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79年3月13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空前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380名代表和160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务院付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国家科委付主任武衡同志、全国科协付主席裴丽生同志、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参加了开幕式。方毅同志并作了重要讲话。方毅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我国地质界有几大学派,存在各种学术观点,这是大有好处的。我们提倡百家争鸣,没有百家争鸣,学术就不能提高,不能发展。不搞百家争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地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陆构造和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0—25日在武汉召开。会后对大别山造山带进行了路线地质考察。会议由73个单位195名代表组成,会议期间100多位同志做了报告,介绍了28届国际地质大会概况,支流了造山带构造研究动向、变形构造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大家很关注  相似文献   

3.
刘俊来 《地质通报》2007,26(1):21-21
2006年11月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办,桂林工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任北京大学刘瑞殉教授、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振民院士、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俊来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50多名专家、学者交流了有关显微构造教学与研究成果,提交学术论文30多篇,就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术前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联合召开的物化探经验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5月25~29日在保定冶金部物探公司举行,由两个学会联合组织经验交流讨论会,是冶金和有色系统广大物化探人员的共同愿望,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赞扬。会议由有色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组长程方道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了话,冶金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文念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继伦致欢迎词,欧阳宗圻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11月15~20日在贵州省万山冶金地质一队召开.这是继一九六四年第一届全国汞矿学术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汞锑矿学术界盛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矿床专业组组织.与会代表70余人,来自各地汞锑专业地质队、生产矿山、科研教学及有关刊物等52个单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凃光炽教授、贵州工学院周德忠教授、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毓川同志参加了大会并作了报告. 参加会议的汞、锑矿专家及中、青年地质工作者,聚集一堂,交流汞锑矿找矿实践和科研工作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岩溶》2010,29(2):190-190,195
2009年12月13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桂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岩溶地质馆贵宾厅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袁道先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7.
冶金地质学会第二届矿床专业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于6月10日在鞍山市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委员有周世泰、王可南、王永基、黄佳展、封焕然、杜劲光、白洪生、林镇泰、陈荣顺、韩建范、梁厚锋、黄永磋、李同聚(陈奎山代)、谢坤-(王西华代).冶金地质学会理事长关广岳教授和秘书长马文念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在鞍的冶金地质学会理事刘立民和鞍山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郑宝鼎应邀参加了会议.东北地勘局党委书记张晓光、副局长侯传东到会表示祝贺. 会议以不记名投票选举了周世泰、王永基、黄佳展三名同志为正、副主任,聘任王可南为顾问,封焕然为秘书.周世泰主任提出了本届委员会今后四年的工作方针和每年的学术活动安排意见;要继承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9.
原《新疆地质》主编、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李向东同志因患肝硬化医治无效,于2003年4月8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不幸病逝,终年44岁. 李向东同志,男,汉族,生于1959年5月,四川郫县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放射性地质专业,获工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从事区域构造地质调查工作,1989—1999年在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区域构造地质研究.2000年—逝世,任《新疆地质》代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主编兼地质科技编辑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地…  相似文献   

10.
冶金地质经济学术讨论会于7月13~17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委、地质部、中国金属学会及冶金系统的地质、设计、矿山、科研、学校等部门的领导和积极从事地质经济研究的代表共65人. 会议由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窦洪泉同志致开幕词,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话,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朱国平同志作了地质经济效果问题的报告.报  相似文献   

11.
张进江  张波 《地质科学》2006,41(2):194-194,286
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的全国构造地质学年会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30多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近200位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了国内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立飞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任纪舜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2.
陈静 《贵州地质》2012,29(2):78
2012年4月12-13日,由贵州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办的《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行。会议由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省地质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杨胜元研究员主持。会议邀请了贵州省地矿局工砚耕研究员.中科院贵阳地化所肖唐付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许强教授、  相似文献   

13.
《地质论评》1986,32(6):608-608
1986年5月7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福建泉州共同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冶金、建材、海洋、核工业和教育系统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持的全国第二届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学术会议,通过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的积极筹备、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廿一日在天津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八个系统94个单位的154名代表,不仅有老一辈的矿床地球化学的专家学者,而且有大批的中青年学者,充分说明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大会共收到论文237篇,其中在大、小会上宣读的论文117篇,不少论文具有创见,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地学部委员,南京大学徐克勤教授等著名的矿床地球化学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向大会作了很好的学术报告、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敏之同志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93,39(5):476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矿相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第二届矿相学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3月18日至21日在成都地质学院举行。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的3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矿相委员会主任包相臣教授致开幕词;东道主成都地质学院赵泽三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宣读了国际矿相委员会(COM)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1986,32(5):522-522
为交流与促进我国推覆构造研究工作的进展,并纪念李敏尧等先生撰写的地学名著《宁镇山脉地质》发表五十周年,由学部委员、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倡议、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石油地质、地震地质四个全国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南京地质矿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地质学会空间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7~28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楼召开了第二届空间地质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专业委员会。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太阳系和空间事件在地球上的反映;地球作为天体之一在宇宙演化中的统一性及其经济意义。学术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主任王东坡教授主持。参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8月 17日至 2 0日在辽河油田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石油大学及辽河油田共同主办 ,辽河油田承办。会议主席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刘俊荣致开幕词 ,并代表辽河油田欢迎全体与会代表。会议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冯增昭教授致词感谢辽河油田承办此次会议 ,并概述了历次全国古地理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情况 ,还作了题为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于2010年10月15-19日在西安长安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翟裕生、赵文津、张国伟、汤中立、李佩成院士等参加了大会,陈毓川、赵鹏大和孙传尧院士和张洪涛总工程师等发来贺信。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名地质矿产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