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乡镇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精神,经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党组研究决定,由主管副局长带领9个乡镇国土资源所长一行10人,赴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县——浙江省桐庐县、淳安县,就如何开展乡镇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考察。通过考察,两县基层国土所建设的成熟经验对我局规范基层国土所管理、增强基层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塑造国土资源新形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设立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是国土资源部门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全面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几年来,按照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双鸭山市国土资源局把国土资源管理触角延伸到全市各个乡镇村屯,有效解决点多、线长、面广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全面加强了乡镇国土所的规范化建设,有效地发挥了乡镇国土所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乡镇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系统的基层单位和前沿阵地,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窗口,同时担负着保护和依法管理国土资源的重要职责,如何做好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创建和发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下,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齐市各县及密山、双鸭山、鹤岗等地区对基层国土所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考察期间,调研组听取了各国土资源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情况的介绍,同时,对国土所创建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国土所进行了参观,并就国土所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乡镇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统一机构设置,明确管理职能,规范运行方式,所属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全部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4月28日,陕县国土资源局西张村国土资源管理所办公楼在西张村镇举行奠基仪式。这是国土资源系统实现直接管理以来,陕县国土资源局下辖13个乡镇所首家开工建设的单位,它预示着全县乡镇所建设拉开了序幕。充分展现该局国土人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把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作为夯实国土资源事业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到2008年6月,全市26个乡镇国土资源所(站)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同时,该局“软”、“硬”兼施,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建设、管理、考评工作机制,在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十分强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9,(9):F0003-F0003
永州市零陵区国土资源局2002年4月由原市国土管理芝山分局和区矿产管理局合并组建,全局现有干部职工228人,下设14个股室、5个直属机构和15个乡镇(办事处)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8.
1月1 2日,记者应邀参加了在横县陶圩镇国土所召开的横县第五次国土资源所所长联席会议.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全县1 7个乡镇国土所所长、副所长近40人欢聚一堂.会上,陶圩国土所所长汇报了陶圩国土所近期工作情况,并作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机制,把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土地开垦整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两个专题发言.陶圩所的两个专题发言很有针对性,开拓了大家的思路,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会议开得很成功.据了解,每月一次的全县国土资源所所长联席会议制度是2005年8月份建立的,是该县为建设一流国土所,加强国土资源所队伍建设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之一.会后,记者还参观了陶圩国土资源所,该所新建的办公大楼共有5层,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会议室、会客室和办证大厅.据了解,像陶圩所这样的硬件建设,该县所有国土所均要在2006年底前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按照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精神,肇州县国土资源局组建了4个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负责全县14个乡镇(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所建设过程中,他们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为指导思想,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乡镇国土所各项职能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全面、协调和健康开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海伦市国土资源局为落实绥化局开展“五双”建设,加强基层窗口服务,重点建设国土资源所“十有”,落实了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管理,营造了优秀的环境,发挥了国土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显著。目前7个乡镇所都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达到了“十有”。近年来多次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彰;省厅和绥化局领导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市国土资源“五双”表彰会上介绍了典型经验并授予了物质奖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照市莒县国土资源局认真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服务优质,依法办事,文明管理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要求,紧密结合莒县实际,以完善体制为抓手,以提高素质为根本,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目标,不断强化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强基固本、推进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的新路子。1推进国土资源体制改革(1)领导重视,努力完成国土资源体制改革任务。莒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府办、人事、国土、财政、监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莒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莒编[2005]1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  相似文献   

12.
南乐县韩张镇韩张国土资源所成立于2005年12月,分管韩张镇、张果屯乡两个乡镇,辖区内耕地面积5952.72公顷,8万余人口,曾多次受到濮阳市国土资源局和南乐县委、县政府表彰,连续五年被评为“南乐县国土资源局先进国土所”称号,2006年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先进国土资源所”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强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管理力度,近年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精简、效能、就近分设、方便群众、有利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了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设立中心所,集中精力抓管理、强服务,切实加强了对基层国土资源工作的管理。一是撤除原乡镇国土资源所,设立国土资源中心所或分局(加挂国土资源监察中队牌子)。国土资源中心所(分局)设  相似文献   

14.
收入下降、福利减少、工作压力大、失职渎职风险高。这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湖州市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生存状况。湖州市所辖2个市辖区、3个县。目前全市共有乡镇国土资源所57个,工作人员463人,其中在编249人,编外214人。自2014年起,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围绕"法治国土、服务国土、勤廉国土"三个国土建设目标,开展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层国土资源所既是国土资源系统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土资源部门履行管理职能的“前沿阵地”.1999年1月1日,新的〈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为适应新法的需要,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能,宜阳县将原属于乡(镇)级管理的国土所上收,实现了县乡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把各乡(镇)国土所变为县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行使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6年多来,我局针对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在理顺体制、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上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国土资源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绍兴市国土资源局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多年,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完成了土地数字测绘应用服务、地籍管理等多项工作。根据《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规划》目标和内容,2006年组织实施了"绍兴数字国土空间数据库系统"项目。该项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沁阳市国土资源局在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把改善一线国土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措施,先后筹资建成了13个所的独立办公场所,并按"十有标准"全部配齐了办公设施。目前全局13个基层所全部建成了标准化国土资源所。该局不遗余力地逐步改善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办公条件,从2012年起给国土资源所人员发放生活补贴,沁北等5个涉矿所每人每月发放补助170元,其他所每人每月发放补助100元。同时,不断强化基层所规范管理,相继建立  相似文献   

18.
乡镇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石。自2005年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和人员编制上收,使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和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管理上由原来的乡镇主管转变成县级垂直管理。3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基层国土所正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肩负着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7,(12):F0004-F0004
集贤县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11月组建,现有领导班子成员7人,内设职能股室13个,局属事业单位8个,乡乡镇国土所7个,负责全县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日,济阳县国土资源局举办培训班,对全县新成立的8个国土资源所的30名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这标志着该县已经顺利实现了县镇国土资源的垂直管理。具体做法:(1)精兵简政,转变职能。垂直管理之前,各国土所作为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与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由乡镇政府管理,国土资源局与所之间是松散的业务指导关系。2006年5月,结合该县乡镇配套改革,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对国土资源所垂直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机构设置上,建立1个中心所、7个镇所。在选配人员时,对原有人员,按照“三不准”原则选用,即在过去工作中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不准上划,没有正式列入县政府行政事业编制的不准上划,不热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准上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