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风感应器防水罩因长期使用易发生老化,遇阴雨天气,插头进水,造成短路故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站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一段废自行车内胎将防水插头套住,两头用铁丝扎紧即可;二是用防水胶布将电缆插头缠好,也可防止电缆插头进水。防止风感应器电缆插头进水有方@郭秀琴$河南省沁阳市气象局!462300  相似文献   

2.
某县站8月10日EL电接风向风速计记录器从8月10日01时开始出现风速不跳故障。初步分析如果记录器、短电缆、指示器、长电缆都正常时,那可能就是感应器的问题了。经调阅修理记录:全套仪器包括长电缆都是前2个月检修好的,怎么会有这个毛病,很可能是感应器12芯插头座处有了水。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辐射观测中,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观测到的数值远远超出实际可能的数值。如直接辐射值大于太阳常数S0,夜间净辐射值出现正几百的值等。这些情况多为硬件问题或操作不当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信号线接线柱插头没有插紧,或插头固定环没有拧紧,使插头有松动现象;信号线接头处未接牢;直表的信号用电刷压环传送信号的电刷压环处有压不紧的地方。由于接触不良,引起0值或“超值”现象发生。因此,安装插头时要先对好口,轻轻插到底,再将固定环上紧;线头接线处要焊接牢,用螺钉固定的要拧紧。②插头和插座不配套。这种…  相似文献   

4.
彭祥荣 《干旱气象》2000,18(3):41-41
使用EN型测风仪 ,给风的观测、记录带来了很大方便 ,避免了手工整理EL自记记录的诸多麻烦 ,确属测风手段的一大变革。但由于其工作过程是一个“黑箱” ,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及某些不正常现象不易被观测员了解和察觉 ,给记录的质量评定、运作监视及故障检测、排除等带来了不便。通过几年的使用 ,我们发现了一些故障现象 ,进行了尝试性的排除 ,效果良好 ,现列举如下 :1 极大风向正常却出现“77” ,而其他记录均正常。按《说明书》介绍 ,风向出现“77” ,表示感应器有故障 ,应检修感应器风向部分。经检查 ,未发现问题。估计可能是仪器精度…  相似文献   

5.
马桂兰 《气象》1984,10(7):44-44
1.遥测雨量计在使用过程中,为调整方便可用一根1—2米长的两芯电缆(最好从原电缆上截取),在室外把感应器与记录器连接起来进行调试。当基点调整好后,接上长电缆再试测:若误差不大,说明长电缆正常;若无记录或差值变化很大,则是长电缆有故障。这时可用电表检查电缆线有无断线或短路,并予以排除。 2.干簧管与磁钢间隙若有水滴会造成短路,也影响记数翻斗的翻动灵敏度。这种故障往往是由于漏斗堵塞或冲洗感应器时倒水过猛,使水外溢又未  相似文献   

6.
辐射观测是气象观测的主要观测项目之一,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但因某种原因导致辐射观测数据出现缺测、野值的情况经常发生。主要介绍辐射数据出现异常的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目的是为了提高观测员的故障分析能力和解决故障的能力,以便提高辐射观测资料质量和确保辐射观测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大多是70年代生产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故障较多.下面就该仪器常见故障与维修谈一些看法: ①方位灯泡时亮时不亮或自记有漏跳.这种现象大多属方位块脏、簧片压力不够,或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焦黑,也有线路故障的.另外,雨后要考虑12线插头是否进水,风后要考虑插头是否松动.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站711雷达故障档案记录分析,造成天控线路短路故障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电源变压器和整流元件击穿而短路,造成这种短路的原因,多数情况是由于元件厂家产品质量低劣以及元件使用时间过长,或者负荷过重所致。因此,在检修这部分元部件时,有条件的台站,应对元件有关参数进行测量,合格者方可使用。 另一种情况是天线驱动马达的激磁绕组和电枢绕组自身或组间短路,(多见于俯仰电机)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在于马达外壳  相似文献   

9.
EC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故障出现最多的仪器之一,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例特殊故障;指示器指示的瞬时风向和记录器记录的风向同时出现与实际风向不符。经检查,指示器、记录器工作正常,仔细检查感应器风向标转动部分发现内面安有两对小钢轮完全锈死转不动,致使风向标始终指向某一方位,说明故障出在感应器风向转动部分,属于机械方面的故障。  相似文献   

10.
虞维钧 《气象》1990,16(11):55-55
电接风仪的电缆常年暴露在室外,容易老化,出现裂缝以至发生断路。衔接部分如不够严密,遇雨则易进水短路。由于电缆维护不当而引起的故障不少。发生这类故障,记录中断的时间都比较长,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辐射观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王景红(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气象辐射观测记录要保证其代表性、比较性和准确性,除严格执行观测方法,也应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1线路故障辐射观测采用室外感应室内自动记录,裸露在外的电缆线极易受损、老化,出现接触不良或...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延安(36。36’N,109°30’E,958m)建成气象辐射三级站,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往往由于云状、云量、水汽、大气透明度等天气现象的影响导致正常数据异常变化,或由于仪器的水平、短路、断路和外场磁场干扰等所引起辐射观测仪器显示数据失真。根据20a气象辐射观测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电接风故障检测与修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电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使电接风故障率较高。在各种介绍检修电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都有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对电缆故障也有少量介绍.但对于一些远离盟市的艰苦台站来说,学过电接风仪器故障排除的维修人员很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走了许多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14.
通过雷达误报警故障现象及前期排除该故障的过程,结合方位驱动工作原理,对比在用正常电路板与故障电路板相关插座和集成电路插脚的电压及分压电阻阻值,进行分析并排除了误报警故障后才发现雷达方位驱动不报警的真正故障。根据驱动箱方位驱动报警信号流程原理图,逐步测量主控箱和驱动箱都开启状态和主控箱开启而驱动箱关闭状态的方位驱动报警电平的通路,发现通路断路,经过检查所有插头座,发现断路点,重新焊接后故障彻底排除。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微机故障中,开关电源故障约占一半,一些微机因开关电源故障而不能工作。电网电压不稳和供电线路不正常是造成开关电源故障的主要原因。结合实践经验,现将开关电源故障及维修经验简介如下:1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扇不动。1-1 检修方法之一打开电源外盒,会看到保险丝变黑。换新保险丝后,用万用表测交流电输入两端正反向电阻均为零。分析电路可知,输入高压整流线路、滤波及脉冲开关功放电路的元件,有的可能击穿,造成短路。焊开有关元件测量,发现全桥整流块击穿,换上新块通电后,微机工作正常。1-2…  相似文献   

16.
杨云 《河南气象》2003,(1):47-47
前一时期 ,我局的电接风向风速指示器出了点小故障 :观测定时值 2分钟平均风速时 ,瞬间风速偏小很多 ,更换指示器后 ,该现象仍不能排除。经检查发现 ,原来是 1 2线插头座密封用的橡皮垫圈老化破裂进水发生短路所致。用棉花吸掉水分 ,再吹干 ,换上新的橡皮垫圈 ,风向风速指示器恢复正常。一次电接风向风速计故障的排除@杨云$新县气象局!河南新县465500  相似文献   

17.
曹广敏 《黑龙江气象》2002,(2):22-22,24
辐射记录仪器及辐射表是精密的日射测量仪器。在日常观测中 ,常出现下列问题 ,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测量精度 ,甚至可能损坏机器。下面是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供同行参考。1 辐射仪器的维护   ( 1 )经常检查各辐射表有无松动现象 ,密封圈松动有无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大多是70年代生产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故障较多。下面就该仪器常见故障与维修谈一些看法: ①方位灯泡时亮时不亮或自记有漏跳。这种现象大多属方位块脏、簧片压力不够,或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焦黑,也有线路故障的。另外,雨后要考虑12线插头是否进水,风后要考虑插头是否松动。 ②风速笔尖画平线。首先检查电源,特别是要检查蓄电地电压是否达到了标称值llV,若未达到则需充电。另外要检查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是否有焦黑和压力不够等情况。室外部分,检查风速凸轮上的簧片触点压力是否够,…  相似文献   

19.
轧良赫 《气象》1975,1(12):26-28
雷达信号异常 1.雷达输出信号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 出现这种故障时,在测距离显示器示波管荧光屏上的“茅草”(杂音信号)成图18形状。而关闭雷达一段时间后,再开启,雷达信号很快又成图18形状。此故障产生的原因是接收机中某级或某几级发生输入阻塞现象,而且很大可能是出在高频通道中。可采用逐级拆除法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0.
雨天防故障     
降水,给高空探测带来一些困难,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高空故障,影响探测质量和施放高度。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晴天抓高度;雨天防故障”。现就高空探测中,雨天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防止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雨天,高空湿度一般都很大,饱和的湿空气进入探空仪盒内,附在探空仪上遇冷凝结。当电码筒上凝成一层薄霜时,就会使感应器指针尖部与电码简之间接触不良,造成探空仪电码讯号不清,而影响地面接收质量。严重时可造成探空记录缺测或重放球。防止的办法是在施放前用防冻油在电码筒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同时将感应器指针尖部也涂上防冻油,这样水汽就无法在电码筒和指针尖上凝结。防冻油在电码筒表面又起润滑作用,保证感应器指针与电码槽路接触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