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刚炎  邹家忠 《水文》1996,(2):21-26
差分GPS在水道观测上的应用周刚炎,邹家忠(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前“吉长期以来,我国河道、水库的水下地形观测是采用经纬仪交会定位,配合超声测深仪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控制点,增设大量的标石和高标,而且受气候条件、通机条件的限制,精度低,速...  相似文献   

2.
全站仪用于隧道三维变形测量的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全站仪用于隧道开挖施工中对围岩进行三维收敛变形测量的实施方法,其中包括:测量坐标系和基准点的建立;测点的布设要求;观测方法;观测精度以及空间边角网平差方法的介绍。结合北京地铁复线某车站地下施工现场所作的初步试验,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站仪在测量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以坐标为观测值的数据处理成为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最小二乘滤波原理,将工程岩土体变形监测中所获得的坐标观测值及其他常规观测值进行联合平差。结果表明,滤波后变形点的点位精度最大可提高1.35 mm,最弱点亦提高0.94 mm,均明显高于直接观测结果,而且各类观测值之间所形成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大坝GPS整体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大坝GPS整体变形监测问题,文章设想了GPS整体变形监测方案并论证了大坝GPS监测可能达到的精度,最后指出只要选用设备,观测环境和观测方案恰当。GPS监测可满足大坝监测精度要求,实现高精度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GPS测量中几个技术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朴 《江苏地质》1997,21(4):224-230
概要地介绍了GPS测量的技术性能和一般要求。对GPS测量中的基准转换,高程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GPS测量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雁列山隧道暨湖口特大桥GPS工程控制网复测方法的研究和观测成果的有效分析、检验,确保了二期网的兼容性,满足了工程施工急需。为今后GPS网的恢复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文雅 《地下水》2013,(6):153-155
外部变形监测作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TCA2003高性能精密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与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使得外部变形监测的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操作更为方便。采用TCA2003全站仪自动观测技术在李家河水利枢纽安全监测基准网中的实践应用,对其成果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认为TCA2003测量机器人用于变形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可靠,并能大大的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GPS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以其精度高,效率高,不受气候条件和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受到测量界的欢迎。GPS测量的成熟技术方法有多种,作者依据滦平盆地的地形特征和重力勘探的精度要求,在对滦平盆地进行重力测量时选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测区内的测量网,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实测各重力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和分析,论述了用GPS技术进行矿区平面控制网测量时,气象参数采用商用软件确定的缺省值进行数据处理,其精度可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无需实测气象数据,从而减轻了野外观测和室内计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在制图项目中,影像的定位总要花去较多的费用。采用GPS测量飞行过程中的相机位置可减少此项费用,因为空三测量所需的地面控制点将因此而大大减少,无须对地面控制点布标将更多地减少此项费用。本文对常规区域网采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模拟区域网和实测区域网的计算,试验研究了地面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以及GPS的定位精度对区域网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是从施工到竣工直至稳定阶段进行周期性的沉降观测,目的是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破坏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该文详细介绍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布设过程及观测方法,介绍使用的观测仪器、计算软件及观测精度;结合等值线图、楼载荷-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作楼基变形沉降分析,分析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国忠 《福建地质》2009,28(3):267-269
阐述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和目的,结合工程实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效果,分析建筑工程中沉降监测精度要求及预防与处理建筑物沉降监测中常见的几种现象,合理应用变形监测成果确保沉降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小波变换后的噪声信息在大坝变形监测精度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定变形监测精度,除了仪器的标称测量精度外,还应考虑到外界观测条件等随机因素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类影响通常以随机噪声的形式表现在整个变形监测过程中,可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出来,作为评定变形监测精度的偶然误差部分。以实例进行实验研究,综合考虑了仪器的系统误差以及随机因素引起的偶然误差,客观地评价了变形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程新民  闫兴愿  邱晓博 《地下水》2007,29(4):130-132
建筑物基础施工中,随着荷载的变化及基坑降水的发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土体内应力的变化,进而可能影响到此范围建筑物的变形.为了避免变形的发生,保证施工过程中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及基坑施工面的干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降水,降水的速度、降水量视基坑开挖速度、方位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确定.结合工程实例,简要阐述了降水工程的意义、变形观测在降水工程中的作用、控制建筑物变形的观测要求、方法和精度,并提出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自由设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克服复杂施工环境对通视条件的限制,二是容易获得较高的观测精度,因此在城市深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测量平差原理,推导了影响自由设站法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各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工作中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应用条件,对指导基坑变形监测或类似工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姜川  吴逊来 《地下水》2012,(1):131+152-131,152
从精密水准测量所采用的仪器、作业过程、外界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次濮阳市地面沉降测量中各种误差对观测成果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三维形变监测GPS试验网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上海三维形变GPS试验网的建立、探讨了应用GPS建立高精度控制制的有关问题。结果表明,采用仪器墩强制对中、天线指比、观测时间超过3小时,测得的长度不超过4km的基线,有望达到毫米级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95年8月261大队测量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和常规EDM测量技术,完成了广昌县城的基础控制测量,这种GPS技术的应用同EDM导线相结合,建立城市控制网的实践,在华东地质局尚属首次。本文分析了Trimble4000SSE测量系统在局部控制网的实施效果,介绍了该测区GPS控制网的布设,作业方案,数据处理及其成果精度,并对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级EDM导线网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张海龙 《城市地质》2010,5(3):32-38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沉降观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变形观测的理论出发,探求提高沉降观测操作的质量,并结合亚奥国家广场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对测量所得到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科学整理。文章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沉降观测收集数据,然后在相关理论支持下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着重运用GIS软件实现沉降的三维模拟,并绘制沉降等值线,直接、美观的再现了沉降的过程。经过分析,得出亚奥国际广场建筑物沉降状况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提高沉降观测质量、科学整理数据和成果分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1):90-93
随着GPS用户数量的增加,各种不同类型的GPS相继面市。精密勘测对于仪器的精度要求很高,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因素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对一种通用型手持式GPS“GerminGPS-38”的精度进行研究,在单机GPS测量的情况下其在x、yy、z三方向上的误差范围分别是-38-+-52m,-130-+74m和-289-+71m。为了提高精度,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伪置差分方法,使x、y、z三方向上的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