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索引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现阶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过程中雷达原始资料状况及气象业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对该类资料的管理需求.尝试设计了适于我国日前布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的索引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同样可供由不同类型雷达构成的区域雷达网、全国雷达网雷达原始资料管理作参考。该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用Visual C^ 6.0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做数据库。实现了雷达资料信息入库,修改,查询,资料导出,资料转换,资料回放,数据库备份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田程  穆仕超  钟健  倪雷 《贵州气象》2012,36(5):55-56
新一代天气雷达已进入全面业务应用阶段,在汛期雷达需要24 h不间断开机,各类数据需要及时准确上传,值班员进行回波分析,这些都增加了雷达系统计算机的负担。对雷达系统各计算机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对这些计算机进行自身备份和交叉备份都能提高雷达系统计算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市县宽带广域网,以中国移动陕西公司的基础设施和城域网为依托,采用SDH技术,实现省市县三级气象局(观测站)间的2 Mbit/s宽带通信,省市间采用中国电信的X.25作为宽带传输的降级备份、市县采用拨号备份,保证省市县的通信不间断,满足常规通信业务需求和大气监测自动站资料、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电视会议暨可视预报会商系统等的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的应急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动气象站业务系统软件升级过程中参数、资料的调用和备份步骤,提出建立业务软件、资料、参数备份的必要性和建立自动备份批处理文件的方法,并就几种常见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按照规定要求,自动站系统及资料要进行异机备份。资料永远在不断地更新之中,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备份,以保证备份数据与资料的同步性。备份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工作,每天都需要进行,时间一长,难免滋生单调厌倦之感,令人“烦不胜烦”。备份,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系统缺乏稳定、病毒狂舞肆虐的今天,把备份做得一丝不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众多备份软件的考察筛选,下面介绍的Second Copy软件能够很好地代替我们来完成这项工作,达到自动备份的目的。另外介绍了随时在短时间内启用备份机代替主用机工作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文科  李国昌 《干旱气象》2002,20(4):23-24,29
通过分析MICAPS业务平台下各种资料的命名特点,介绍了各种资料尤其是传真图资料备份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自动备份的具体方案及部分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7.
GTC2型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作为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的备份设备,其使用和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保障能力,选取了近5年多新一代天气雷达发生的3211个故障案例,从9个雷达分系统方面,按不同型号,对其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同时对导致故障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期处在高电压工作状态下,且极易被烧坏的器件,以及运行时间较长的器件,要加强备件的备份,提高备件的可靠性、耐压性;要保持机房环境恒温、恒湿、防尘,使雷达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加强对电机碳刷碳粉尘的清理,定期地对汇流环进行维护、清洗,防止碳刷磨损,以减小被损坏的机会,以及对长时间在高、低温环境下运转的机械结构器件定期维护,以提高运动部件的可靠性;还要重点保证电力、雷达与外界通信畅通,使资料能够正常上传。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气象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站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数据也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但是,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自动站值班机故障,备份机往往无法短时恢复替换值班计算机。利用两次同步备份,实现自动气象站备份机业务系统和资料与值班机同步。当自动站值班机故障时,可快速启用备份机进行自动站测报业务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工作于 400 MHz的 59- 701探空系统的使用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 701雷达的改进背景和改进技术,以及 701- X无备份大修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系统采用C/S软件体系结构、Visual Basic6.0编程语言、API函数等技术,实现对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情况的实时监控、报表输出及自动补传功能。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省、地、县光纤通信网络,实现对所属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备份隋况进行多级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中未正常备份的自动站资料信息分类进行报表输出。自动监测分钟数据文件存放资料的最新时刻,输出监测信息报表。台站业务人员根据报表信息,对未正常或未及时备份的自动站资料,可按照分时段或按日期选择,及时进行缺误资料的自动补传。系统应业务需求而设计,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在WindowsXP和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统环境下均运行正常。自投人业务运行以来,有效提高了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完整率和及时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河北省目前新一代天气雷达传输与共享资料的种类及实现方法,并结合近年来河北省雷达资料传输的实际情况对影响雷达数据传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传输质量的因素来自网络和通信线路、传输软件、雷达设备和人为因素等多个环节,并给出了各种影响因素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料共享、监控和提高雷达资料业务传输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 备份目的 通过9210工程下传的气象信息资料,为预报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产品.对于这些信息,单收站一般在2~3天后自动删除,而这些气象资料对预报员进行个例分析、预报方法研制和MICAPS二次开发都非常有用.为了积累气象档案资料,研制开发了常用气象卫星实时资料备份软件.  相似文献   

14.
刘娜 《陕西气象》2011,(6):39-39
目前,大多数气象台站都为自动站配备了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但往往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到自动站故障,备份机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替换。为保证自动站能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上传各类气象资料,自动站实时数据的异机同步备份和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气象测报数据资料在气象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于气象工作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对气象资料做好备份工作。在工作中常采用移动硬盘或U盘将数据进行备份的传统备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实时备份,操作不够便捷。文章将介绍一种在备份数据方面非常简洁、实用、全面的软件工具—FileSafe。  相似文献   

16.
1.雷达定量遥感2009年利用多普勒谱方法和实验室的毫米波雷达资料,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反演云水/云冰含量方法,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降水观测方法,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测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算法,研发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处理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台风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17.
RPG及PUP的安装复杂且繁琐,使用者在安装和配置过程容易出错,导致RPG及PUP无法使用或者无法正确处理数据。该文主要介绍与CINRAD/CD型号雷达相匹配的Radar Products Generation(RPG)及雷达显示工作站(PUP)的安装方法和技巧。着重强调了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并提供了RPG及PUP的备份方案,可以帮助RPG及PUP的使用者更容易对其进行安装、设置和维护。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我们的观测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等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自动站的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我们所获取的观测资料大大增加,观测业务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但计算机这东西让人又爱又怕,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资料的备份成为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双机备份比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备份更能在突发性故障出现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双机备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1 备份目的通过 92 1 0工程下传的气象信息资料 ,为预报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产品。对于这些信息 ,单收站一般在 2~ 3天后自动删除 ,而这些气象资料对预报员进行个例分析、预报方法研制和MICAPS二次开发都非常有用。为了积累气象档案资料 ,研制开发了常用气象卫星实时资料备份软件。2 软件设计原则利用VisnalBasic 6 .0编程工具 ,进行模块化设计 ,界面美观 ,方便资料分类保存、查看 ,操作简单 ,易于维护升级。3 软件设计方法在下发产品节目单中 ,首先选取需要备份的资料 ,如常规资料 (高空、地面等 )、数值预报产品资料 (EL、T2 1 3…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或雷达产品资料的网格化流程和步骤,对网格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料插值(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坐标转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转换)、格点位于弧底梯形的判断以及GrADS软件中地图投影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对比分析了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对极坐标系下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网格化,但临近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尽可能地保留了雷达体扫资料中原有反射率的结构特征,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资料其弱回波区(25 dBz)的范围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