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GCP 第206项目(全球主要活断层特性的对比研究)终结会议于1989年6月28日至7月8日在美国举行。会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总结会议,在加州的马默斯(Mamm-oth)湖城举行;二是在美国西部活断层典型地段的野外考察。IGCP-206项目自1984年开始工作以来共召开过三次会议,此次会议是这一项目的最后一次会议。共有十几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希腊、土耳其、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介绍了编写《地震对策》和《地震发生之后……》两书的下述概况: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先后于1984年6月、9月和10月分别在北京、天津、成都召开了三次会议,确定了两书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各篇章节及其撰写者和编委会成员以及编辑、出版、发行等有关事项。前者是一部开展防震救灾对策的实用参考书,全书约50万字;后者是防震救灾行动指南的科普读物,约8万余字。由20个单位50余位作者参与编写,其中包括有关领域的高研人员、专家教授和科普作家。此外,为扩大交流,向《国际地震动态》推荐在年内各期陆续刊载《地震对策》各章节的缩写稿。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地震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4年9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召开。各市、地、州地震局(办)和省局机关各处室以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黄潼年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四川省地震局代局长张其宿同志应邀参加会议并讲了话。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石油学会等兄弟学会的代表,宣读了给大会的贺信。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巩固整顿地震台站的成果,提高台站观测质量,四川省地震局于1981年9月15日至25日在成都召开1981年全省地震台站观测工作质量评比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来我省地震台站狠抓观测质量的成效和经验,评出了先进,发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于1987年9月1日——9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第四次全区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上一年台站观测及管理工作情况和经验;结合一九八七年全国一、二类测震、地磁台站观测质量评比会议的精神,认真分析了内蒙台网在观测质量和大震速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3年9月11日至16日在山西临汾市召开了有关地震无线传输技术方面的会议。国家地震局,北京、成都、昆明、兰州、沈阳、上海六大传输台网及安徽、临汾两个区域性小台网,四川省地震局仪器厂等18个单位近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东南亚地区于1982、1984和1986年分别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和香港地区举办过三次城市地质讨论会。 1986年12月15—20日在香港召开的第三次会议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代表出席,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代表17人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省大理市团山滇西地震实验场基地召开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和所属的各研究所、队和部分省地震局业务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和科技骨干共103人。会议内容:一、讨论、制定了实验场1984年至1990年科技发展规划;二、初步落实1984年实验场工作计划;三、讨论了实验场工作条例以及台站、资料、科研成果等问题的管理规定;四、成立了以林庭煌为主任,陈鑫联、姜葵为付主任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由八人组成。  相似文献   

9.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召开伊朗巴姆地震/摩洛哥地震救援总结大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总结在伊朗巴姆地震和摩洛哥地震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OCHA)于2004年4月27—29日在突尼斯召开了“伊朗巴姆地震/摩洛哥地震救援经验总结会议暨国际搜救咨询团(INSARAG)欧非地区会议”。参加过两次救援行动的部分国家的代表、伊朗及摩洛哥政府代表等91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文介绍了会议的主要问题和形成的主要结论。主要问题包括灾害的预警、动员与部署;城镇搜救队的现场协调;城镇搜救队的搜救行动及其INSARAG指南的运用;其他国际救援组织及其与城镇搜救队的相互作用、国际社团内的信息管理4个方面。最后针对我国的国际地震救援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召开的黄淮海平原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7日至14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微、江苏等生产、科研的代表共47人。会议认为黄淮海平原第四纪研究工作迄今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为:1、首次系统地在大范围巨厚第四系地区一黄淮海平原,按四个时段分别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图件;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层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联合发起并主持召开的中国东部地区新构造运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0—1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我国地质、地震、地理、高等院校等各部门的代表共9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4篇,数十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比较系统地总结、交流了从1956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召开“中国新构造运动座谈会”以后30年来新构造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报道了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下关市主持召开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的概况。国家地震局部分直属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1980年以来在该实验场的工作成果,讨论研究了该实验场的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确立了实验场组织管理机构和有关条例及规定。会议最后确立了以林庭煌副局长为首的八人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工作会议今年五月在成都召开。会议上发表的41篇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二、三十年来地震预报研究在最主要的地震学领域内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与会代表和评委,深受鼓舞、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20日至2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研究我国面临的地震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宋瑞祥局长作会议总结。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陈建民分别主持了会议。各省(直辖市、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中日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地震局同日本文部省和测地学市议会共同商定的两国地震科学技术交流项目。第一次讨论会是1984年12月在日本举行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地磁学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地震系统等有关代表90人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地震局局长岳明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许绍燮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是继1984年重庆会议后的又一次地磁学术界的盛会,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会议安排了许绍燮研究员、安振昌副研究员、陈忠义高级工程师、蒋邦本副教授和林云芳副研究员分别作了"地磁与地震"、"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构造磁效应观测数据的净化处理方法"、"关于震磁前兆研究及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几点意见"和"南极考察"的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8.
零讯     
中国“全国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2月27日~3月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全国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工程地震研究中的新成果,交流了抗震防灾中的经验,探讨了重要工程建设选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震局1984年地震科技清理攻关总结交流会,于1984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成都举行。局领导、局清理攻关领导小组、局学术委员会成员、各手段清理攻关组组长(含部分组员和专题负责人)和局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共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武粤  艾印双  张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2021,41(2):203-204
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8-WTGTP)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2020年9月17日至11月24日顺利召开.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会议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分别在9月17日、9月24日、10月13日、10月28日、11月16日和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