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东南南温河变质核杂岩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滇东南的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由变质内核及盖层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以基底剥离断层相分划,该杂岩是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杂岩带的组成部分。对该变质核杂岩的研究,将对滇东南地区的地壳演化认识及矿田勘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秉新 《陕西地质》2002,20(1):86-87
文中论述了矾山杂岩体主要组成矿物辉石、正长石、黑云母、磷灰石、钛榴石等的基本特征,并着重讨论了辉石帮物在杂岩体4期岩石中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玉华山岩体是一个高位复式深成杂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方法,将该杂岩体划分为窑里超单元、蜜蜂街超单元、玉华山超单元和桃溪独立单元,并通过对其组构、变形、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的分析,提出其定位的隐爆拓宽机制、岩墙扩张机制及火山口塌陷机制。  相似文献   

4.
涑水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  于在平 《地球化学》1988,(4):319-325
侵入于涑水杂岩的变质基性岩脉具有2264±219Ma的Rb-Sr等时年龄。涑水杂岩的组成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与世界上太古代高级变质地体对比,反映早期陆壳受控于上地幔垂直对流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聂凤军  张洪涛 《地质论评》1989,35(4):297-306
本文从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研究角度出发,详细论证了哈达庙含金侵入杂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认为:侵入杂岩体内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隐爆火山角砾岩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与含基性岩成分较多的陆壳岩石深熔作用有关。从杂岩体边缘到核部,随着岩体从中基性到酸性方向的演化,碱质组分、成矿元素(Au、Ag)和挥发份的不断聚集,不仅形成了一系列隐爆火山角砾岩脉,同时也促进了金的沉淀富集。对比研究表明:流纹岩脉与侵入杂岩体是异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周雪桂  陈鲁根 《江西地质》1994,8(4):296-308
玉华山岩体是一个高位复式深成杂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法,将玉华山高位复式深成杂岩体划分为窑里超单元、蜜蜂街超单元,玉华山超单元和桃溪独立单元,并从侵入体的组构、变形特征、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提出了岩体定位的隐爆拓宽机制,岩墙扩张机制及火山口塌陷机制。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阜平、赞皇隆起是中新生代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太行山阜平、赞皇隆起是中新生代变质核杂岩牛树银(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050031)太行山区至少自燕山运动以来就显示出以伸展体制为主的变质核杂岩演化模式,阜平隆起(9000km2)、赞皇隆起(3850km2)是两个典型的变质杂岩核,中上元古界及其以上...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富水基性杂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带北侧,为新元古代深成杂岩体。通过1∶5万地质填图将该杂岩体划分为5个岩石谱系单位:金盆中细粒变辉石岩单元、黑潭沟细粒暗色变辉长岩单元、马槽沟中粒变辉长岩单元、丁家沟中粒变辉长闪长岩单元和八里湾变角闪石黑云母二长岩、正长岩单元,合并为一个序列———富水序列。依据接触关系、包体特征确定了其侵入序次,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岩浆演化序列,在岩石矿物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形成于北秦岭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早元古代宽甸杂岩的成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孙敏  张立飞 《地质学报》1996,70(3):207-222
宽甸杂岩形成于2.3—2.4Ga,是目前较少保留的早元古代火山岩系之一,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各类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及花岗质岩石组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建造相当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和非造山花岗岩石组合,原始岩浆来源于混染了的亏损地幔源(DMM)或者是DMM和Ⅱ型富集地幔(EM2)的混合地幔源,并具有Dupal异常特征。成因过程的理论模拟计算表明,该杂岩中片麻岩和花岗岩来源于角闪质岩石的母岩浆,经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其原岩建造形成陆壳拉开向洋壳转化的过渡环境。宽甸杂岩所在的中朝克拉通构造演化与北美地盾、欧洲地台和澳洲大陆不同,曾发生强烈的火山喷溢活动而使其增生。宽甸杂岩形成之前(2.3—2.4Ga)就曾经存在过类似现代板块规模的壳幔对流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阿尔金麻粒岩相杂岩的时代及塔里木盆地的基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阿尔金杂岩是由一些麻粒岩相长英质片麻岩、基性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的岩石,Sm-Nd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2789Ma,它们组成了塔里木盆地南部古老基底,这与组成盆地北部基底的托格杂岩在形成方式和时代上均不相同。这种基底性质的差异控制着地南北的沉积发育、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1.
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与沃溪金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和研究,认为它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文中还以沃溪金矿为例,讨论了变质核杂岩对脉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Ice-seaMix-conglomerates)。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代表着冈瓦纳大陆上塔尔切尔(Talchir)冰期所影响的时间和空间。除“标准型”冰海杂砾岩外,羌塘腹地发现了蛇绿质和钙质冰海杂砾岩。这两种冰海杂砾岩的发现,不但丰富了冰海杂砾岩的家族成员,同时也为冰海沉积、物质来源问题、冈瓦纳大陆北界及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经研究,冰海杂砾岩中的砾石来自印度半岛──冈瓦纳大陆本体,以冰筏为载体融冰落石成因。  相似文献   

13.
滇东南的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由变质内核及盖层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以基底剥离断层相分划,该杂岩是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核杂岩带的组成部分。对该变质核杂岩的研究,将对滇东南地区的地壳演化认识及矿田勘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东五莲七宝山火山—次火山杂岩的演化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五莲七宝山地区发育二期火山—次火山杂岩,本文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论证了火山岩、次火山岩之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指出二期火山—次火山杂岩分属二个岩石系列,为二个岩浆房分异演化的产物,同时还对火山—次火山杂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15.
辽西元古宙旧庙基性杂岩的演化及地球动力学意义孙景贵(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61)收稿日期:1996-8-16修改稿:1996-12-17作者简介:孙景贵男1961年生博士生矿床学关键词基性杂岩岩浆演化元古代辽西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在稳定克拉通地块中...  相似文献   

16.
河北尚义西赛酸性杂岩体呈偏心同心圆状分布,由花子沟中粒花岗岩、西赛环斑岗岩、南沟细粒花岗岩组成。本文通过对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西赛酸性杂岩体由同源岩浆分异演化而成。从早到晚,岩浆向富Si、贫Fe、Al方向演化,属钙碱性岩石类型,其中西赛环斑花岗岩的特征与中国及世界典型地区环斑花岗岩相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密怀隆起西部的石城片麻岩、皂树片麻岩和云蒙山北部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是太古代同源岩浆演化形成的古深成侵入体,本文称之为四合堂花岗质杂岩。该杂岩中的石城片麻岩,皂树片麻岩的闪长质、石英门长质片麻岩—英云间长质片麻—脉状的奥长花岗岩构成了英云间长岩—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片麻岩中的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与花岗间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了钙碱性演化趋势。这两个演化趋势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的矿物相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大别杂岩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抬升最高的深成杂岩体。深入研究它的组成、变形变质历史和岩石成因,对于揭示该造山带的深部地壳组成,分析早期地壳演化和了解造山带的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鄂东北大别变质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当代构造学及岩石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其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作了系统深入的工作,得出一些重要认识。 1.运用构造解析法,从大别杂岩中的表壳岩系内识别和填绘出经历了4个世代变形的大型叠加褶皱,即第一世代(F_1)为片麻理或片理内的同斜或无根褶皱,它对区域褶皱的格架无控制作用。第二世代(F_2)为大型紧闭或同斜的斜卧褶皱。第三世代(F_3)为大型紧闭或中常的斜卧褶皱。第四世代(F_4)为舒缓开阔褶皱。其中F_2与F_3,F_3与F_4和F与F_2叠加分别构成Ramsay Ⅱ、Ⅰ和Ⅲ型的叠加褶皱。最后建立了表壳岩系中褶皱构造的叠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富水基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富水基性杂岩体以浅色辉长岩为主,是侵入于早元古代秦岭群变质杂岩南部的岩浆侵入体,浅色辉长岩富Al、LILE、LREE,贫HFSE。为高铝辉长岩,具钙碱性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