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质量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是气象资料中数据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资料之一。国内作为气候资料接收和保存的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中包含45个气象要素, 每日4次定时观测资料。利用2005年用于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接收、处理实时业务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保存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的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 对原数据集中因解码而引起的比较明显的批量错误资料进行了修改, 生成具有质量控制码的二版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同时还系统介绍了1980年1月—2003年12月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了资料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分为人工观测方式、自动观测方式、基准气候站三种格式,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是在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配有自动气象站或业务用计算机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是在全月观测数据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的,准确及时的地面观测资料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的基础信息之一,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地面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气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学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科学数据资源,是我国历史资料年代长、保存完整的地球信息资源之一。通过收集、整合、集成、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的气象数据是气象信息系统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和提供气象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要求,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组织科技业务人员,重点围绕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集建设和共享平台研制等方面加强全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网站的设计制作、全区气象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编,历史资料、实时资料元数据的编写和共享等工作)的建设。目前,全区气象数据集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基于辽宁省气象资料,依托机载观测仪器及地面特设仪器观测数据,利用VB编程实现了辽宁省人工增雨业务数据集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地面站资料、高空站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探测资料、卫星探测资料和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机载液态水探测数据、粒子激光探测数据、飞机和火箭增雨作业信息、降水天气分型共10个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实现信息共享,为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51~2006年的气象资料,通过数据标准规范研究、数据整合、共享数据库建立和共享网站建设,制作了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气象资料的多个数据集,建立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共享网站,并制定了数据共享发布策略,为科研部门和社会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共享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尺度灾害天气的预警能力,组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监测网系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地面气象监测网系统是集数据采集、综合数据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智能远程控制维护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探测系统。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在2004年初推出的地面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采用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站,可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以GPRS  相似文献   

7.
吴明江  宋文英 《气象科技》2008,36(3):375-377
自动气象站在使用中因雷击死机,标校、更换自动站传感器或电磁干扰,自动站传感器性能下降导致分钟、正点数据出现缺测,野值的情况经常发生.为确保气象记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根据近两年对嘉兴地区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审核实践,着重对地面气象信息化A、J文件数据缺测、野值及数据格式上出现错误及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在预、审核工作中减少错误,提高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审核质量.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数据的建立 (1)资料收集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所包含资料为3类: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气象灾害资料;台站历史沿革资料.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文件的人机审核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俊芳 《湖北气象》2002,21(4):30-32
从自动气象站业务化之后气象资料数据文件的审核实际出发,揭示了月地面气象资料模式文件的形成过程,简要介绍了气象台参数库的建立技术,并从机审和审核信息处理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应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实现A文件人机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气象科学数据集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相似文献   

11.
陕西气象档案馆现存的1956—2003年地面气象信息资料均为人工信息化A0(A1)、A6(A7)格式文件。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大规模建设,2004年,现行的A格式文件替代了A0格式文件。A文件是增加了自动观测方式位、依据2003年11月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涵盖了地面气象月报表全部内容的最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相似文献   

12.
一、研制地面气象资料输入系统的前期情况过去,地面气象资料是通过人工作孔将气表-1上的数据,按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上的模式在纸带上建立起信息的.信息化纸带再通过光电机扫描,将数据读入CCS-400型微型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3.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  李哓峰 《黑龙江气象》2011,28(2):29+35-29,35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34  
刘小宁  任芝花 《气象科技》2005,33(3):199-203
为了促进我国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以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如GHCN、GDCN、ISH为例,概述了国外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的进展及新动态。研究表明: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仍是主要工具。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有更好的条件,使用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气候背景资料和统计检验相结合的技术,并适当应用空间检验方法,来设计我国自动站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省气象资料服务工作手段落后的现状及信息化的需求,在地面气象资料A,W文件的基础上,对常用气象资料,利用多种语言设计编程,实现地面气象资料的查询、阅览、统计、检索、格式输出等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基本取代了靠人工翻阅、抄录气象资料的落后方式,取得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球地面气象观测站及非气象观测站逐时气温数据,应用分月阈值、区块阈值、纬带阈值及空间一致性综合检测方法,构建了 2016-2020年全球逐时地面气温数据集,并设计了可实时更新的质量检测流程,为全球预报服务和科研业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近5年数据的检测结果表明,全球总的可疑错误数据率为0.85%,亚洲...  相似文献   

18.
介绍历史地面气象报表数字化处理项目建设内容,纸质报表扫描、数据录入、数据文件转换、质量检查,数据集制作等报表数字化技术方法,针对质量检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获取时间序列长、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气象资料,尤其逐小时风、降水和日照资料,对浙江省精细化预报服务和气象能源开发取得较大的推进作用,提升了气象数据共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开始,全国地面气象站的地面信息化资料以A、A0、A1、A6、A7、V、V0、V1文件的形式保存和使用,其文件模式较多、内容分散,不便于管理和使用。采用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资料室统一下发的"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软件—省级软件(CDQC)"和全国地面气象A文件质量评估方法,对内蒙古71个一般站,现有的A、A0、A1、A6、A7、V、V0、V1文件转换生成新版A文件,对转换后的新版A文件,进行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的综合分析和评估。这次评估,对全面了解地面气象历史资料整体质量状况、出现疑误数据类别和原因,为纠正和减少历史资料错误,进一步确定今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和研究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审核技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中计算机综合处理科目为实例,着重对地面气象信息化A,J数据文件进行数据维护和质量控制,并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人工观测项目之间的合理配合及地面信息化数据文件出现的可疑、缺测及数据格式的错误作全方位、深人的剖析,给出数据审核要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