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汪善华 《东北测绘》2012,(5):165-166,170
提出一种基于AutoCAD的坐标解算方法,介绍了利用几何作图方式完成测边交会、边角交会、后方交会的坐标解算步骤。该方法简便快捷,克服了因函数计算而造成的误差传播,同时,为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放线的快速设站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光电测距仪的发展,使测距精度及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从而改进着测量的传统方法,三边交会定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三边交会的坐标解算有多种方法,计算工作的繁简及计算结果的精度不尽相同,本文列举了三边交会的各种坐标解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及比较,对各种坐标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评术。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方法,旨在以尽可能少的已知点,求取较多的待定点。其要点:由待定点观测已知点,构成具有重合点相关联的交会网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交会原理,按网中各交会三角形分别列出反求已知点坐标计算公式,通过变换关系得出解算待定点坐标的矩阵表达式。然后应用共轭斜量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有理函数模型(RFM)区域网平差方法局限于姿态和轨道测量误差小、相机视场角小及影像交会角良好的情况,提出了附加视线向量修正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首先利用影像附带的有理多项式系数(RPC)计算出像元视线向量,其次根据该视线向量恢复成像时刻虚拟位置和姿态信息,然后对恢复的虚拟位置和姿态构建误差补偿模型,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整体解算模型参数和连接点物方坐标。该方法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构建补偿模型,可以规避传统区域网平差方法的近似假设和条件限制。通过对模拟数据以及多套测绘卫星和非测绘卫星数据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大姿态角误差、大视场角以及弱交会角等各种严苛条件下的卫星影像能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蒋洪波  余代俊  耿留勇 《四川测绘》2007,30(2):89-91,96
根据测边交会计算公式的特点,本文详细论述了一种方便、高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三边网坐标概算的电算算法。这种算法既不需要输入辅助计算的多余数据,也不需要逐点判断解算的坐标正确与否。在只有两个已知点的情况下,这种算法只需一次人工干预就能正确地概算出控制点坐标。在有多于两个已知点的情况下,此算法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就能正确地解算出控制点坐标。  相似文献   

6.
三维后方交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方交会一般都是二维的,即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观测两个水平角,求算第四点坐标,或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待定点上观测一水平角和一方位角的方法求算其坐标。本文描述了仅观测一水平角和待定点到丙已知点垂直角求算待定点三维价值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迭代和直接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7.
《测绘通报》1982年第1期发表的《测角交会的通用公式及其简捷算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所确立的一整套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及统一计算用表,经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确实感到公式结构形式一致,解法统一,能加快计算速度,是便于使用各类电子计算机进行交会点计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坐标求解精度受非线性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像前方交会与单隐层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过程为:①在样本点真实世界坐标已知的条件下,构建关于世界坐标的拉格朗日方程,对相机外参进行优化,以得到更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初值。②利用计算得到的三维坐标和真实三维坐标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参数对单隐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③将三维坐标初值带入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改正。试验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前方交会、稀疏光束法平差及典型神经网络方法,在试验装置环境视场内,本文方法解算精度较高,最大偏差为0.492 7 mm。②相较于典型神经网络方法,本文网络结构为3-6-3,结构简单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测绘译丛》1981年第4期刊登了澳大利亚的R·F·Rish写的“支距法后方交会”一文。对此,张明燮同志在《测绘通报》1982年第3期上发表了“支距法后方交会的解算方法”一文,提出一种按公式直接解算的方法。但仍然十分繁复而不易使用。本文提出一种较为简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桥梁、渡槽等工程测量中,礅位交会角的计算,通常采用由三角形正切定理推导出来的礅位交会角计算公式,也有采用先计算各礅位的设计坐标,再反算其至已知控制点的方位角而得出交会角的。但以上两种方法,计算都比较繁琐。笔者通过实践,在后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变换,得出了一种简便的礅位交会角计算法。现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一、提要本文提出解算后方交会点位的新途径,使公式简化、计算简便。并使后方交会计算公式,符合现有的测量函数表公式,借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视距计算表、坐标增量计算表、高差表和三角测量边长表。由此可将后方交会繁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查表手续。对缺乏计算机的作业小组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12.
张宇 《测绘通报》2006,(12):45-47
《测绘通报》2005年第4期上发表的《公路曲线匝道中桩坐标PC-E500计算程序》,由于PC-E500专用计算器目前社会上持有者不多,广大读者来信希望能给改编成fx-4800P计算程序。为此笔者结合实例,运用fx-4800P计算程序进行改编,希望能给读者在施工测量计算方面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后方交会的坐标解算方法,并对计算公式做了简要推导,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的优点是,推导过程简明,计算公式的形式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且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地形测量,工程测量中,常用各种交会法定点,而计算各种交会点坐标的程序很多.对计算较繁的后交点,一般均单独编制程序.有些前交点程序不能用来计算侧交点的坐标。如果编出交会点的通用程序,一次输入便可解算各类交会点的坐标,那就方便得多了.  相似文献   

15.
EXCEL97在测量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兵 《江苏测绘》1999,22(2):33-35
利用EXCEL97for Windows95就可解决坐标反算、支导线计算、成果表和坐标民点略图的制作,这种方法特别适用厂矿企业等中小型测绘队伍。本文就该软件的制作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以及快速计算子午线弧长与底点纬度的方法,结合方法给出了Vlisp源代码。根据公式编写了高斯投影计算、以及北京市地方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程序。实现不同地理坐标的相互转换,形成统一的坐标数据,满足测绘生产和不同部门对数据要求的需要。通过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数据比对验证,计算结果正确,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程序采用近似平差方法,鳃算单一附合导线的坐标及高程。可用于支导线和无定向导线,这是目前城乡测绘最大的计算项目。应用时既可同时计算坐标及高程,也可单独进行某一项,非常方便,成果打印可按需要的份数输出。  相似文献   

18.
金本斌 《四川测绘》1998,21(2):91-92
本文介绍后方交会的另一种解算法,对解算公式作了简要的推导,公式的形式较简单,计算工作量较仿权公式有所减少,且便于编程计算,并同时可计算出待定点的两组坐标,以资校核。最后附有5100S计算器的解算程序和复例。  相似文献   

19.
坐标正反算在测量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本文介绍了测量坐标正算与反算的数学模型,采用VB开发语言,设计了测量坐标正算与反算程序,为测绘工作中坐标转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测量精度,分析三边交会、边角交会的原理,推导自由设站的坐标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计算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和成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设站法坐标计算模型正确,精度可靠,应用于变形监测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并且速度快、效率高,作业灵活,是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