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柔性结构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了以柔性绳索作为承爱和传递波浪作用力的主结构的柔性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试验结果。在9914号特大台风的正面袭击下,这种网箱能基本保持完好,表明它具有十分优越的抗风浪性能。通过对试验环境的初步分析表明,该网箱系统能抵抗住海面波高在4.7米以下、波长在76.95米以内的台风浪袭击,可满足福建省大部分近海海面在十年一遇台风重现期条件下的近海网箱抗风浪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兴海 《海洋信息》1999,(7):8-10
浅海网箱养殖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蛋白质食品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振兴沿海经济的支柱产业。浙江省玉环县沿海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多浑水,潮差大,浪流急,致使现有浅海网箱养殖局限于内湾少数静水区域,而其余广阔的浅海得不到有效开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箱养殖生态学是水产养殖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网箱养殖生物及养殖活动与养殖水体环境相护作用关系、依据当地环境状况为养殖设施建设及养殖活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的科学。本文简述了网箱养殖活动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网箱养殖生态学在养殖水环境管理、养殖容量评估和深远海养殖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网箱养殖生态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养殖活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是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 ,被称为我国海水养殖的第4次浪潮 ,发展前景十分诱人。我国目前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陆上工厂化养殖。本文拟就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90年代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新进展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始于80年代初 ,80年代基本上处于起步和技术积累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 ,随着多种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以及养成技术的日臻成熟 ,网箱养殖呈快速发展。1994年全国的海水鱼养殖网箱约160000只 ,至2000…  相似文献   

5.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1987-1989年,对大亚湾海区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长期网箱养殖使养殖区内海水和沉积物分别受营养盐、硫化物污染,直接影响网箱养殖生态环境;养殖区附近工程建设也严重影响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为此提出防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1989年,对大亚湾海区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长期网箱养殖使养殖区内海水和沉积物分别受营养盐、硫化物污染,直接影响网箱养殖生态环境;养殖区附近工程建设也严重影响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为此,提出防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类型之一,传统网箱养殖目标光谱特征受近岸植被、水体影响较大,易出现噪声问题.新型深海网箱养殖目标离岸较远,但养殖目标海面框体部分较小,与自然水体光谱相似性较高,难以实现有效提取.本文提出深度边缘光谱U-Net模型对两种海水网箱养殖类型进行养殖信息提取.该模型通过Canny算子双边滤波算法去除波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雅芝 《海洋科学》1995,19(5):21-24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是我国近年新兴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它具有集约化、高密度、高效益等特点,因而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这一养殖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现就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概述如下。1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相对于藻、贝、虾类的养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生产性网箱养殖70年代末、80年代初始于广东。1979~1983年珠海市科委开展海水网箱养鱼试验,共试养7科20多种,以新鲜小杂鱼为饵料,有时搭配植物性饵料混合使用,取得初步成果。1982年广东阳江…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水网箱养殖系统风险评估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水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制约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的种种因素也逐步显露出来(风暴潮等恶劣气候、环境污染、人为的破坏等等),海水网箱养殖在预期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面临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本文对海水网箱养殖系统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基础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海水网箱养殖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就数据的收集和专家评审表做了一些研究,以此客观的反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决策者实现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研究进展与发展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笔者对国内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多年技术开发和国外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长期跟踪研究,简要介绍我国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我国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宁德三沙湾网箱养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福建省三沙湾网箱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潜在风险以及鱼病暴发时的环境影响因子,在2011年对网箱养殖鱼病暴发前和8月份病鱼大量死亡时的网箱养殖区与对照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水质指标数据,对影响网箱养殖病害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PRIMER6.0 分析了底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ABC曲线等。研究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向已经富营养化的三沙湾海域排放了相当数量的磷酸盐,病害暴发时海水中弧菌的数量显著升高。通过网箱养殖鱼类死亡数量与温度、盐度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死亡率与三沙湾海水温度、盐度等水文环境有相关性,大潮期间死亡率降低,小潮期间病害加剧。网箱养殖降低了三沙湾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但对保护大型底栖生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三沙湾网箱养殖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15—2018年我国沿海省份(除台湾省)台风分布特征及养殖设施分类布局,基于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与区域重心方法,对渔业养殖设施格局与台风的风速及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 a间,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频次皆为5次以上。普通网箱分布与台风风速、频次呈线性相关,当台风等级达到8级(风速>17.1 m/s)时,其分布受台风影响程度加大。深水网箱分布仅受台风风速影响,对高速台风(风速>24.4 m/s)较为敏感。根据台风综合指标,筏式养殖分布受台风影响最显著,当台风等级到达6级(风速>10.8 m/s)时,其受灾状态较为明显。筏式养殖适合分布在近岸风力低于6级的海域内;普通网箱可设置在内湾等8级风力以内的海域;深水网箱适合分布在开阔的远海区域。根据各省养殖设施分布现状,建议福建省和广东省减少筏式养殖面积,推进深海抗风浪网箱的使用;海南省和浙江省积极推广“复合型渔业”发展;北方沿海各省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小,在发挥筏式养殖品种优势下,可依托海洋牧场,积极打造休闲渔业。总体而言,我国养殖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对各...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养殖网箱耐流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养殖网箱在海流作用下变形而导致的网箱养殖空间减少的有效把握,是网箱设计计算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提出1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用于预测养殖网箱耐流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以期依据计算机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模型试验和海上实际测试,寻找提高网箱耐流特性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海水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是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之一,其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产生的污染负荷量最大。本文利用污染系数和养殖产量对2003—2018年16 a以来广东省海水养殖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03—2018年广东省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网箱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366.0 t、61.2 t和585.1 t,增长率均为6.6%,池塘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90.5 t、9.1 t和636.1 t,增长率分别为14.2%,12.2%和13.1%。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种类和养殖区域的海水养殖排放的N、P和COD总量不同,网箱养殖高于池塘养殖;鱼类高于虾蟹类;粤西高于粤东和珠三角。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排放的N、P和COD分别占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的1.3%、3.7%和0.7%,是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分析海水养殖排污变化趋势及地域特点,可为近海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素有东海明珠之称的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今年以来紧紧依靠海岛有利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黄鱼网箱养殖技术,并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到目前为止共安放网箱300余只,投放黄鱼苗30余万尾.为了确保养殖户的合法权益,担负大陈岛社会治安任务的武警浙江省台州市大陈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全力做好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他们与有关养殖户签订安全防范责任状,提高其自我防范的意识;组织船艇定期不定期地对养殖区域进行巡逻.到目前为止,养殖区未发生黄鱼被盗案件,维护了科学养殖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年限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对大钦岛海域养殖3、8、13、18 a网箱以及非养殖区(DZ)表层沉积物(0~2 cm)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长年网箱养殖(13、18 a)区域沉积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短期网箱养殖(3、8a)区域(P<0.05)。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网箱沉积物优势菌门变化显著(P<0.05),短期网箱养殖(3、8 a)和非养殖区(DZ)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长年网箱养殖(13、18 a)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影响网箱养殖沉积物菌群结构的主导环境因子为Hg、Cd、有机碳以及石油类。冰鲜野杂鱼的投喂可能是大钦岛长年网箱养殖区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推广绿色环保型配合饲料的使用,并采用微生物(以厌氧不产氧光合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大型生物(刺参及大型藻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手段进行污染沉积物修复,推进深水网箱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和野生褐牙鲆的外观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生长环境下褐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学价值。结果显示:网箱养殖的褐牙鲆体形、体色更接近野生褐牙鲆,即有眼侧呈深褐色,无眼侧呈白色;工厂化养殖褐牙鲆有眼侧体色较暗,无眼侧有黑斑。网箱养殖褐牙鲆脂肪含量(2.5%)远低于工厂化养殖的褐牙鲆(4.2%),而接近于野生的褐牙鲆(1.4%);网箱养殖褐牙鲆水分含量比工厂化养殖的高,也更接近野生的褐牙鲆。3种生长环境的褐牙鲆,氨基酸组成是一致的,而且各项比值也都符合FAO/WHO的标准。对比分析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EPA+DPA、SFA、MUFA、PUFA等指标,网箱养殖褐牙鲆均要高于工厂化养殖褐牙鲆,接近而又优于野生的褐牙鲆。在矿物质含量方面,3种生长环境下的褐牙鲆差异不明显。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在褐牙鲆的3种生长环境中,网箱养殖的褐牙鲆要优于工厂化养殖的褐牙鲆,而更接近于野生的褐牙鲆。  相似文献   

18.
继海带、对虾、扇贝三次水产养殖浪潮之后,青岛市网箱养鱼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全市水产养殖的新热点,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目前全市网箱养鱼已突破万箱大关,新一轮水产养殖高潮即将形成。 青岛市的网箱养鱼始于1996年,当初只有黄岛区水产研究所和薛家岛街道办顾家岛村开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海水网箱养殖给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状况,分别从行政管理制度、环境规划、养殖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与经验,探讨了减少网箱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的措施和饲料配额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将来,环境管理会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中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小尺度海域养殖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氮作为污染控制因子,应用扩散数值模拟方程估算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三盘港海域水交换能力较强,但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其中网箱养殖对无机氮贡献率约占82%。按照目前的养殖布局,以网箱养殖对水体无机氮增量的影响小于0.049mg/L,即养殖区无机氮浓度值不超过0.400mg/L为标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殖容量约为2100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