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使用GPS接收机的UTC作为北极星天文方位角测量的时间比对的标准时间,利用推估UTl与UTC的差值,将时间归算到UTl的方法,可满足各等级天文方位角测量的要求,现场计算零点恒星时和北极星坐标的精度满足北极星天文方位角测量的要求,实现了现场评估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贾景云 《测绘通报》1995,(6):11-16,27
阐述解析天方位角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指出它具有原理浅显、观测简便,一般测绘人员都能进行操作等特点和优点,介绍解析天文方位角对控制测量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惯性制导设备初始方位角标定通常采用一等天文方位角作为基准。在实际作业中,标定位置常因场地受限而无法直接进行天文观测,需要通过边角测量将实测天文方位角精确传递至标定位置。因此,标定基准方位角的精度受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和方位角传递精度的共同影响。对近年实测的多组一等天文方位角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误差和正反方位角不符值两个精度指标,估计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5″左右。角度传递测量后,按照导线网平差中最弱边方位角精度估计公式,在传递4次的情况下,方位角闭合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1.2″左右;经纬仪互瞄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4.
张超  郑勇  王宗伟 《测绘科学》2011,36(2):11-13
卫星及航天器发射、陀螺标枝等领域均离不开天文方位角,天文方位角的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上述工作的完成质量.本文研究了影响天文方位角测量准确性的几种主要系统误差源,定量分析了各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并给出了处理措施,对提高天文方位角的测量准确性及作业效率、避免系统偏差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GPS方位角系统转换及其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不同坐标系GPS方位角转换的特点和天文方位角化算为大地方位角的方法 ,列出了GPS方位角系统转换的实用公式 ,并借鉴拉普拉斯方位角精度分析思路 ,对系统转换后GPS方位角精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法在不同时间预测两颗相对于北方向足够对称的未知恒星,可精确测定目标的天文方位角和测站的天文纬度,与只用一颗未知星的类似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减少预测所需时间,可提供足够数量的解算方程及可提高结果精度等优点。此外,所提出了方法不需要测站的推算位置,与时间观测无关,并且不需要知道星历。一般说来,除了能观测恒星外,不需要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天文方位角测量原理,给出了实用的计算太阳视位置的方法;研究了在白天恒星无法应用的情况下,利用电子经纬仪测日进行快速天文定向及方位角测量,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数据解算过程,并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天文定位需要同时观测天体和水天线来获取天体高度角,其定位的结果和精度常受制于水天线的可观测时段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水天线观测的船舶天文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将双天体的方位角作为观测量,通过牛顿迭代法直接计算船位,不受水天线有限观测时段的限制,并且可避免画天文位置线的繁琐作业。基于天体高度方位表数据对该方法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天体方位角测量精度越高,该方法的船舶定位误差越小,当天体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05°时,船舶定位误差在5nmile之内,该方法可用于夜间船舶定位,从而扩大传统天文定位使用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丰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网的布网和施测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谈及此网起始边施测天文方位角的目的。为此对天文点的建造要求和施测方案也顺便加以阐述。文中列举十几期的天文方位角观测资料,说明天文方位角的测定精度是高的,能反映地震所引起的方位变动,因而可以提供水平形变网每一期起始边的天文方位角值(水平形变网的观测期数较天文方位角的观测期数为多),在地震活动与水平形变分析中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文中说明在本震区内应采用动态天文方位角值作为起算数据,而使1976年12月那次中近期震情会商分析得以应验。最后指出,在本区内对起始边天文方位角,进行定期复测是必要的。但也指出了在网中仅布设一条边施测天文方位角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地天文测量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LLR、SLR和GPS等)的发展,虽然天文测量在应用上有所减少,但在大地测量的绝对定位和中远程武器的发射等领域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天文测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线段操作的简单多边形求差算法。该算法的主要过程为:应用基于单调链的扫描线求交算法,求取交点,该过程减少了求交过程中的比较次数,从而提高了求交效率。基于线段操作的结果多边形连接算法,该过程利用基础的计算几何理论,寻找构成结果多边形的边,得到两个多边形的差。实验表明该算法思路简单,数据结构简单,易于编程实现,对于简单多边形求差问题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准正交化勒让德(Legendre)谛合函数的数学性质和地磁场球谐分析方法,设计了地球磁场的计算软件,发现了模型磁场可有效地为野外地磁测量提供参考比对。  相似文献   

13.
比辐射率封闭法测定技术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体筒封闭法测定比辐射率的方法大大简化了比辐射率的测量及计算过程;针对这种方法,分析了目标物体、环境的出射辐照度的波动对比辐射率精确测定的影响,讨论了不同辐射计滤光波段对计算的影响;并根据大量的实验给出冷热环境温差的优化值。最后给出了对比辐射率精确测定具有指导意义的3个结论。  相似文献   

14.
对流层天顶总延迟的解算精度,直接影响长基线解算的精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的计算精度。文中提出克利金内插法解算天顶总延迟的新方法,并利用南极长城站和周边IGS跟踪站的GPS数据,通过高精度解算软件GAMIT/GLOBK,解算出长城站上空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将其与利用内插方法解算的天顶总延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利用该内插方法获取的南极长城站在夏季的天顶总延迟的均方差可达0.2mm,这对今后GPS高精度定位和GPS气象学应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制图编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面向对象的几个基本概念,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讨论了栅格符号和注记编辑软件的设计,以及地图图像编辑软件的设计等问题,并给出了编辑软件的创建要点和类层次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6.
像平面坐标到经纬度坐标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坐标转换是所有的遥感、GIS、航测等软件都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在功能实现中会遇到大规模的矩阵运算问题,而灵活运用IDL编程工具中的结构数组运算能大大地简化计算步骤,加快图像处理的速度。本文运用IDL设计了坐标转行算法,对于一幅row(行)、col(列)的图像,在已知该幅图像其中一个像元点在图像中的像元位置和经纬度坐标的情况下,利用该算法能够实现整幅图像中所有点的经纬度坐标的计算,并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济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及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项目介绍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并利用先进的自主开发软件程序完成了数据编辑、入库等工作,解决了数据转换、入库数据丢失和错漏的问题,实现了无损转换和无缝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其他地区开展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建库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控制网设计,将地理环境信息、网优化设计理论、技术设计规程相融合,介绍了“大地网技术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其软件开发的4个关键技术。此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代替测量规范中有关技术设计部分的操作;这也是大地测量生产中软件开发向可视化和支持质量控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Skyline软件的性能及该软件下的TerraBuilder组件。阐述了使用TerraBuilder组件与3DsMAX相结合制作景区三维景观浏览效果图的方法,介绍了三维景观图的制作过程,强调需要使用photoshop软件来进行后期处理,以得到完美的效果图。  相似文献   

20.
专题地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生产和制作却存在若干问题。很多制图软件偏重于专题要素的处理与表达,对底图要素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专题地图的底图要素确定原则,分析了影响底图要素的因素,进而确定了底图要素的处理方法,包括坐标转换、投影变换、分类分级、显示处理等。最后以大比例尺陆地交通图为例,结合笔者所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