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取得重要成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新近完成的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1:1000万高精度航磁测量方法技术和地质解释成果,该项上填补了我国大陆航磁的最大一块空白区,为我国西部地区地质调查,能源与固体矿产勘查以及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等提供了目前为上最为完整的区域性地球物理资料和具有重要价值的调查成果,同时促进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航磁概查对青藏高原一些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中西部1:100万航磁概查结果,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界、高原内部几条规模较大断裂和区域性负磁异常带等高原地区几个有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进行了解释和探讨,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这对青藏高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通过航磁概查所获得的青藏高原中西部最新航磁图用于地质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情报》2000,(1):26-26
中国地质调查重大项目《青藏高原中西部1:100万航磁概查》,已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完成并取得初步成果。在5月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项目初步成果汇报与咨询会上,与会专家对该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项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陆地航空磁测的最大空白区,而且为西部开发和中外地学界研究青藏高原基础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航磁——大地构造解释及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王绳祖 《地质科学》1997,32(4):455-464
地表地质研究及中国航磁异常表明中国航磁大地构造具以下3种类型:沉积盖层区(深浅层结果反映正常构造层序)、构造盖层区(地表及浅层为外来推覆山系,与深部构成异常构造层序)和航磁异常地质历史时期各期沉积-构造事件叠加的记录。按郯庐断裂两侧华北、扬子地台区航磁-构造异常带的可比性,郯庐断裂总位移可达500km.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航磁-大地构造分区为:Ⅰ光蒙区、Ⅱ华北区、Ⅲ哈萨克斯坦区、Ⅳ塔里木区、Ⅴ青藏高原区、Ⅵ扬子区、Ⅶ华夏——台湾区。  相似文献   

5.
地表地质研究及中国航磁异常表明中国航磁大地构造具以下3种类型:沉积盖层区(深浅层结果反映正常构造层序)、构造盖层区(地表及浅层为外来推覆山系,与深部构成异常构造层序)和航磁异常地质历史时期各期沉积-构造事件叠加的记录。按郯庐断裂两侧华北、扬子地台区航磁-构造异常带的可比性,郯庐断裂总位移可达500km。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航磁-大地构造分区为:Ⅰ光蒙区、Ⅱ华北区、Ⅲ哈萨克斯坦区、Ⅳ塔里木区、Ⅴ青藏高原区、Ⅵ扬子区、Ⅶ华夏-台湾区。  相似文献   

6.
杨春雨  姚卫星 《西北地质》2010,43(4):300-306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找矿区域之一。2008年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开展的1∶5万航磁勘查工作反映该区总体磁场较弱,单个磁异常强度较低,但反映的磁异常信息较为丰富。通过开展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认为航磁异常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及矿化特征,查证磁异常均与一定地质体或矿化对应。该区以铅锌矿化为主,多金属矿化常见,矿化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航磁异常主要表现在局部磁异常升高、正负磁异常过渡带部位,低缓磁异常转折部位等。矿致异常形态多样,较难识别,应以通过航磁异常间接找矿为主,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有效加快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矿产勘查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野牛脊航磁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工作,通过在重点查证小区开展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土壤测量、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等勘查手段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评价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该航磁异常对应范围的找矿潜力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航磁异常对应的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优选延拓方法在西昆仑弱磁异常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德树 《地质与勘探》2002,38(Z1):74-76
采用优选延拓方法对西昆仑地区的航磁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清楚醒目的浅源航磁异常分布图.进而在优选延拓的基础上,应用线性梯度图像增强技术增强线性构造,识别了有磁性反映的线性构造.与现有的地质资料中线性构造进行对比,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尤其在弱磁异常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航磁资料的研究程度与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河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河北省山区航磁异常新一轮研究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包括河北省各种比例尺航空物探的工作程度、航磁资料的研究程度及航磁异常的查证程度,并对今后利用航磁资料找矿的潜力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河北省的航磁资料研究程度较高,根据航磁资料找矿的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0.
张大莲 《地质与勘探》2016,52(5):992-1000
高精度航磁测量相对简单,获得的信息丰富,是开展大面积成矿预测的有利工具。澳大利亚艾萨山选区地质资料较少,地面物探工作开展较难。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对该地区航磁数据进行了处理与解释,推断出断裂构造及岩体分布。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点,识别出成矿有利地区的航磁异常特征,划分了有利航磁异常分布带。在航磁有利异常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矿床、矿点位置情况,进一步圈定出成矿远景区,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加拿大航空物探发展的现况,并以新斯科舍省悉尼铜钼多金属矿为例,介绍了大比例尺航空物探在勘查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通过收集矿区区域航磁以及部份地段的地面高磁,以资料的处理、融合、分析为手段,以地质为依据,利用已经掌握的地质规律,建立测区内可能有的几种地质模型及地球物理模型,划分出矿区区域地质构造、岩体,并圈定了有价值成矿的靶区,为地质勘查和找矿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航空磁测、地面磁测、电法及能谱测量等地球物理方法可以为猫岭金矿矿产预测提供可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成矿地质环境分析、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建立及含金蚀变带的深部变化等进行科学地推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青海中-南祁连山察汗诺北部的青C-2012-280和青C-2012-281号航磁异常检查为例,在综合前人地质、物化探和矿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岩石磁参数测量和岩石地化剖面测量方法进行航磁异常地面检查。分析磁异常形成的地质原因,对航磁异常做出定性判断,对异常的成矿潜力进行评价,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综合物化探方法在青海省中-南祁连山的航磁异常检查和找矿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航磁梯度资料在金矿地质填图和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志宁  侯俊胜 《现代地质》1996,10(2):239-249
通过对冀东和冀北地区大比例尺(1:25000)航磁梯度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航磁梯度与常规的航磁总场相比,在金矿地质填图中可以更准确地划分不同地层分界、确定火成岩的分布范围以及断裂构造带的平面位置等。总结了金矿床上航磁梯度异常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包括航磁梯度在内的综合航空物探信息,对冀东渠子地地区进行了金矿预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李德威 《地球科学》2003,28(6):593-600
作为创建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的最佳野外实验室的青藏高原, 涉及当代固体地球科学前沿和热点的许多重大科学问题.迄今为止, 包括板块构造在内的众多模式不能合理地解释青藏高原重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现象.本文从下地壳与中上地壳、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耦合作用出发, 对青藏高原及邻区进行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构造解析, 提出青藏高原隆升的下地壳层流构造模式, 认为青藏高原地壳增厚和构造隆升是晚新生代由于锡瓦利克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下地壳的热软化岩石大量流向青藏高原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形成与演化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在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地球物理资料,1980-1982年中法合作又在西藏得到丰富的深部地球物理资料.青藏高原是一个整体.它的构造活动可以分为南、北、中三个带.中部是整体隆升,且已达到均衡.南北两缘受到强烈挤压、叠覆,是差异隆升,但未达到均衡.它的构造作用形式,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上地壳)以叠覆为主,中层(下地壳)以挤压为主,下层(异常地幔)以隆升为主.在上下地壳之间有一壳内低速低阻层,是一个主要的滑曳面.它的地质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印度板块与西藏板块未碰撞前,异常地幔使高原缓慢隆升.在碰撞后,地壳加厚,重力均衡使高原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18.
依据1:5万高精度航磁异常和地质特征进行选区,结合1:2万综合物化探查证技术,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航磁异常区发现了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现了航空磁测技术在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中的适用性.查证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含大理岩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航磁异常区是重要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赋矿部位显示低阻高极化地球物理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存在Ag、As、Sb、Mo、W、Bi、Pb、Cu、Zn元素组合异常,异常套合好,Sb异常值高,出现于内带,Zn常见于中带.  相似文献   

19.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