硅酸成矿流体)在外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沉淀成矿。因此,矿体的定位与富铀岩体关系密切,富铀岩体附近的开放空间(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等)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获得成矿流体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成分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热液矿床的流体研究中,并且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本文选择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海底热液及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和造山型金矿5种典型热液矿床,通过总结其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温度、盐度及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对不同类型矿床中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个旧矿田的典型控矿地带——老卡岩体凹陷带内的矿化特征、岩相学及矿相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花岗岩凹陷带的成矿机理。研究认为变玄武岩中普遍发育的金云母化是导致变玄武岩型矿床中锡矿化与金属硫化物伴生的原因之一,凹陷带内带所见的金云母化和绢云母化都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花岗岩凹陷带的成矿作用经历了花岗岩侵位、花岗岩叠加改造玄武岩内的"矿胚"、花岗岩蚀变、矿化沉淀这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湖南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部中段,是水口山矿田内发现较晚的大型隐伏矿床.该矿床的矿物组合及矿化特征复杂,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存在不同认识.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物矿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床的热液成矿阶段较多,方铅矿主要形成于早期闪锌矿与晚期闪锌矿之间,而金和银的成矿阶段分别与早期闪锌矿和方铅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娄德波  苏尚国 《西北地质》2011,44(1):95-104
烟筒砬子矿床是吉林省东部新发现的铂铜矿床之一,其矿床特征国内外研究鲜有提及。通过对吉林省烟筒砬子铂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矿相学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辉长岩与五道沟群浅变质岩的内接触带,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石榴石化辉长岩是其主要赋矿围岩,由此认为热液交代对铂族元素富集成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铁矿位于海南省昌江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富铁矿床.该矿区及其周边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岩浆活动对矿床影响强烈,其结果主要产生两类改造型矿石,即石榴子石磁铁矿矿石和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矿石.通过对改造型矿石的矿相学研究、矿石及矿物的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改造型矿石中的赤铁矿发生了磁铁矿化,其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岩浆,而铁...  相似文献   

19.
三山岛金矿床是位于胶东金矿集区西北部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细致的矿相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尚有不足,限制了对其金富集机制及过程的理解.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该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I)、石英?金?黄铁矿阶段(I I)、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 I I)和碳酸盐?...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相学等研究手段,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及铁石观一带均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其单个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均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金红石物相Ti平均品位可达2.58%,属于高钛榴辉岩的范畴,且其矿床地质特征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金红石矿床特征极为相似。鱼卡和铁石观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柴北缘榴辉岩变质带没有金红石矿床的空缺,并暗示柴北缘地区有发现大型榴辉岩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