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南巍山县扎村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推覆断裂F_(24)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均为具有碎裂岩化和角砾岩化构造碎屑岩;矿体的蚀变类型为石英-白云石-黄铁矿型;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单矿物自然金的形式存在;扎村金矿属构造破碎带控矿的中-低温混合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浪泥塘金矿位于镇沅金矿田北西段,矿床分布于F_2、F_4两断裂所夹持的上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系与南西侧浪泥塘超基性岩体的断裂构造接触带附近,矿体呈似层状,倾角变化较大,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蚀变超基性岩型金矿石,次为板岩型金矿石;矿床的形成与展布受地球化学、构造、岩浆岩、容矿岩性及变质作用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明珠金矿矿体呈细脉状、网脉状赋存于两条大规模断裂(F_1、F_2)夹持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上侏罗统妥甸组(J_3t)杂色砂泥岩,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该金矿属构造控制的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云南宁蒗县白牛厂金矿断层构造控矿特征十分明显,按产出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产于北东向顺层构造(F_8)破碎蚀变带中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二是沿北北西向断裂带充填的脉状矿体。其成因类型属断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南蒙自市母鸡白铅锌银矿为隐伏矿体矿体呈似层状,沿F_3剥离断层破碎带"顺层"产出,构造控矿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中寒武统田蓬组(∈_2t)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白云岩等。区内田蓬组中的层间构造破碎带及黄铁矿、硅化、碳酸盐化和矽卡岩化等矿化蚀变是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洛宁县三官庙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11,44(2):110-116
三官庙金矿位于太华群与熊耳群接触带附近的似斑状花岗岩体南侧,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拆离断裂带和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发育,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构造岩石为含矿主岩。矿体形态以较稳定的似层状为主,金矿物为银金矿等;金的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方铅矿。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矿化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在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Au元素得以沿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马鹿塘金矿目前发现的金矿(化)体均呈脉状、似层状,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及其旁侧的次级构造裂隙中分布,矿体的直接围岩为下泥盆统灰岩、白云质灰岩,主要矿化蚀变有黄铁矿化、硅化,该金矿属构造-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云南广南县格乍金矿主要受矿区F_1、F_3两条北西向展布的断层构造带夹持和控制,主要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上段(D)_1ps~2泥质粉砂岩之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锑矿化,局部见臭葱石化。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或热水溶液充填-交代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河南石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研究表明:石寨沟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主要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中,金矿体产状与层间滑脱带产状一致;矿体呈似层状,金矿化较均匀,品位较高,矿石组构较复杂,以角砾状和块状构造为主;近矿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化蚀...  相似文献   

10.
广南县老寨湾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重要成矿区带上,金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或层间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均为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第一段(D1ps1)硅化石英砂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断层构造、硅化等矿化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大姚县秀水河金铜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均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发现的金矿为氧化矿,铜矿为硫化矿,两者的含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硅化之构造角砾岩。属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热液型金铜矿,特殊的构造破碎带部位及褐铁矿化、硅化带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硅化蚀变及断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位于硅化蚀变发育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黔东南金矿的开采目标多为300 m以浅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发现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深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长寿 《河南地质》2001,19(2):120-124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
双旗山金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韧性剪切构造带中,该金矿的形成,与区内上元古界大岭组第二岩性段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岩系、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以及韧性剪的构造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矿区内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的韧性剪切构造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一把伞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赋存在断层破碎带中,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属构造活动和岩浆热力作用叠加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由1/2.5万土壤化探测量圈出6个金异常,查证后圈定3条金矿(化)体。矿体均产于上三叠统王吃卡组二段(T3wn2)构造蚀变带中,严格受地层、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成因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大比例土壤化探测量在该区金矿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矿体分布特征及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扎瓦拉金矿主要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二叠系~三叠系大理岩中,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破碎蚀变带是金的主要赋矿构造,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岩浆活动后期的断裂活动阶段,与矽卡岩化成矿作用没有直接的成因及时空联系,首次认为扎瓦拉金矿属中低温构造热液蚀变岩型,在岩体边缘近南北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有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8.
正胶东焦家金矿为研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控矿构造网络特征和构造-蚀变-矿化演化过程提供合适的对象.各蚀变带动态重结晶石英类型记录相应的形成温度.矿化期各蚀变带内平均水/岩比值变化、成矿流体酸性变化等受动态重结晶石英分形维数、粒度等显微构造控制.宏观与显微裂隙组成菱形网络并共同控制蚀变/矿化流体运移就位.不同蚀变带内古差应力强度、动态重结晶石英粒度和分形维数差异是浸染状和脉状矿体产出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西藏双湖县达则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近东西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刚日群混杂岩中。本文在区域地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成果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成果分析,典型矿床对比等方面对双湖县达则金矿的金矿找矿潜力做了初步分析,利用构造蚀变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发现了三条含金蚀变带,通过探槽揭露发现三条金矿带,品位为1.84~3.17g/t,延申超过300m。与商旭金矿相似,均受近东西断裂控制,成矿物质与木嘎岗日群关系密切,初步认为达则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具有中型以上的资源潜力,该矿金矿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寻找造山型金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藏双湖县达则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近东西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刚日群混杂岩中。本文在区域地质、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成果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成果分析,典型矿床对比等方面对双湖县达则金矿的金矿找矿潜力做了初步分析,利用构造蚀变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剖面发现了三条含金蚀变带,通过探槽揭露发现三条金矿带,品位为1.84~3.17g/t,延申超过300m。与商旭金矿相似,均受近东西断裂控制,成矿物质与木嘎岗日群关系密切,初步认为达则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具有中型以上的资源潜力,该矿金矿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寻找造山型金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