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南部布拖地区位于扬子块体周缘盆地构造的西南缘,属于楚雄前陆盆地与小江断裂系的北部,其地层古生物研究,可为华南古陆构造演化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和证据。根据布拖地区志留系3条剖面的生物地层研究,认为本地区志留系主要发育Llandovery世,缺失Wenlock、Ludlow和Pridoli世的地层,其地层序列自下而上为:龙马溪组、布拖组(新名)、石门坎组(厘定)、乌科组(新名)、大路寨组和莱地湾组,在志留纪Llandovery晚期,该地区抬升为陆地,直至二叠纪早期再次接受沉积。通过与扬子块体其他地区志留系的对比研究,提出布拖地区与扬子块体的志留纪具有相同和类似地质发展史,表明整个扬子块体为稳定的、以浅海沉积为主的沉积区;在扬子块体上,下红层底、顶界是穿时的;初步分析布拖地区志留系的沉积环境,认为从康滇古陆到布拖沉积区,是一个从陆地到浅海的古地理格局,扬子地块西缘不存在较深或深海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贵州新生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省的新生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早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以Lophiomeyx sp.和Brontotheriidae为代表的动物群,填补了早第三纪古生物研究的空白;晚新生代地层研究,在传统的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孢粉地层学与气候地层学等方面的工作,使地层研究逐渐走向定量和综合,并首次编制了贵州新生代地层年表。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地质生产的发展,地层学特别是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很快并已取得可喜成就。但是运用多门类古生物进行地层划分时,经常还会存在地质年代的分歧意见,甚至于同一门类古生物的不同组合的差异,也可能出现不同地质年代意见,造成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的困难。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生物的发生、发展、演化、迁移、绝灭、埋藏等过程和地质变迁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区域地层类型丰富,在《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的编写过程中,某些段代的研究有较明显的进展。现把这一新情况、新认识、新问题,扼要地作一介绍,供同志们研讨。江西省区地跨扬子区和华南区各一部分,系地质界颇为关注的地区。各时代地层分布普遍,发育较全,类型较多,是研究地层、古生物及沉积古地理的良好地区。  相似文献   

5.
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银胜 《河南地质》2001,19(4):264-272
笔者以近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古生物类型与生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一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59,19(3):127-127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及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正在为地层会议的现场会议极积进行会前准备工作。目前,黔西南地层会议现场会议地层队,已于1月3日自北京出发,该队将结合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来解决黔东南地区都匀、独山、三都一带的自  相似文献   

7.
结合河北矾山幅(K-50-135-B)1∶5万区调成果,在全面分析了第四纪地层常用划分方法(岩性法、地貌法、古生物法、气候法、古地磁法、年龄法)的利弊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第四系进行多重地层综合划分应分三步:①根据岩石地层学和地貌地层方法,建立研究区地层相对新老顺序;②根据生物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等方法,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③根据古地磁和年代学方法,确定重要地质界限和地质事件的年龄;并对多重地层方法野外填图的基本程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宁芜、溧水地区的上侏罗统西横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宁芜、溧水地区为下扬子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对本区上侏罗统做过很多研究。西横山组一名系地质部第六石油普查大队创建,归属中侏罗世,但无化石依据。1970—1972年,江苏区调队二分队对西横山组地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层层序,并发现了腹足类、植物、叶肢介、介形类及孢粉等门类化石,对西横山组的涵义作了修订。1981年三分队又采获了昆虫、瓣鳃等化石。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及钱清鉴定。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前人对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做了大量的地质,地层及古生物学基础和研究工作,本文从多重地层学方面对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作全面的论述和研究,对系、统级的地层界界线、组、段划分和时代厘定,着重研究各门类古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及各时期的生物地层界线。  相似文献   

10.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纪年代地层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连续,出露完整,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是世界上同时代地层最具代表性的序列之一,也是解决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竞争相关界线层型剖面的最理想地区之一。根据近年来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的同位素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本文以生物地层序列(生物演化阶段)为基础标志,以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变化界面为辅助标志,对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进行年代地层的划分,提出2统5阶方案。下统名称建议用峡东统,下分九龙湾阶和陈家园子阶;上统名称建议用扬子统,下分吊崖坡阶、第四阶和第五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地层和碳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的特征,初步探讨了与其他地区埃迪卡拉系的对比关系。这一划分和对比方案只是目前研究的阶段性认识,更完整的划分对比意见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从生物地层学到大地构造学——以华南奥陶系和志留系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旭  戎嘉余 《现代地质》1999,13(4):385-389
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多年来对华南扬子区、江南过渡带到珠江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不但完善了地层的精确对比 ,而且结合岩相、生物相的研究 ,还对广西运动的始末提供了准确的时限 ,从而延伸到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领域中 ,把区域性的构造问题和全球构造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连续,出露完整,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是世界上同时代地层最具代表性的序列之一,也是解决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竞争相关界线层型剖面的最理想地区之一.根据近年来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的同位素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本文以生物地层序列(生物演化阶段)为基础标志,以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变化界面为辅助标志,对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进行年代地层的划分,提出2统5阶方案.下统名称建议用峡东统,下分九龙湾阶和陈家园子阶;上统名称建议用扬子统,下分吊崖坡阶、第四阶和第五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地层和碳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的特征,初步探讨了与其他地区埃迪卡拉系的对比关系.这一划分和对比方案只是目前研究的阶段性认识,更完整的划分对比意见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书由纪友亮、张世奇等编,于1998年2月北京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提供了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地层的新方法。本书系统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归纳总结了各层序地层学学派的观点,总结了海盆、陆相湖盆、冲积环境、沙丘环境的层序形成机理和发育模式。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层“序地层学原理”,主要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及层序地层学各级单元的形成机制;第二篇“地层层序的形成机制分析”,主要讨论了层序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第三篇“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主要介绍了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层序类型、体系域组合及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熊兴武  张雄华 《江西地质》1994,8(4):252-253
在港口、马坳幅1:5万区调中,运用沉积学和地层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对区内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古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建岩石地层单位湾头组与新湾群。对区内下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生物地层学方面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综合地层学在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守军 《山东地质》1998,14(4):31-36
本文利用综合地层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选用了多门类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和火山地层学、生态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及沉积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层学等手段,对鲁北区,鲁西南区、鲁中区和鲁东区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6.
宋传春 《地层学杂志》1998,22(4):315-320
山东车西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沙四段之间发育一套油泥岩“尾巴”段地层,其中沙三、沙四段的标志化石混生,在层位归属上一直存在分歧。通过标志化石组合特征的分析对比,并综合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以及岩电组合特征的研究,认为沙四段化石的延续是早期古生物分子的孑遗,沙三段标志性化石的产生是古生物新成员的先驱,以生物地层学进行层位划分应以标志化石新成分的出现作为一个新的时代阶段的开始,而油泥岩“尾巴”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岩石地层和岩电特征等均趋向于沙三段,所以将其划归为沙三段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地层学杂志》2012,(1):132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扬子区志留纪晚期(罗德洛世—普里道利世)地层发育、划分对比及古地理和古环境特征,对于认识“广西运动”对华南地质作用的影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扬子区45条剖面进行实地考察或研究,开展了以生物地层学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旨在揭示志留纪晚期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划分对比,勾绘了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的2个分布区——周缘沉积区和台地内部沉积区,含有7个沉积亚区。周缘区发育正常海湾,以正常浅海沉积和动物化石类群为特征;而内部区发育表现“分散”,实属相互连通的极浅的陆表非正常海,以极浅水、淡化海、无正常浅海动物化石、陆生植物化石发育为特征。经剖面解析和综合讨论后确认:扬子区志留系发育不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晚期到罗德洛世中晚期(约10 Myr)几乎空缺无沉积。上述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扬子上升的解译,并识别出4种表现型式。在大时间尺度上,扬子上升是扬子台地古生代地质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体上升运动(沉积间断长达~40—~150Myr)。以剖面研究为依据,本文提出广西运动最早发生和最先结束均在珠江区,较扬子区发生早大约10Myr,结束早大约4—5Myr;广西运动最后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地层学杂志》2013,(1):128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业论文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发育及其淹没事件是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地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资料等对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淹没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沉积演化分为宝塔一临湘期碳酸盐台地沉积和五峰期深水、浅水陆棚沉积两个阶段;淹没事件开始于五峰初期,主要受控于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