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周朋富  徐光龙  刘格非 《吉林地质》2019,38(2):32-35,55
夹皮沟金成矿带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同胶东半岛典型金矿的类比,浅析夹皮沟地区金成矿带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主要产金国(南非、美国、前苏联等)都已向地壳深处要矿,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金矿,均在大规模地探采,并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我国也同样向深处勘查,本文中选取了几处金矿化集中区,其中尤以夹皮沟、赤峰、小秦岭、阿尔泰最为重要,可以作为主攻方向。在这些地区深处探寻出规模大、储量多的隐伏矿床(或矿体)是有希望的。本文最后提出了寻找深部金矿床应注意的五点事项。  相似文献   

3.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涉及化岗岩-绿岩带、高级变质区、色洛河群盖层3个赋金地质单元,其成矿时代包括晚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4个主成矿期。单个矿床只有一个主成矿期。矿床时代越老,构造动力变质成矿作用越显著,矿床时代越新,重熔岩期后热液成矿作用越显著,从而具有不同的找矿标志及其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界定及其资源潜力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金矿集中不仅应包括太古宙花岗-绿岩带,而且还应包括高级变质区。为此,作者重新界定了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试论地幔柱对于我国两大金矿集中区的控制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胶东和滇黔桂是我国两个典型的金矿集中区,它们在成矿特征和矿床成因上各不相同,但作为金矿集中区,它们可能都受到地幔柱构造的制约或影响,金可能都主要来自于深部或者来自于地幔柱头部,而容矿围岩的差别只是一个金的“捕集器”的不同而已。另外,胶东地幔柱演化较成熟,地壳物质剥蚀更强烈,因而大型金矿出露较多;而滇黔桂地区剥蚀相当弱,深部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金矿。  相似文献   

6.
老牛沟村金矿床产于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第一主剪切带的中段,是产于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中的金石英脉型再生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老牛沟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并且探讨了该金矿床成矿的矿源岩、水源区、水源通道及主要热源体。老牛沟村乃至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同一类型金矿的预测找寻,均应以金成矿的矿源、水源、热源,三源的空间交汇区域的找寻及分析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金矿术定年方法进及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汇集和讨论了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一海南,滇西,北疆和台湾等我国主要金矿化集中区某些典型矿床的成矿年龄。在些基础上讨论了金矿床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石英,水热锆石,裂变径迹和矿石矿物同位素年龄测定新方法及热释发光技术在金矿术定年中的时展。普通铅模式年龄的定年意义是很有限的,但异常铅模式研究可用来示踪金矿化历史。“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  相似文献   

8.
吉林磐石市粗榆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榆金矿床是吉林省中部地区少有的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累计探明金储量2750kg,本次深部勘查结果表明,矿化系统延深大于延长。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吉林省中部金矿找矿有着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夹皮沟剪切带与金矿床形成演化关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胜龙 《矿床地质》1995,14(1):73-81
夹皮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剪切带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剪切带发育在长英质片麻岩石中。金矿化主要发育在脆-韧性剪切作用阶段:早期形成了糜棱岩型金矿化;晚期则形成了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化(矿床)。不同地球化学图解以及模拟实验表明,两种金矿化(或矿床)是同一剪切带,不同发育阶段的表现形式。金矿化(矿床)是受剪切带中的剪应力、剪切带中循环流体与被剪岩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理-化学场所控制。  相似文献   

10.
对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发现新的大型金矿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田 《矿产与地质》2003,17(6):683-686
重新界定的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包括了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两个组成部分。这-太古宙地体除受到新太古宙-早元古宙的金矿成矿作用外,还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使该区金矿具有多期成矿特点。有利构造部位上的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金矿的切入点,经查证,在高级变质区内发现了大型构造蚀变岩型六批叶沟金矿。强调了在成矿集中区内找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吉林市夹皮沟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夹皮沟镇区域地质成矿规律、构造成矿规律、矿床地质成矿规律,为今后在本该区域内寻找更多的同类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夹皮沟金矿与老牛沟铁矿位于吉林省夹皮沟金矿Au-Fe找矿远景区中东部.通过对典型矿床及远景区的ETM数据图像处理及遥感地质特征解译,总结出夹皮沟矿点分布与华北地台北缘断裂关系密切,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及环形构造控制.根据区内已知地质矿产以及遥感地质特征,在本远景区内圈出8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金、铁、铜、铅锌.通过总结预测区遥感预测依据,为在该地区成矿预测及寻找该类型矿产提供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与中生代敦化一密山断裂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NE向敦化一密山断裂与次级平行分布的两江断裂左行平移,使早期形成的夹皮沟压性断裂显示左行压扭特征,诱导应力场派生出一系列NW向、NE—NEE向的剪切断裂,以及近SN向的压性断裂。这3组断裂成为本区员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地区。自1820 年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150 吨左右。该金矿带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缘的碰撞对接部位附近。区内发育5 条平行的NW 向含矿构造带,其北端均以锐角交汇于挥发河断裂。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夹皮沟金矿带恰好位于高级区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的接触部位,形成以夹皮沟金矿化带为中心的矿化分带。夹皮沟金矿带为中生代成矿,夹皮沟NW 向弧形构造片理化带及其上盘扇状断裂系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在主要NW 构造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构造,它们与扇状断裂的交汇点及扇状构造系中的横向应力集中带是金矿化定位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张宏  贾楠  赵际新  孙雪峰  冯修云 《吉林地质》2010,29(4):62-65,69
该铁矿床产于中太古界夹皮沟群三道沟组地层中,与桦甸市老牛沟铁矿、桦甸市头道岔铁矿及和龙市官地铁矿相同,均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空间上矿体呈条带,受地层控制,该矿床的找矿成果对指导区域铁矿地质找矿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岩脉和蚀变绢云母定年及金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的矿化年龄一直存在争议。采用先进的SHRIMP测年方法测得夹皮沟二道沟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2 3± 2 )Ma ;八家子金矿床的石英正长斑岩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41± 6 )~ (2 18± 6 )Ma。这一结果与前人测得的K Ar年龄基本相符。这两条岩脉与含金石英脉同构造空间 ,形成时代相近 ,因此上述岩脉年龄大体反映了金矿化年龄。同时还测得八家子金矿床蚀变绢云母的 4 0 Ar 3 9Ar等时线年龄为(2 0 3 975± 0 5 2 7)Ma ,进一步证明金矿化发生在中生代印支期。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方铅矿 ,还存在矿物及元素的分带 ,这些特征表明夹皮沟金矿床不太可能是新太古代或元古代形成的变质热液矿床 ,更大可能是中生代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夹皮沟—海沟地区是吉林省乃至全国一个著名的金、银、铅、锌、锑等多金属成矿带,然而这条带上的矿床分布极不均匀,较具规模的矿床主要分布于西段的夹皮沟—板庙子一带(夹皮沟金矿床、板庙子金矿床)和东段的海沟一带(海沟金矿床),其中间地带金银别—白水滩地区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关资料较少。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线索,并对本地区的成矿远景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夹皮沟地区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矿体和近矿围岩微量元素、矿石矿物组合和黄铁矿热电系数等的垂直变化特征,认为三者具有相互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与热液金矿床通常的分带性相比,具有逆向分带的现象,这种特征被认为是多层次正常分带上下叠加的产物,反映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在垂向上普遍存在着多个富集地段.据此预测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在目前的开采深度下部仍有发现深部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动力系统转换与金成矿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动力系统转换与成矿是成矿作用动力学深层次的探索,它是在单一动力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与系统间成矿作用的研究,经对华北地台北缘夹皮沟金矿带的研究,认为它们主要分布在多性质动力系统之间,即海底扩张--大陆张裂之间、古陆隆起-边缘滑脱之间、韧-脆性剪切之间和高序次-低序次之间的转换和过渡地带,各过渡地带的构造转换机制分别经历过分支拉压双生性、蠕变重熔活化性、对剪渗透萃取性和弯曲脉动贯入性四个阶段。对各阶段不同动力系统间的转换成矿机制的研究将加深对金矿床成因和成矿背景的认识,通过各自动力系统的鉴别,可将成矿预测集中转向于不同动力系统间的转换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