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分辨率地震不同于高频地震。使有效讯号保持“宽而高”的频谱是高分辨率地震的核心。因此,只有从野外采集到室内处理都围绕着“宽而高”这个核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本文着重从野外采集出发,就海洋浅中层二维地震勘探,论述了高分辨率采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仪器设备的主要性能与参数。  相似文献   

2.
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平  张伟  李春雷  王磊 《海洋科学》2014,38(7):103-109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浅层断裂、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是研究区海底浅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通过刻画不同期次地质灾害因素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为今后该油田海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因此,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底以下100~1 100m的沉积层的地质勘探中,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可以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参数,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同样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针对水合物勘探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处理参数,可以提高浅部地层分辨率和水合物识别精度。海上地震采集参数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的采样率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提高剖面分辨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北印度洋阿拉伯海马克兰俯冲带海域水合物资源非常丰富.为调查该海域水合物及与其相关的流体活动,采集了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分析了原始地震数据的特征,并按照常规水合物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基于新采集处理的地震数据,识别出了经典的BSR、非经典的BSR及双BSR现象.双BSR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域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始于1995年,为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系统分析了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纵横波地震参数及其衍生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在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的应用是可行的。第2阶段始于1998年,为现场试验及室内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共采集了3批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即有二维,也有三维),并研发了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中国海域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证明了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可以解决勘探中遇到的棘手难题。  相似文献   

6.
二维地震观测系统用于表示激发点、接收点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观测系统参数的优劣决定着地震采集资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处理解释结果和精度。基于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参数选择基本理论和原则,讨论和总结了如何合理设计海上二维地震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的调查要求,在渤海海峡海域进行了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外业采集系统主要由电火花震源、24道数字固体缆及采集系统组成,通过外业系统的试验、数据采集和外业质量监控,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分辨率可达2.5m。结果证明,本次使用的24道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测量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海域浅部地层调查和构造调查的有效的调查技术方法手段,可广泛应用于浅海工程高分辨率勘测。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2007,(4):50-56
1998年法国-澳大利亚实施一个航次的联合调查,随之第一次报告了在新Caledona离岸Fairway盆地存在气体水合物。此航次识别了一个似海底反射(BSR),位于LordHowe隆起东侧的新Caledona西部。在同一区域实施了ZoNeCo5(1999)航次后,提出BSR的范围超过7万km^2,有可能是已圈定面积最大的BSR。为了确定BSR的存在并评估其特征,在2004年ZoNeCo11航次调查了一个站点。同时采集了以3.3km长电缆记录和以紧密间隔的海底地震检波器记录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海面地震数据成像可得到沉积构造以及推测的BSR相关的沉积地层的细节。基于OBS数据的旅行时反演提供了海底下速度分布的信息。这一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尽管在Fairway盆地出现至少二个异常反射体,但都不能描述为BSR。观察到的异常反射体的成因依然未知,但更可能是与流体循环有关,而不是与沉积中气体和气体水合物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9.
地震调查方法在水合物中的应用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调查初始阶段和调查深入阶段。调查深入阶段以"井位优选"为主要目的,在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初步调查的前提下,开展深入调查,更好地展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立体上的形态特征",了解"水合物矿体的厚度、顶底界面及富集程度"。文中从震源技术研究、高分辨率地震调查技术的调谐组合参数研究和野外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出发,根据大量野外技术试验资料和有关科研成果,总结了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深入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地震调查技术。  相似文献   

10.
Myung  W.  Lee  李丽青 《海洋地质》2007,(3):21-28
在彻斯匹克湾地区采集的的20个2D地震剖面目的是为了分析挤压构造的细节以及对火流星挤压产生的凹陷进行更准确的成像。我们尤其重视对盆地地震反射信号的加强。处理先做了第二零点预测反褶积,后接着做了子波反褶积提高了浅层反射的分辨率,采用匹配滤波来加强基底反射。反褶积、匹配滤波以及二维信号增强技术(F-X滤波)显著改善了地震剖面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基于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当今油藏描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油气储层的精细描述和建模,降低储层建模中的不确定性。测井数据在垂向上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地震数据在横向上能大范围地反映地质构造和砂体变化等特征。因此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特点,取长补短,获得高精度的储层描述。笔者提出的方法,采用斯坦福大学的开源软件SGeMS中的多点统计算法模块模拟,将输入数据扩展为测井数据、训练图像及砂体概率。其中训练图像综合考虑地质分析中的砂体等厚图、地震反演结果切片、曲流河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并可手工绘制得出。砂体概率数据通过地震数据反演获得。通过地震约束,可以大大降低只存在测井数据模拟时的井间区域不确定性。训练图像的加入,增加了地质学家对储层的地质认识。建模结果在反映目标体形态的基础上更加忠实于原始地质特征,对于井位稀少的区域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东海南部油气勘探已有三十多年。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东海南部分布广泛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以往研究是以浅部新生界为主要目的层,地震采集参数存在电缆短、震源能量小、沉放深度浅等问题,获得的地震数据深部品质低。此文通过对该地区以往采集参数分析,地震剖面对比及主要参数的研究,制定了试验方案,并通过外业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采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电缆拖带长度长(理论上最好9000m).气枪容量大,电缆和震源的沉放深度深更有利于获得深部中生界的有效反射。  相似文献   

13.
位于马来盆地与西纳土纳盆地交汇处的研究区上新统?更新统发育复杂的浅海、海陆过渡相水下分支河道体系,常规的地震资料无法进行精细识别刻画。通过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了地震资料高频分量,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效识别了薄层砂泥岩交互特征和细微沉积体。通过对高频分量进行瞬时属性提取,明确了目的层段水下分支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常规叠后地震属性相比,经过希尔伯特?黄变换后的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瞬时属性显示了更多沉积体系的细节特征,为水下分支河道的内部结构、发育期次、切割关系等时空演化研究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外内陆架埋藏古河谷的河型判别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在长江口外内陆架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谷,根据埋藏古河谷断面的形态参数,加以公式计算得到古河谷其它特征参数,使用宽深比-曲率和比降-河宽2种河型判别方法分析判别了该古河谷的河型,认为比降-河宽法在该区域河型判别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判别出晚更新世末次盛冰期和冰消期古长江在研究区域以辫状型河道为主.  相似文献   

15.
Defining the 3D geometry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reservoirs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on of hydrocarbon volumes, petroleum production and storage potential. Many reservoirs contain thin shale layers that are below seismic resolution, which act as impermeable and semi-permeable layers within a reservoir. Predicting the storage volume of a reservoir with thin shale layers from conventional seismic data is an issue due to limited seismic resolution. Further, gas chimneys indicative of gas migration pathways through thin shale layers, are not easily defined by conventional seismic data.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borehole data, can be used to aid mapping of shale layers, but making lateral predictions from 1D borehole data has high uncertain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workflow for quantitative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in shale layers and gas chimneys in the Utsira Formation of the Sleipner reservoir. The workflow combines the use of attribute and spectral analysis to add resolution to conventional seismic amplitude dat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analyses reveals the reservoirs internal thin shale architecture, and the presence of gas chimneys. Th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ervoirs internal structure is used to calculate a new reservoir storage volume. This is don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 and interpreted shale layers within the study area, for this active CO2 storage site.  相似文献   

16.
对于深水沉积盆地,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因素,有些区域内勘探程度低或无钻井,在此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寻找有利区带,提高勘探成功率是最迫切的问题。为此,运用无井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对西非某深水盆地进行了研究。地震分频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属性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经分频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其解释分辨率高于常规地震主频所能达到的分辨能力,有利于确定含油气储集层边界、估算地层厚度。在无井地区开展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结果进行相互印证,预测了西非某深水盆地有利相带和储层的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7.
对运用小排列高分辨多道地震系统获取的岱山岛大桥附近海域高精度的地震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处理,查明了调查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两个桥址方案进行了地质条件的对比。采用的地震系统参数:拖缆为24道,道间距为2 m,偏移距为46 m,枪容积为10 in3,频带范围为1~1 000Hz。结果表明:(1)采用了统一方法和流程对岱山岛大桥工程中所获得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保证了两种选址方案调查结果的一致性。(2)舟山本岛-岱西桥位(方案Ⅰ)和舟山本岛-双合山桥位(方案Ⅱ)海底地形平缓,不存在海底滑坡体等不良地质现象,调查区域虽分别有6条和5条断裂,但所有断层的上覆第四系均未发生错断,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两个方案桥位线均具有建桥的良好工程地质条件。(3)与单道地震相比,小排列高分辨多道地震系统能得到更为丰富的地层反射地震数据,而该系统比传统的多道反射地震方法具有作业方便、经济的优势,可见,该调查方法适用于近岸区域浅水工程环境的地质调查工作,是一种方便、实用和经济的地质调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定量解释的需要,地震资料处理必须是高分辨率、振幅保持和相位控制的.面向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控制处理技术包括利用远场信号进行确定性零相位化、Q补偿、预测反褶积及剩余相位校正等.利用模拟远场信号求取确定性去气泡及零相位化算子.此文基于相位控制处理,讨论了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和极性判别方法,探讨了大于24 ms算子长度的预测反褶积对于保持信号形状的必要性,介绍了东海三维地震资料相位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9.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is widely-used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It is often interpreted and displayed with considerable vertical exaggeration. Vertical exaggeration is defined as the vertical to horizontal aspect ratio of a reflection seismic cross section in depth. Recent literature is reviewed here to quantif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xtent and typical values of vertical exaggeration in published work. Results are collated from 1437 papers published in 68 journals in the period 2006-2010. This broad scop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lobal view but it does not claim to be exhaustive. One example from each paper was analysed. Depth conversion was necessary in 74% of cases (every case of time-domain seismic with vertical exaggeration not stated).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at only 12% of papers use aspect ratios with vertical scale se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horizontal scale (vertical exaggeration in the range 0.8-1.2). 75% of papers use reflection seismic with vertical exaggeration greater than 2. Splits of the data in terms of shallow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and deep, crustal imaging seismic were also obtained. The cause of this very widespread vertical exaggeration of reflection seismic cross sections is generally some form of display optimisation, such as emphasis of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s or displaying long sections that would otherwise not fit on screen, or effects related to seismic sampling, but a specific reason is rarely stated. Angular relationships in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architectures are distorted so commonly that true geometries are rarely seen, which becomes an issue if readers are unfamiliar with these geometries. There is a clear opportunity for authors who display and publish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to annotate an estimate of vertical exaggeration alongside other standard annotation on seismic display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 在南海, 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 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同一位置进行海洋地震勘探调查, 对两个设备采集的海洋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光纤水听器阵列采集的数据主频范围达到10~120Hz, 宽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的主频范围10~80Hz; 地震剖面分辨率优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光纤水听器阵列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地震勘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