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自动观测系统提供的气象要素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叙述 ,说明有效地使用自动观测系统并与观测员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提高观测质量 ,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东省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22个站点2011年的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的能见度资料,分析了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能见度资料的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等,并对自动观测资料进行了订正。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能见度的分布大致相同,表现为沿海的能见度高于内陆,粤东高于粤西,主要低能见度区域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粤西的内陆地区;自动观测能见度的准确性主要受到仪器工作原理局限性、气溶胶类型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对能见度自动观测资料订正结果显示:订正后,在低能见度时,大部分站点的均方根误差在3km以内;在高能见度时,大部分站点均方根误差在8km以内,平均为6km左右。利用统计方法对器测能见度值作数据订正,能有效减小测量误差,使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能基本满足能见度自动化观测需要,特别是低能见度事件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自动观测系统提供的气象要素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叙述,说明有效地使用自动观测系统并与观测员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提高观测质量,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陈枫 《辽宁气象》2000,(4):19-20
通过对引进自动观测系统设备特点的分析,参照技术手册,结合桃仙机场地理、气候特征,总结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安装及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唐燕  潘来  陈蕴  赵虎 《贵州气象》2012,36(5):61-62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简称ASOM)已成为地面测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监控工具。该系统能够反馈国家级地面自动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ASOM系统中自动站观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自动站观测资料的业务可用性水平,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文根据近2 a来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自动站运行监控中观测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现有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偏差情况,利用全国保留人工观测的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2013年的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整点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观测结果系统性低于人工观测结果,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两者系统偏差增大,系统偏差为-5.69%~-0.1%,标准偏差为2.02%~4.71%;夏季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且与环境风速有关,在低风速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大,差异逐渐减小;气温对相对湿度观测也有一定影响;两类观测逐小时数据未见明显的时间差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偏差,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高湿地区台站偏差较大,下午相对湿度低时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概述和分析了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接地要求与地线安装技术以及降低电阻的方法 ,为感应电压提供一个对地的通路 ,以保障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我区目前引进的唯一的一套机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采集和处理人工观测项目,该系统的使用,使机场气象服务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9.
自动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差异及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国627个基准、基本站2005年自动与人工雨量业务观测资料, 分析了业务上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降雨量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 并分析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的日降雨量平均偏高0.12 mm, 标准差为0.70 mm, 相对偏高1.42%。627个站中, 80%的站自动与人工观测的年降雨量差值在5%以内; 近4%的站年降雨量差值在10%以上。年降雨量相对差值较大的站, 其年降雨量均较小。空间采样差、20:00 (北京时) 定时观测中人工与自动观测时间的不一致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均会导致自动与人工测量的日降雨量的差异, 甚至显著差异。由于观测仪器不同引起的降雨测量系统误差差别, 导致自动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系统偏差。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日降雨量呈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为0.9988。  相似文献   

10.
《气象》1985,11(4):44-44
美国最新地面自动观测系统 美国国家天气局(NWS)的地面自动观测系统(ASOS)主要是为航空部门服务的,但亦可以用于水文气象。目前ASOS处于研制和实验阶段。ASOS装备工作时间为一年半左右。 ASOS除能够报告自动天气观测系统所能获取的天空状况、能见度、温度、露点、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参数之外,还能报告雪、雷暴、冻雨、海平面气压和一些特殊观测项目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地温资料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海省海西所属气象站人工与自动站平行观测地温资料,对比分析两系统观测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青海海西7站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0~320cm地温均存在一定的差异,0~40cm地温自动站普遍高于人工观测值,偏差大部分超出允许范围,0cm偏差较大,越往深层两者差异越小,80~320cm地温偏差基本在允许范围内;大柴旦、冷湖、乌兰站差异较大,茫崖、德令哈、天峻、茶卡站偏差相对较小。两种观测系统仪器测量原理不同、仪器安装位置不同、观测方式的不同、观测时间不同步,导致自动和人工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12.
南京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风速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利用南京2004和2005年的自动站和人工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定时风速、自记风速、日最大风速和日极大风速的差异情况,发现定时风速和自记风速均是自动站观测数据大于人工观测数据,日最大风速也是自动站数据大于人工观测数据的时次较多,而日极大风速则是自动站数据普遍小于人工站观测值,这表明:我国地面观测系统改革后,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做好各类要素的连续性评估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功能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需求,提出了可视化、实时性、远程控制的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技术思路、设计原则,并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及自动化观测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作物生长、农田气象要素观测及环境监控功能,可实现作物发育期、株高、盖度等的自动观测,还可实现农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该文利用三维空间模拟技术初步确定了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提出利用图像判别技术,结合作物生长特征及农业气象指标,实现作物发育期自动判别;利用摄影测量学技术,采用动态跟踪法实现作物株高自动化观测;提出了作物盖度的计算方法和通过研究作物盖度与密度、叶面积指数的关系,解决作物种植密度和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的技术思路。该系统模仿人工观测原理,将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学等技术引入农业气象自动观测中,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任务的实时性、可视化和自动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概述和分析了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接地要求与地线安装技术以及降低电阻的方法,为感应电压提供一个对地的通路,以保障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AM335X的农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要中  刘钧  马尚昌 《气象科技》2017,45(5):818-824
为顺应农业气象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以及观测方式由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转变,设计了一种基于AM335X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系统依托Ubuntu嵌入式开发平台,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考虑。硬件部分选取Cortex-A8核心工业控制MCU,应用于对农业观测要素的图像信息处理,利用模块化结构,提升硬件设计的层次化标准。软件部分采用Thread多线程通信机制,搭建C++函数动态链接库,将基于SSH安全协议的ftp上传软件WinSCP,作为测试系统与PC机的交互工具。基于SecureCRT软件仿真环境,对照系统各状态输出格式要求,对观测系统的要素状态文件信息与图像文件信息进行了模拟状态调试输出与上传ftp服务器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自动实现对农作物观测要素状态数据与实时生长图像的观测采集与信息上传,对以后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贵阳空管中心自动观测系统(AWOS2000)防雷情况.该系统安装以来,多次雷击,损失惨重,为了有效的预防雷暴,用三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了自动观测系统的防雷效果,分析了避雷器的原理和安装计算方法,为同类设备的避雷的改进提供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Delphi编程,实现自动站实时观测气象要素进入12121系统,自动完成实时查询节目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自动观测资料WebGIS共享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自动观测资料WebGIS共享平台是基于WebGIS技术,利用ESRI公司2007年最新发布的ArcIMS9.2加以实现的自动观测资料查询分析系统,可实时、动态反映雨量、风、温、压、湿、墒情、紫外线、闪电定位等自动观测资料变化情况,并且能够将查询统计结果以柱状图、折线图等直观形式表现出来,为自动观测信息共享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空间,辅助业务人员进行正确与及时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
阮杰 《陕西气象》2011,(4):43-43
MCU111是芬兰维萨拉自动观测系统的核心通信单元,负责外场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将处理后数据传送至用户终端等。MCU111故障将引起整个自动观测系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实景监测中的图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娜  石广玉  余正泓  白晓东 《气象》2020,46(1):119-128
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具有自动、非接触、非破坏性等优点,是传统农业气象观测的补充。开展图像质量控制是合理使用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资料的基础。利用郑州、泰安和固城三地的历史农作物实景图像资料,设计了基于颜色特征参数检测和基于暗通道先验直方图检测的图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三年夏玉米和冬小麦等不同天气条件下得到的农作物实景自动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与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两种质量控制方法均可判断出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中图像观测资料的异常数据;基于颜色特征参数检测方法可有效识别出像素缺失图像,准确率达100%;基于暗通道先验直方图检测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污染图像,平均准确率为95.7%,平均召回率为87.5%。该质量控制方法可减小模型估算值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误差,目前已应用于省级农业自动观测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