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上海地区所见变质地层由金山群与惠南板岩两部分组成。主要分布于区内枫泾—川沙断裂带的南东侧(图1),为一套中、浅变质岩系。长期以来,对这一套变质地层未进行过详细工作,更无生物化石与同位素年龄资料。因此,对其时代归属说法不一,争议颇多。1983年6月—1986年9月,在编著区域地质志过程中,曾着重对本区变质地层做了大量工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海地区金山群大地构造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上海地区金山群的岩石组合、原岩及原岩建造、变质作用、构造形变特征,以及已有的同位素年龄值,认为金山群与浙东南陈蔡群基本一致,是华厦古陆块的基底组分。参照华厦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岩多期聚合的观点,推断分布在(?)径——川沙断裂南东侧的金山群块断体,是晋宁期末二古板块碰撞对接、于结合带内形成的构造推叠岩片。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扬子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南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查明马岭关杂岩的岩性组合特征、空间分布、产出形态、地层叠覆关系以及遭受构造变形改造情况,本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变质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的杂岩剖面进行岩石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将马岭关杂岩进一步划分为变质(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岩片、变质基性(—超基性)岩岩片和变质碳酸盐岩岩片等3个非正式段级构造—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4.
岩性—构造填图结果表明,大洪山区的原“花山群”实际上包含3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物质建造,应予以解体。其中襄广断裂带内分布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岩系是构造侵位的蛇绿混杂岩,称之为花山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以西的耿集—板桥火山—沉积岩系,是南秦岭随县群的构造岩块;剔除这两者之后的碎屑沉积岩系定为真正意义的花山群,沉积时代为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质及野外地质剖面研究表明, 新疆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的东、中、西3段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及含矿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有必要对其重新划分厘定。分布于西段克兰及麦兹盆地的康布铁堡组(D1k), 通过古生物化石及年代学资料确定其时代为早泥盆世, 实测地质剖面显示为一套浅变质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 笫1岩性段(D1ka)以云母片岩为主; 第2岩性段(D1kb)为钙质片岩、钙质砂岩、变凝灰质砂岩; 笫3岩性段(D1kc)主要为变酸性流纹岩、凝灰岩; 第4岩性段(D1kd)以变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而分布于东段青河地区、中段(南部)富蕴地区的康布铁堡组, 实为一套混合岩化变质岩系, 其时代缺少年代学资料限制, 应从康布铁堡组中解体出去, 依据进一步变质作用及年代学资料重新划分、命名。  相似文献   

6.
选取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内黄龙、长沟和金斗坡典型矿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填图、剖面实测、综合编图等工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查明了金矿田的控矿要素,并指出了有利的找矿勘探方向。综合研究表明,汉阴北部金矿田的矿化严格受控于志留系梅子垭组的不同岩性段;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分布,次级断层控制矿体产出的具体部位;S2面理对金矿化有显著的制约作用;促使石榴子石和黑云母变斑晶发育的热变质作用能够引起原始岩层中金元素发生活化,且热变质作用的晚期为退变质期,退变质期的适宜温度有利于金元素富集成矿。矿田内的金矿勘探应重点选在脆-韧性剪切带内,尤其针对不同岩性的接触面、次级断层面附近、石榴子石与黑云母变斑晶密集发育区周缘等区域,矿体追索方向应依照S2面理的空间优势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胶北隆起区古元古代地层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沛成  王来明 《现代地质》1999,13(2):214-215
山东省早元古代地层为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在胶北隆起区以“荆山群”和粉子山群为代表。“荆山群”主要分布于胶北隆起的平度市明村—西市南墅、莱阳市家旌旗山—栖霞市大庄头一带,呈NEE向展布,经历了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变质;空间上位于“热背斜”的核部。其岩相...  相似文献   

8.
巴颜喀拉山群在东昆仑地区分布广泛,岩性复杂,准确划分其岩性对巴颜喀拉山群的地层划分及构造属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东昆仑造山带巴颜喀拉山群地区ASTE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矿物指数等岩性信息提取方法,获得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图像;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的巴颜喀拉山群进行了岩性段的划分。研究发现:分布于南部的上巴颜喀拉山群(T3by)岩性相对单一,主要为灰-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和砂岩,在影像上特征不明显,所以仍将其划分为2个岩性段;而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原下巴颜喀拉山群(T1by),影像上色调纹理特征差异较大,由此将原来的2段细化分为4段,a段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和千枚岩,b段为灰绿色细砂岩,c段为黄褐色细砂岩,d段为深灰色细砂岩夹板岩。研究结果较好地体现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岩性划分中的优点,同时为巴颜喀拉山群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克祥  袁富 《云南地质》1993,12(1):21-30
近年来在绿汁江断裂以东元江县岔河一带发现一块面积较大的中-深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是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片岩、大理岩和变钠质火山岩,变质程度已达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原岩应是海相钠质火山岩。它可以和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对比,相当于大红山群底巴都组二段到曼岗河组一段。在底巴都组混合岩中测得(Rb—Sr全岩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1777Ma。区内已找到中型铜矿床并伴有金、铀矿产。  相似文献   

10.
华南韦宪期含煤地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华南韦宪期含煤地层分布较广,但各地发育程度不同,因而对比困难。本文主要根据湘中剖面有关资料综合而成,试图探讨华南韦宪期含煤地层的对比。一、湘中测水组金竹山剖面:位于涟源县金竹山矿公路旁,是笔者同唐仲林、李长荣等测制,分层层位是同金竹山区钻孔和井下巷道资料对比后确定的(图1)。  相似文献   

11.
<正>浙闽交界地区大面积出露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可分为上下两套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地层包括闽北长林组、南园组、小溪组,浙东南磨石山群(由下至上分为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九里坪组),以火山碎屑流相为主,喷溢相次之,主体岩性为一套高钾钙碱性酸性系列的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局部地区出现少量玄武岩、安山岩。上火山岩系包括闽北石帽山群(由下至上分为黄坑组、寨下组)、石牛山组,浙东南永康群(由下至上分为馆头组、朝川组、小平田组、泰顺组)、  相似文献   

12.
<正> 蓬莱群主要分布于鲁东栖霞藏家庄盆地及渤海岛屿一带,其它地区大部缺失。该群系1958年长春地质学院在鲁东进行1:20万区调时所建,一直为后人沿用,标准剖面位于栖霞寨里千家—香夼,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主要岩性为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及灰岩等,自下而上划分为豹山口组、辅子夼组、南庄组及香夼组,下与太古界胶东群及元古界粉子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常可见到0—1.5m厚的砾状石英岩,上被中生界白垩系所角度不整合及第四系覆盖,各组划分标志明显,整合接触关系清楚,并在岩石中可见到  相似文献   

13.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人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一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14.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哀牢山金矿带处于哀牢山双变质带南西侧的含金低级变质带中,夹持于北西向的哀牢山断裂与九甲—阿墨江断裂之间(图1a)。该金矿带可分为北矿段和南矿段,以往将北矿段划分为九甲—老王寨—金厂金成矿亚带(西亚带)和大乾树—二台坡金成矿亚带(东亚带)。其中,西亚带为主要的成矿带,已知矿床产出较为集中,主要有镇沅老王寨、东瓜林、浪泥塘、和平丫口、库独木、搭桥箐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测区属政和县石屯公社富竹庄—马面山一带,福建省区测队(1972年)曾测制过地层剖面(图1),层位划归前震旦系建瓯群的一部分。这次我们对典型地段Ⅰ、Ⅲ(见图1)进行详细的岩性—构造编录,对地段Ⅱ及剖面两侧做了概略地质构造观测,对这里的岩性、变质程度、原岩、地层时代及变质期构造演化序列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本文着重根据测区样品分析中所获微体古生物组合情况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对地层时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东升庙硫铁矿区位于内蒙地轴西端狼山复背斜南翼东段,其南部为一区域性的山前大断裂。矿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均很发育;岩浆活动多次发生,但不甚强烈。主要分布地层为中元古界狼山群,是一套浅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九个岩段,其中第二岩组(Ptl_2)是矿区主要储矿岩组,几乎所有矿体均赋存其中。东升庙硫铁矿为产于狼山群中的特大型矿床之一,不仅规模大,且伴生有铜、铅、锌以及金、银等较多的有益组分。不少单位对其矿床地质、区域成矿规律等进行过大量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对变质作用、热液迭加等方面探讨较多,研究程度较高。而对其原始沉积作用有  相似文献   

17.
扬子地台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主要由黑色硅—泥质岩石组成,化石丰富,成藏条件较好,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带之一。通过对中二叠统孤峰组地层进行放射虫化石带和岩性地层对比,认为孤峰组由下至上可划分为3~4段:硅质泥岩段、泥质硅质岩段、硅质—钙质泥岩段和炭质泥岩段,部分地区缺失炭质泥岩段。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钻孔岩芯原始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依照60条剖面和钻井资料探讨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页岩的分布特征,并按岩性特征对孤峰组页岩空间分布做了进一步细分,绘制出该区孤峰组各段的岩性等厚图。为该层系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群的解体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一带的原星星峡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 在该区进行的1:50000区调工作中, 通过详细的地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 并参考了相关变质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后认为, 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同位素年龄等地质标志, 可将其初步解体为大致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天湖岩群(Ar3—Pt1T.)和长城纪星星峡岩群(ChX.)两套时代不同的岩群。该岩群的解体和区域对比表明, 中天山星星峡一带和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一带的前南华系基底应该是一致的, 属于统一的塔里木北缘隆起带。   相似文献   

19.
云开地区变质基底岩性复杂,浅变质岩系与深变质岩系混杂,缺乏填图标志。在1/5万区调中,首次对云开地区的变质基底采用岩性段填图。根据岩性组合、特殊岩性段、空间展布、接触关系等特征,将云开岩群划分为第一岩组、第二岩组、第三岩组、山坪岩组及第四岩组5个组级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并认为云开岩群与天堂山岩群为同一套地层。山坪岩组岩性以硅质岩为主,厚10~30m,广泛分布于两广云开地区,为云开岩群第三岩组与第四岩组之间的分界标志。  相似文献   

20.
陆相泥盆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山地层分区及河西走廊—六盘山地层分区(图1),系指位于石炭系杜内阶之下和下古生界之上的一套以灰绿—紫红色砂砾岩为主的山麓、山前河湖相沉积,前人曾称“老君山砾岩”,或“老君山系”等,按岩性、岩相旋回及古生物可分为中泥盆统老君山群及上泥盆统沙流水群。本文主要据甘肃、宁夏、青海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石油地质、煤田地质和王振民、王瑞龄、周良仁、沈光隆等整理的有关资料。老君山群的命名地点在民乐老君山,岩性与肃南石窑沟剖面相似,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夹砂砾岩、砂岩、火山凝灰岩,上部为褐红、灰绿色红砂岩,厚度大于1000米。在北祁连山分区的靖远县永安堡雪山地区,周文昭等(1964)所测剖面层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