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 在南海, 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 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同一位置进行海洋地震勘探调查, 对两个设备采集的海洋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光纤水听器阵列采集的数据主频范围达到10~120Hz, 宽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的主频范围10~80Hz; 地震剖面分辨率优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光纤水听器阵列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地震勘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在南海,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同一位置进行海洋地震勘探调查,对两个设备采集的海洋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纤水听器阵列采集的数据主频范围达到10~120Hz,宽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的主频范围10~80Hz;地震剖面分辨率优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光纤水听器阵列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地震勘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OBS)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中更真实准确的数据处理剖面,必须消除导航、定位时间、定位精度对OBS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影响。通过分析时间定位精度对OBS数据处理的影响及计时误差来源,开发了精密枪控计时器以提高时间定位精度和消除常规计时误差,计时精度达到0.01ms,实现了高精度导航定位、炮点定位、时间定位和计时,保证OBS地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精度。经稳定性测试,生产试验后的数据分析表明,该设备时间精确、定位性能完全满足OBS多分量地震勘探要求并可应用于其他需要高精度计时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4.
无人直升机海洋航空磁力测量工作需要为磁力数据提供精确的位置和高程.根据无人直升机海洋航空磁力测量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设计了该机载单频GPS定位系统,并进行了模拟试验和野外试验,处理GPS数据采用商业软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载GPS定位系统满足定位精度要求,可应用于无人直升机海洋航空磁力测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船模式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一种有效的作业方法。作业中对双船的精确导航定位及实时控制与状态调整是这一方法获得高品质地震数据的关键。根据海上双船地震作业导航定位特点,采用"框架+插件"体系结构,开发设计"双船地震实时状态观测系统",实现了对双船作业的实时状态监控及视图化管理功能,并依据偏移量对双船的航速与航向进行及时调整直至使之近于同步。系统的应用使导航定位的精度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保证了野外采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导航型GPS在海上地球物理勘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卡尔曼滤波对号航数据中航向和航速的处理;提出两种滤波模型,对模拟的导航数据和真实航行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用于重力测量数据的Eotvos改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法,使导航型GPS适应海上地球物理勘探的要求,提高了导航精度和满足测量了精度。  相似文献   

7.
GPS相对定位解是几何位置,由此而确定的高程只能是几何高程,即大地高。通过用GPS水准方法来拟合小区域水准,推算未作水准联测的GPS点的高程,可以满足海洋测绘对高程精度的要求。GPS水准与传统水准测量相比,具有测站跨越距离远、速度快、全天候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海洋测绘的作业环境和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随着无线电定位技术的迅猛发展,常规的光学仪器定位、地面无线电定位系统(如微波定位系统)等已满足不了现代的要求。因此,高精度、全天候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则应运而生。它以高精度、高效率、全天候的优势正在逐步取代其它定位系统。为消除SA引起的误差和其它误差(如信号通过地球的电离层、大气层而引起的误差),差分DGP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从1996年6月开始,为在全国沿海地区实现DGPS全覆盖定位,满足海洋测绘、海洋运输、海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道测量精密测量的需求,对姿态与定位数据融合的同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GPS大地高数据和升沉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关逼近原理的定位与姿态数据同步模型。该模型能够确定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时,实现两类数据在同一时间基准下的同步。实例计算表明,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迟时间已成为两类数据融合应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由同步模型解算后,GPS大地高数据与总升沉数据体现了更好的一致性,由此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热液硫化物现场调查所需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给水下定位数据带来较大的噪声干扰,而调查的现场决策与后续研究均对水下定位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现有的Posidonia 6000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快速有效地剔除受干扰的异常定位数据对热液硫化物调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超短基线解算过程数据(x,y,z三维分量)入手,根据现场作业水深、滑轮偏角,建立异常定位数据的三维剔除模型;根据三维各自的时间系列分布图,采用合理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对异常定位数据的交互式剔除.本研究成果能快速有效地剔除异常定位数据,为热液硫化物调查的现场决策和各搭载传感器的后续资料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水下定位数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海洋水深数据处理的要求,构建了海洋水深数据的序统计滤波模型,并根据水深异常数据的特点,提出了离差法判定水深异常数据,在遵循“舍深取浅”这一基本海洋数据处理原则基础上,设计了海洋水深异常数据检测的序统计滤波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该滤波方案能够有效地检测并剔除零水深、负水深、孤立突跳水深,保留连续(个数多于(含)3个的)异常水深,在序统计滤波异常数据检测的基础上剔除粗差,能大幅提高粗差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电缆定位是海洋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由于受到海洋洋流、海风、摩擦力的等因素的影响,电缆形态变得十分复杂。为了提高电缆定位精度,通过电缆组成分析电缆运动形态特征,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理想状态下有首尾标和无首尾标的罗盘鸟的电缆运动形态算法模型,建立了非理想状态下罗盘鸟间弧段长度和罗盘方位计算模型,研究了GPS、尾标和罗盘等数据的加载、解析方法,基于.NET Framework 4.0与Arc GIS Engine 9.3平台实现了电缆运动形态的可视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实际电缆,对指导地震勘探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可快速布置、自动适应阵型、基于同步信标的高精度船载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采用柔性短基线四元阵,可布置在各型试验船或测量船,利用回波测距,自动计算出试验船上4个声基元布放点的坐标位置关系,再结合双天线卫星罗经的GPS高精度定位、定向数据,快速生成短基线阵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描述了该定位系统的系统原理、组...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气开采向着更深的水域和更恶劣的环境进军,随着水深的增加,传统的锚泊定位系统因锚链重量的增加和平台甲板可变载荷的减少已不能满足深水海洋石油气勘探开采装置的定位要求,代之以数字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动力定位系统(DP3)。其通过不断地检测平台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偏差,产生控制指令并通过控制系统分配到对应的推进器上,使平台保持在设定的位置上或沿设定的轨迹运动。针对某3 000 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对DP3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平台的动力定位系统和辅助系统进行了FMEA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春和  杨鲲 《海洋测绘》2003,23(5):31-32,50
介绍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椭球最小二乘拟合技术、GPS RTK和惯性导航系统(GNS)技术、VHT粗差剔除技术、GPS水准拟合等技术,为海洋工程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浅地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通常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SEGY型数据文件中,定位信息保存在数据道头,一般而言该定位信息是GPS天线头或导航参考点的坐标,不是震源的真实位置,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量。该类数据的处理大多采用OMEGA、FOCUS、SU、RadExpro等地震处理系统来处理,并未考虑定位数据的错位情况,影响了后续地质解释的精度。利用导航数据文件的船艏向信息和SEGY数据中的坐标数据匹配,根据震源与SEGY中道记录位置的相对关系,重新计算震源坐标,改写SEGY数据文件。该方法可为资料的综合解释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火花震源的超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我国的海洋区域调查以及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勘探时,电火花震源间隔通常为厘米级,为电火花枪阵波场的数值模拟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常规变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在电火花枪阵波场的数值模拟中提出了多重网格策略,实现了基于多重网格算法的电火花枪阵波场高精度三维数值模...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分析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误差来源与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条带式多波束测深仪所采用的误差处理的理论模型。针对海洋测量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基于趋势面分析的粗差探测与剔除和相邻条带数据的整体拼接以及对航向  相似文献   

19.
从1976年开始,我系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曾多次承担了用地震折射方法勘探海岸港湾海底基岩埋深和构造特征的任务。由于海上条件比较困难复杂,有一些技术要求很难达到陆上工作的水平,例如激发点位置不准确就是我们曾遇到的一个困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作业方法上进行过多次革新外,在解释方法上也摸索了一些经验。这里要介绍的一种解释方法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色噪声建模存在的粗差影响系统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粗差剔除方法,在粗差剔除的基础上对有色噪声进行建模,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算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剔除有色噪声中的粗差,并在此基础上对噪声模型进行有效的系统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