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灾害的形成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灾害形成机制研究可为其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重庆市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对于前者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后者开展的工作甚少。甑子岩危岩体全长近1400m,潜在崩塌体积约444.06万m3。目前危岩带岩体处于时效变形破坏阶段,变形仍在继续,特别是在暴雨及其它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突发崩塌灾害,危及附近居民及铝矿厂的安全。为此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降雨、风化、温度、植物、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对危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上硬、下软的岩体地质结构是危岩形成的物质条件,采矿活动是危岩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的结论。通过危岩变形破坏演化过程的剖析,确定了危岩变形的两种破坏模式:倾倒式破坏、基座剪切滑塌式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Ⅰ、Ⅱ区危岩的不同危害性,建议采取分区治理。通过施工条件、经济合理性、治理效果、社会效应4方面的优劣对比,对Ⅱ区危岩南坡村民居住区搬迁避让比治理Ⅱ区危岩体更经济、有效。由于铝矿厂搬迁难度极大,因此对Ⅰ区危岩体采取排水、封闭裂缝、填实采空区、填补凹腔、锚固、拦挡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区高切坡治理工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属于山城.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工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危岩、滑坡、高切坡等地质灾害大量存在。其产生机理、稳定性判断、治理方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人们采用的治理措施从重力挡土墙、悬臂抗滑桩等被动受力结构向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支挡结构为代表的具有主动受力机制的轻型支挡结构发展。文章以重庆两路口港天大厦地基工程、重庆市双脾电信局危岩滑坡治理工程、重庆鑫渝花园C区挡墙加固工程为例,介绍 预应力锚索抗滑结构新技术在治理高切坡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华蓥市山地灾害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蓥市山地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滑坡、泥石流、山体变形、崩塌、危岩和洪涝等,这些灾害严重威胁着区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华蓥市山地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现状及灾害成因等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是根本解决境内山地灾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对山地灾害治理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的治理对策进行分析,以利于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山地灾害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1958年以来,华莹山先后6次发生危岩崩坍、滑坡。近年又出现150平方公里大范围内的岩体裂缝、岩层严重下陷,危及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庆市有关的等20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2月在合川县共商了危岩、滑坡整治措施。 华莹山危岩、滑坡区主要分布在重庆市合川县小沔、清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四面山头道河危岩带的形成演化机理,是今后灾害治理的前提.针对危岩带采取地形测量、地质测绘、井探、钻探、物探、同位素14C测年等手段,弄清了危岩带的成因机理.将典型地形剖面进行了地质概化,利用有限元模拟再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结合近水平软硬互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理论,推断了四面山危岩形成演化的历史过程.为今后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的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认识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1期泥石流灾害对社会影响的度量分析………………………………………………………………………倪化勇刘希林(1-1)康定县大息台沟泥石流灾害简介………………………………………………………………刘岁海高德政刘爱平(1-6)湖北省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条件分析及其预报研究…………………………………………毛以伟谌伟王珏等(1-9)平潭虎潮山体滑坡成因分析及其治理………………………………………………………………………………吴国生(1-13)重庆市云阳县磨子岭危岩研究与治理………………………………………………………叶四桥唐良琴陈洪凯…  相似文献   

7.
东溪危岩滑坡群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溪危岩滑坡群是危岩和滑坡的集合体,现为四川省省级地质灾害监测点。本文在阐述东溪危岩滑坡群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其成因,通过剖面递推系数法计算,对危岩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对危岩滑坡群的危害进行评估,为优化整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万州区狮子头危岩位于万州区大周镇铺垭村,三级陡崖带共发育约150处危岩单体,威胁下方公路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危岩已有治理措施为针对每个危岩单体对应采取危岩清除、危岩锚固、主动防护网、支撑嵌补的主动防治措施,治理效果较明显。通过分析总结狮子头危岩发育规律及其危岩形成因素,结合目前万州区大周镇正打造旅游小镇的现状,从生态环保、地质景观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的理念出发,对大周镇狮子头危岩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在其B区提出采取修筑池塘的被动拦挡治理措施,该项技术的实施不仅能有效、简单的防治危岩灾害,还能保留当地的地质景观,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大周镇旅游小镇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对该危岩发育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希望为今后类似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是国家重大生命线工程,滑坡灾害可能导致长输管道变形、拉裂、断裂等破坏,对滑坡成灾机理综合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是滑坡灾害治理的前提。本文以甘肃地区长输管道的某滑坡体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地质构造、地质地层和地震气候情况,采用因果分析的鱼刺分析法从物、环境、人三个要素对滑坡成灾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基于滑坡灾害的综合分析成果,从防护、施工、环保和投资四个方面比较选定抗滑桩板墙灾害治理方案,治理实施效果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线性工程的滑坡灾害分析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少华  刘晓晓  郭英 《城市地质》2015,(Z1):195-199
本文采用了赤平投影的方法,对延庆县南天门崩塌灾害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采用危岩清理、$5/S防护网等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实际情况表明,治理措施对防治崩塌灾害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地质灾害的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兴区地质灾害发育广泛,以崩塌(危岩)、滑坡和不稳定斜坡(高陡边坡)为主.其宏观发育特征有明显的分区性和季节性;灾害规模不大,但是影响人群较多,危害较大.崩塌(危岩)分布最为广泛,其主要受控因素是为水平状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性风化;滑坡和不稳定斜坡(高陡边坡)分布较少,降雨入渗和人工开挖坡脚是造成灾害的直接原因.在查明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后,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采取人工清除、填沟摸缝、砌支撑柱(墙)、避让搬迁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切实可行而且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岭县北部岗乌永窝大寨6.28特大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及失踪。通过调查类似地质条件下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以该地区大田小学崩塌为代表分析该类型危岩带形成的原因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危岩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并运用rockfail软件对滚石运动路径、影响范围、弹跳高度、运动能量做了分析。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对该地区类似崩塌(危岩)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海滑坡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海是我国滑坡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青海滑坡灾害的地质环境、类型、分布、影响因素等,并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对青海滑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贾峪口土洞崩塌灾害隐患点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贾峪口村北侧,坡顶处存在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危岩带,坡顶及坡面处植被发育较好,坡顶处未发现明显后缘裂缝,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危岩带内大面积基岩裸露,受雨水冲刷及差异风化等作用影响,表面较为破碎,呈块状、碎裂状,岩腔、裂隙发育。通过勘查掌握了该危岩带及危岩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主要破坏方式及危岩的运动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危岩带及危岩体在暴雨、地震等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发生崩塌灾害的隐患。针对危岩带的特点,提出危岩清削+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的治理措施,较为有效地解除了该区域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滑坡灾害防治的新技术路线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文指出了滑坡灾害防治中面临的工程问题和科学问题。提出了“监测为首、排水为主、结构为辅、预测预警、科学决策”新的滑坡防治技术路线,介绍了其涵盖的基本内容。监测的首要性在于山体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具体滑坡的个体行为。通过监测有可能获得地质体当前的状态、提高排水工程的可靠性、确定工程治理适用范围、创造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的条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排水不仅可以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还应作为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它以较低的成本维持山体的整体强度;与排水技术相比,借助于工程结构治理大型滑坡,是以较高的代价换取山体局部区域的强度提高;滑坡灾害的预测预警和科学决策,依赖于科学监测数据和可靠的分析方法。新技术路线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还需更为全面深入的论证,对相关问题开展讨论,有助于提高我国滑坡灾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北山地区位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尤其是大寺沟至王家庄段是西宁市特大型地质灾害群中灾害隐患最多、最严重、最危险的区段.在分析该区段滑坡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以林家崖滑坡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滑坡群的空间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并选择折线形滑动模型和3种不同工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滑坡群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认为:1)北山大寺沟至王家庄段共发育崩塌危岩31处,大型滑坡体4处,大型泥石流沟2条;2)林家崖滑坡群滑体主要以崩积物为主,物质组分为粉质黏土夹碎块石;3)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制约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滑坡群目前整体处于等速变形阶段,应加强治理,防止变形进一步加剧.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洪崖洞危岩发育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危岩是山丘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但是,其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链式规律,包括宏观链及微观链。根据这一原理,以重庆市整治、开发的重点工程——洪崖洞危岩为例,对危岩发育的链式机理进行了探讨,将危岩体划分为群体及单体两类,分析了影响危岩形成的主要因素与过程。运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方法,初步得到洪崖洞危岩体的天然稳定时间约为661年。基于平面应变假定,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洪崖洞危岩的发育过程进行计算。在链式发育过程中,危岩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岩腔形成过程中危岩体顶部受拉,形成卸荷带裂缝,进而促进了危岩体发生以受拉破坏为主的崩塌,实际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为危岩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综述了勘察技术在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岩溶塌陷等城市灾害地质勘察研究及治理方面的应用 ,以促进勘察技术在城市灾害地质研究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锚索技术广泛运用于公路、铁路、水电站、矿山井巷、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等永久性边坡加固,施工技术日趋完善。该方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等优点。本文以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在垮岩山危岩灾害治理中的成功实例,介绍了危岩发育地质环境条件、治理方案、施工工艺,总结了施工经验,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四川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建校以来一直受其前山危岩灾害威胁。实地调查发现,前山危岩具有规模大、分布广、相对高差大、失稳模式多样等特征。经过对危岩崩落的运动特征参数进行计算,提出了采取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以SNS柔性防护网工程为主的应急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