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硫酸工业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评估大冶市拟建硫酸厂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湖泊自净模式计算等方法对拟建厂水洗和酸洗两种工艺流程下排放的废水及典型污染物As与F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着重就水洗流程废水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水流洗程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并造成排放口附近的严重污染;建议采用酸洗流程,提高矿产品位及其综合措施来减少其对湖泊水环境扔  相似文献   

2.
车忠坤 《地下水》2019,(3):50-51,93
灰色系统理论的动态预测模型表现出预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所需原始数据少等优点。以大连市为例,通过模型的残差修正和理论分析,构建大连市城市需水量与废水排放量分析的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利用数理统计的回归分析法对城市需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可知:大连市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预测值为286.85 m^3/万元,城市需水量预测相对误差在-0.28%~0.26%范围;大连市201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结果显示为8.85亿t,评价结果与实际数据相差0.86亿t,相对误差为0.9%,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黄浦江是上海市人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它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当前工农业的发展很快,一些工厂及农田中的废水,通过各种渠道大部份排放到黄浦江中,因此程度不同地污染了水源。如不及时加以管理、控制、与治理,人民的健康将受到威胁。本文仅以黄浦江中酚的含量来剖析其污染程度,供有关部门参考,引起足够重视。酚是化工产物,天然水中一般不含酚。但由于某些工业废水(如炼焦、石油化工、煤气及其他化学工业部门所排放的废水)的污染,天然水中可能会有酚类化合物,每升中有几毫  相似文献   

4.
城市废水排放量的灰色预测孟清旭,陈卫玉(大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建模方法大同市城区1987~1992年水排放量统计如下:表1大同市废水排放量表灰色理论是针对符合光滑离散函数条件的一类数列建模。其计算公式及X(0)为光滑离散函数的条件是:。。其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特点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佳  曹明明 《地下水》2011,33(2):67-6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在纺织废水的排放过程中,印染废水的排放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印染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处理存在问题基础之上,总结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6.
工业废水最少化余江林,杨雁南,马桂萍(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业废水无论是它的排放量、性质和污染程度总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对这类废水的控制、治理以及适当的处置常常看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使废水恰当的控...  相似文献   

7.
天然锰钾矿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天然锰钾矿处理印染废水,讨论了介质pH值、样品用量、样品粒径、反应时间、光照和同存电解质等实验条件对活性艳红X—3B印染废水脱色速率的影响。处理了工业中常用的10种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和华丰印染厂实际废水,大部分染料的脱色率达到了95%,处理后的华丰印染厂的CODcr和色度都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排放一级标准,且天然锰钾矿可以被重复使用。锰的溶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染料后,溶液中Mn(Ⅱ)的浓度大大提高,表明染料能将Mn(Ⅳ)还原为可溶的Mn(Ⅱ),即染料与锰钾矿颗粒物界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的发色基团破坏而导致脱色。  相似文献   

8.
金川矿区尾矿库排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现状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李峰  孙伟 《冰川冻土》2012,34(1):114-119
处于甘肃河西干旱区的金川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废渣,废水排放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其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有危害.重点对尾矿库排水对当地地下水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库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绘制了尾矿库排水影响区的地下水中Ni、Cu、Zn和Cr四种主要元素平面分布等值线图,分析了重金属离子污染来源;通过建立物理、数学模型,对尾矿排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Ni、As、Cu、Cr、Cd、SO24-等组分)分布进行了模拟预测,对各类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建议加强地下水质监测和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由于“三废”的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每天排放的城市废水达数十万吨(其中70%左右是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未经处理,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除一部分排入附近河道外,主要通过下水系统,输送到北郊进行污水灌溉,污灌面积27万亩。城市废水在排放和灌溉过程中,不断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1973年水化学调研和1980年的取样分析数据,对福州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一般的污染指标及有害物质污染指标的检出情况进行介绍。对几种有害物质的最大检出值进行了分级,即超过地面水最高允许浓度的定为污染区;介在最低报告值与地面水最高允许浓度之间的定为轻污染区;低于最低报告值的为未污染区。并介绍本区地下水污染类型及污染途径,细菌污染来自大量的家庭生活污水及部分工厂的废水;化学污染主要是各种有害工业的废水,其途径是从地表直接下渗或地下排水管道漏失造成的。目前有害物质的含量,反映出区内自然净化能力的强弱及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地质未件,主要是由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沉积物粒径、结构的差异和现阶段的污染源、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分布等所致。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防治意见,使水质不致于进一步恶化,并能够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人类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水、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工业废水、油田废水,对环境的威胁极其严重,污水的处理已成为人类进步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选取改性剂,成功地制备出了复合硅藻土混凝剂。在对油田废水的处理中,提高了除油率。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三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采用常规方法对泉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姑泉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煤矿开采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有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为三姑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活化处理的凹凸棒石粘土,用静态法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铅的吸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温度和吸附反应热焓以及吸附容量等性能。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铅的最佳条件,并用静态法和交换柱法处理了不同浓度的模拟含铅废水。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方法处理效果基本一致,铅的去除率在99%以上,排放液中铅的残余浓度均小于1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选用凹凸棒石粘土对铅、铬、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实验,以期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锡铅锌金属选矿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使得选矿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取原水pH值为8,Zn~(2+)为13.8mg/L,Cd~(2+)为0.07mg/L,采用混凝沉淀-改性沸石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可使废水达到铅锌行业排放标准。在工程应用中,可使选矿废水达标排放,效果稳定,但沸石产泥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韩燕  张爽娜  李海涛 《地下水》2011,33(2):85-86,104
衡水市是河北省缺水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水体污染较突出的城市之一.由于衡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大量增加,根据2010年对全市水功能区及非水功能区重新进行的排污口核查与监测结果,从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状况、排污现状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衡水市水功能区排污状况,并提出了排污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感潮河网的水环境容量。研究表明影响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为:潮汐作用、调蓄库容、水利工程的调控运行、污染物的降解系数和边界引水水质。基于感潮河网水质模型,完善了其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以上海市浦南东片河网为例,分析了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条件下的污染物日允许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郑凡 《地下水》2004,26(4):267-268
兰村泉域地下水是太原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水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加大,已造成采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干枯,同时度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本文利用兰村采城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类型变化,分析了采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保护采城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乌江渡水电站至楠木渡磷迁移转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年3月~4月对排入乌江的废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废水总磷浓度高、强度大且相当稳定,严重污染了乌江的水质.乌江总磷的主要来源是流域内磷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且废水中大颗粒总磷含量高.本文通过乌江总磷的分布特征,总磷的存在形态,分析总磷在乌江的迁移转化机制.乌江总磷在迁移转化过程中主要是在水动力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The average annual value of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flux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its main tributaries in the past decade (i.e., 1991–2000), has been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Datong Hydrological Station (DH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ongting Lake drainage basin contributed the greatest water discharge (35.8%) and COD flux (48.3%) among the main tributary drainage basins, followed by the Poyang Lake drainage basin with the contributions of 15.4% and 19.3%,respectively. By the end of the year of 2000, COD flux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rose by almost 45% relative to that in the year of 1991, reaching about 1941000 ton/a at DHS.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as well as COD in it, was found decreasing in the same period, due to the gradual rei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oreover,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discharge of domestic sewages caused by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drainage valley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COD. Furthermore,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basin, water quality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terms of COD level, is going to deteriorate in the near future. Thus,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s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agriculture an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s before they are discharged would be the most concerned controlling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