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部山区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西部山区太阳总辐射的实测资料分析,指出,西部山区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必须考虑日照,水汽分布及海拔高度的影响。为此研制了适宜于西部山区的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Q=Q0(a+bs1+cs1^2),进而讨论了西部山区总辐射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经简单变换将坡地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式化为S_(αβ)=K(αβ)·S',其中S'为水平地面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K_(αβ)为坡地直接辐射换算系数。文中着重分析了K(αβ)随坡向、坡度、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给出了计算南、北坡最热坡度的表达式。最后计算出我国211个站点全年各月坡地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并以南、北坡20°为例分析讨论了坡地太阳直接辐射地理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坡地总辐射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翁笃鸣  孙诒安 《气象科学》1990,10(4):348-357
本文根据作者所提坡地实际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气侯计算方法,计算了我国各地的坡地实际总辐射资料,讨论了其随坡向、坡度以及纬度、季节的变化,并以南、北坡(坡度20°)为例,首次绘制出坡地实际总辐射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揭示出南、北坡总辐射间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再讨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根据我国建站时间在30a以上的辐射资料以及对应的地面站日照资料,在分析太阳总辐射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中a、b系数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辐射气候学计算的可能误差,得到了用日照资料估算总辐射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月总量接近正态分布特征;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中的a、b系数具有较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需按不同月份确立;通过逐年观测资料计算各基本站a、b系数,再由内插求得无辐射资料测站的a、b系数,进而计算无辐射资料站的辐射总量,其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杭州太阳总辐射特征统计及气候学经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当前研究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的基础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近40年杭州的辐射观测资料,得到了计算杭州太阳总辐射的经验公式,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该经验公式的误差计算值可供审核参考。根据对历史辐射资料的分析结果,阐述了近年来杭州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引起变化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玮  吴战平 《贵州气象》1997,21(3):26-29
根据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分析了我省坡地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省内各地的光合有效辐射值无论在地域分布上还是在季节分配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得到近40a灯塔太阳总辐射资料;在此基础上,分年、春、夏、秋、冬、生长季6个时段,系统分析了当地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 ,得到近40a灯塔太阳总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分年、春、夏、秋、冬、生长季 6个时段 ,系统分析了当地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昌吉市1961—199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昌吉市1961—1997年多年平均逐日太阳总辐射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昌吉市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日总量为22.82MJ.m-2.d-1,太阳总辐射在8~9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昌吉市的太阳总辐射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广西南宁、桂林二个日射观测点的资料(1958—1977),运用气候学统计方法,确定了广西地区旬直接辐射和旬散射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工作精度。 依此,计算了全区48个站的旬、月、季、年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量,并且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收入概况。  相似文献   

11.
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便于研究水气界面辐射传输、水下光辐照度以及湖泊储热量,探讨太湖地区总辐射概况及其变化。文章在概述当前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的主要方法及公式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利用上海、南京、杭州3站1961~2000年共40年的历史资料,确定各站的经验系数,然后内插求出太湖无锡地区的经验系数。由此推导出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并利用无锡站日照百分率资料求算出近4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实际总辐射。然后利用太湖站1998年的太阳总辐射实测资料检验其公式精度,确定公式的可信度。最后对计算值进行分析,阐述了近40年来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悬浮物增加所致;总辐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天文辐射相吻合,但又存在差异,这主要与梅雨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乌鲁木齐市太阳能资源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9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资料和乌鲁木齐站逐日太阳总辐射资料,在使用气候学方法估算出各站逐月太阳总辐射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 Kendall检测对全市冬、春、夏、秋四季和年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以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应用混合插值法,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四季和年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精细化分布式模拟.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春、夏、秋季和年的日照时数及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平原多,山区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冬季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呈现“山区多,平原少”的分布特点.近50年来,乌鲁木齐市春、夏季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不显著,但秋、冬季和年的日照时数及太阳总辐射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于1981和1991年分别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突变前后秋、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平原多,山区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利用潜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山西省近30 a 3个辐射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05个站的日照资料,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山西省的太阳总辐射,在分析山西省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山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各种参数,对区域太阳能资源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山西省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稳定、可开发利用日数较多,特别是山西北部地区,尤其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拉萨紫外线指数预报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春 《气象》2003,29(9):50-53
依据拉萨地区不同月份紫外辐射占全波段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关系和全波段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紫外线指数统计预报方法,经实际观测资料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一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五道梁地区的辐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分析了1986年中美联合考察期间五道梁站的地面辐射平衡的气候学特征。五道梁地区夏季直接太阳辐射强,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以分子散射和臭氧吸收为主。总辐射中以散射为主。光谱反射率中太阳短波反射率为0.13,太阳红外反射率为0.25,雪面上二者接近;反射率受土壤湿度影响明显,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各波段反射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地表比辐射率约为0.90。地表净辐射和地面热源强度大。太阳紫外辐射大,占总辐射的比例也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江流域147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估算1960年以来的太阳总辐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1960年以来太阳总辐射在长江流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在整个长江流域(除去上游源头区金沙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且上游地区变化波动大,中下游地区下降趋势显著;自1960年以来太阳总辐射在长江流域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以后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近50a来太阳总辐射的减少趋势与云量和大气水汽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买苗  火焰  曾燕  俞亚勋 《气象科学》2012,32(3):269-274
利用江苏省淮安、南京、吕泗3站的逐月太阳总辐射资料和70个气象站的月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全省各地逐月的太阳总辐射分布,指出江苏省太阳总辐射的季节分布特征是冬少夏多,春秋适量;太阳总辐射区域分布是北多南少;太阳总辐射的年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下旬—8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出现一个相对低谷阶段,恰好与江淮梅雨期多阴雨天气相对应。本文的结论为江苏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气侯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光合有效辐射(PAR)的两种计量系统,提出了利用太阳总辐射照度估算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气候学公式。根据国外对昼光的观测资料,得到了PAR能量的量子转换系数,即太阳总辐射中,PAR每1J的能量含有4.55μmol的量子。在气候学计算中,可利用这个值进行PAR的能量和量子的换算。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利用贵州省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区仅有的威宁、水城、兴仁和紫云4个辐射站2011年1月—2016年2月的月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资料,得到了适合该地区的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模型,该方法与实测值相比,4个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低于6%,可以认为在贵州省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区采用该气候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太阳总辐射是接近真实值的。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稳定度大部在一般等级以上,西部边缘地区可达很稳定等级,日照时数6 h和3 h的天数较多,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在充分考虑了地形因子对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影响后,实际计算了起伏地形下黑河流域的太阳辐射。在忽略地表和大气之间的多次反射后,地表太阳总辐射计为三项:按起伏坡面上实际入射角考虑的太阳直接辐射、经过下垫面天空视角因子订正的坡面天空散射辐射和考虑周围地形反射效应的附加辐射。计算结果表明:局地地形起伏对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非常强烈,使得复杂地形下不同坡向间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平均计算差额十分显著,且太阳天顶角从较小增大至中等大小时,这两种平均计算差额均加大一倍多;在较小和中等大小太阳天顶角下,不同坡向间总辐射平均计算差额,均较相同条件下直接辐射平均计算差额为小,这是因为总辐射还包括了天空漫射和邻近地形反射辐射因子,这两个因子和坡面上太阳入射方位的变化共同影响地表入射太阳辐射;起伏地形主要使得太阳辐射在局地区域内背阴、向阳坡向间发生显著的重新分配。因此,在复杂地形地区进行太阳辐射计算时必须考虑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