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震灾害损失的分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需要快速判断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根据对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不同要求,本文将地震灾害损失分为四个级别评估。Ⅰ、Ⅱ级评估属非现场评估,所需时间较短,其结果可初步判断震灾规模;Ⅲ、Ⅳ经评估为现场评估,结果准确,可作为震后救灾的依据,这样使得震害损失评估时间满足要求,结果科学准确,从而更好地为政府部门提供抗震救灾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常熟-太仓5.1级地震现场震害评估和经济损失分析工作为基础,结合江苏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灾快速预测,讨论准确快速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及其损失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房屋震害指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应用房屋震害指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用本文的方法对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的震灾损失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续发性地震震害损失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立军  张勇 《内陆地震》1998,12(3):268-273
通过伽师地震震害损失评估的实践总结,认为对续发性地震的损失评估,尤其对量大面广的建筑物的损失评估采用震害损失率相减的方法,其结果与前面的地震损失率具有可比性,通过对不同评估方法的比较,认为震害损失率相减法快速,准确,易于操作,给出了新疆地区不同烈度下土木结构房屋的震害损失率,其取值范围为:Ⅺ度区为70-46%;Ⅷ度区为45-29%;Ⅶ度区为28%-13%;Ⅵ度区为12-6%,Ⅴ度区为5%以下。  相似文献   

5.
何钧  陈时军 《内陆地震》1998,12(3):234-241
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技术方法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在确定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在人员未到地震现场的情况下,快速给出该次地震对一个区域造砀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初步评估结果。选择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评估区域,并使用该软件系统对1995年9月-20日发生在苍山的5.2级地震进行了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实际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看出 ,用固定资产损失率矩阵计算经济损失,获得基础资料方便,  相似文献   

6.
地震损失评估与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树桢  尹之潜 《中国地震》1993,9(3):264-275
1989年10月大同-阳高地震后,国家地震局首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震害评估,为政府进行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加快灾区重建,减少地震损失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大同-阳高地震的评估经验和近期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震害快速评估实用方法,介绍了震害评估计算程序(EDEP),并以实例说明程序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最后,为更快地评估地震损失,建议建立重点监测区震害评估数据库系统,并提出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和GIS的建筑物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龙  王晓青  丁香  窦爱霞 《地震》2007,27(4):77-83
介绍了一种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震后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评估流程包括震害提取和损失评估两个部分。评估方式根据需求可以分为基于震害指数的评估和基于图像分类结果的评估两种模式,前者通过震害指数与烈度的关系得到地面居民住地的宏观震害情况,结合地震应急数据进行建筑物损失评估;后者采用图像处理技术,选取典型震害样本以图像分类技术得到地面居民住地的分级分类的震害结果,然后计算参数进行损失评估。损失评估的计算根据震害提取模式而不同。这种遥感震害评估方法和计算流程结合了遥感和GIS技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目标,提高了震害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多人工作模式,通过有效率的人机交互来提高遥感震害评估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地震部门的一项职责。科学、准确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震后抢险救灾、重建家园、争取国内国际援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城震灾害评估队伍的建立、充分利用灾区掌握的灾情、应用多种评估技术和方法,开展震灾预测以及编制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图集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汶川8.0级大地震应急遥感震害评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在缺乏足够地面震害调查资料的情况下,通过遥感手段获取灾区震后遥感影像,图像快速处理和震害信息提取,对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快速评估,将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为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叙述了遥感应急震害评估的基本方法和该方法在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的应用,并对实际评估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GDP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是从全球尺度地震灾害损失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文在真实震例的基础上,运用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科考影响场与经验影响场的震后经济损失,与实际震害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初步验证该方法在省级区域震后经济损失快速评估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空间格网数据相比于矢量数据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简单的特点,适合地震灾害损失震前预测或震后快速评估。但地震损失评估涉及地震危险性及人口、房屋建筑及其地震易损性等不同类型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千米格网分布,数据量大,数据变化时形成新的格网数据的工作量较大,使用常规震害预测算法会影响评估效率。依据地震损失评估原理,采取前置确定性损失评估策略和算法优化,结合GIS功能设计并编程实现了具有风险评估相关数据千米格网化处理、地震损失预测与震后快速评估等核心功能的软件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2016~2025年中国大陆千米格网地震损失预测,结果表明评估效率显著提高,该系统为我国新一代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提供了实用化的震害损失预测工具,同时,在地震损失快速评估中亦得到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2.
精细化的建筑物震害评估,对震后应急救援和烈度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因震后高分辨率影像缺乏导致无法快速开展建筑物震害评估的实际需求,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提出基于震前高分影像和震害仿真的建筑物震害快速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取灾区建筑物空间信息,在收集实际地震动记录的基础上,结合精细化的建筑物震害仿真方法,对震中部分村镇的建筑物震害及地震烈度进行了快速评估,并与震后获取的无人机影像解译结果、现场调查烈度及余震等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震中附近的磨西镇烈度估计达到Ⅸ度,其他地点的估计结果与发布的烈度图进行比较,其衰减较为一致,且与余震发生空间较为重合,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可作为震后大范围影像缺失的“盲区”的建筑物震害快速评估的有效方法,为现场应急、灾害调查和烈度评定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阿巴.  Τ 《内陆地震》1995,9(3):317-320
要预测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破坏的损失,就要寻求一些比较简单而可行的方法;当用货币来计算这种损失时,必须分析建筑物的新旧程度和建筑物的震害程度。这了在确定的物理状态范围内评估建筑的损失,研究了遭地震破坏的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加固和修复部题;分析了地震和长期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住宅楼的修复部题。给出了不同地震时损失金额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  相似文献   

14.
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阿图什地区发生6.9级地震,造成了破坏和伤亡。震后,新疆地震部门对灾区震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震害损失进行了评估。该文根据对伽师-阿图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实践,提出了由震害评估工作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山西临猗—永济1998年5.0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11日在山西省临猗县-永济市发生ML5.0地震,通过野外调查,对这次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初步认为,这次地震受灾面积达599km62,经济损失达1544万元。在震害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震害的原因,指出,房屋质量差及1998年降雨量大是造成这次地震震害较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地震震害微观与宏观方法快速盲估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王晓青 《地震》2010,30(2):134-142
本文以分类清单法和利用GDP进行震害评估法为例, 回顾地震损失微观、 宏观两类快速评估方法的原理、 流程及应用。 总结两种方法的特点, 并做简单对比。 结果表明, 根据要求的不同和掌握资料丰富程度的差异,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震后快速盲估, 其结果对政府决策和抢险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双庆  张晖  赵颖  张楠 《山西地震》2010,(3):39-44,48
利用Matlab及Arcgis软件,将天津市地震应急综合评估系统自2007年底以来人工触发的地震灾害评估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技术底层梳理了整套评估系统涉及的有关数据库、企业服务总线、灾害评估系统、辅助决策系统、Web服务等各功能模块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并使用流程图展示了综合评估系统涉及的技术细节。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近两年来触发的地震震级大小、震中、死亡人数、计算耗时等分布特征以及震害损失的分布特点,指出以后工作中需要增添哪些分布特点的人工触发地震事件。进一步分析震害结果得出建议:造价比矩阵值需适当上调,人员伤亡比系数下调,经济损失应增加按建筑用途和因经济活动中断而出现链式损失效应的灾损因素。  相似文献   

18.
震后桥梁结构震害快速评估能够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对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遭受地震影响梁式桥的破坏状态,使梁式桥震害评估方法在地震应急中发挥更大作用,基于统计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推断模型等三种梁式桥震害评估模型,采用VC++6.0及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开发了有关评估软件,并以桥梁震害资料为算例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九寨沟地震建筑物震害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震后获取的无人机影像,结合地面震害调查资料,分析各类建筑物震害特征,建立建筑物震害无人机遥感解译标志;选取地震灾区漳扎镇(部分区域)和荷叶寨2个区域作为研究区,进行了无人机遥感建筑物震害提取,基于遥感震害指数进行了震害定量评估,并与现场建筑物震害调查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显示,遥感解译建筑物震害与实际震害程度相吻合,表明利用震后快速获取的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建筑物震害,进而为地震灾害定量评估和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损失快速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根据历史震害统计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给出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不同结构类型住宅的震害矩阵;结合汶川地震烈度图和三省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包括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不同结构住宅比例等,进行震后损失快速评估,得出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县级地理单元的住宅破坏情况、无家可归人数、住宅经济损失等评估数据,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显示,如果按总体损失指标(经济损失或无家可归人数),江油、三台、安县、都江堰市、绵竹市、中江县是损失最严重的六个县;如果按照人均损失指标(人均经济损失或每万人无家可归人数),北川、安县、汶川、平武、绵竹、青川等是受灾最严重的六个县。通过比较县级地理单元的损失情况,作者认为在这次地震中,人均损失指标比总体损失指标更能代表一个地区受灾的严重程度,用总体损失指标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因灾损失程度,用人均损失指标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受灾程度。本文最后给出了考虑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异性的震后损失快速评估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