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铜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岩体受NE(NNE)向构造为主导复合改造EW向等其他方向构造的交汇部位控制,矿体赋存于岩体的特定部位及其附近的破碎带中。提出矿床(点)分布规律为NE(NNE)向成带、近EW向成行,并划分出3个次一级NE(NNE)向构造-岩浆-成矿带和4个近EW向构造-岩浆-成矿行。  相似文献   

2.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矿床主要有热液交代和热液充填2种类型。其中热液交代矿床主要呈似状产于不可三复式倒转背斜正常翼的下志留统灰岩夹层中;热液充填型主要呈脉状、瘤状产于NE向断和NNE向花岗癍 岩与下志留统及英安质凝灰熔碉的接触--断裂带内。构造控矿具有定向性、成带性、等距性及构造带形程度与矿化强度一致性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章程 《广西地质》2000,13(2):7-10
五圩矿田位于广西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端,主干构造为NNW向的不对称短轴北斜,其上叠加了NE、SN、EW个3个方向的褶皱,它们在丹池带上都有表现。文章通过大量共轭节理、层面探良、断层派生小构造、次级褶皱等构造要素野外观测,室内计算,恢复了五圩矿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4期构造应力场,各期主压应力方位依次为NEE、NW-SE、NWW-SEE及NNE向,前两期为印支期,后两期为燕山期。并探讨了其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遥感影像特征与区域成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起汉  王雨 《矿产与地质》1996,10(6):417-422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的铜多金属矿产分布,NE成带,EW成行,NW成列,并构成多个矿化-构造带、矿化-构造块体,矿化-构造结。主要是受到区域NE向与EW向构造带构成的构造大格局和NW向与SN向构造带形成的构造小格局组合而成的“菱格网”状构造所控制。区域构造格局是铜多金属矿成矿构造的基础,据此区域性的遥感成矿预测,指出北段以找铜为主,中段以扩大银铅锌远景为主,深部找铜以及南段深部找铜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Cam.  SDG 《广东地质》1998,13(3):69-78
香港中侏罗-早白垩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类侵入体,是展布于中国东南部的NE向燕山构造浆带的一部分,香港火山碎屑沉积充填线状排列的喇叭形火山口和椭圆形破火山口,岩浆是通过裂隙充填到复杂的断裂和剪切带中,形成岩墙杂岩体和花岗岩类侵入体,岩墙显示了破火山口的边界,火山口,破火山口,岩墙和侵入体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受到4期火山活动和侵入活动期间的构造所控制,EW向和NEE向的拉伸和转换拉张作用主导,随时间的  相似文献   

6.
小南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  相似文献   

7.
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浚远 《地球科学》1997,22(4):406-410
据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作用分析,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可细分为6个阶段;(1)近南北向拉张(E1-E^13);(2)南东东向拉张(E^23-N^11)(3)北东向拉张(N^21)(4)北西向挤压(N^31-N^22),(5)北西向拉张(N^22-Q3)(6)近东西向挤压(Q4)。  相似文献   

8.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断裂构造岩类型及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NE构造带(华夏系)是会泽铅放离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概括了构造控矿特征,以控矿断裂带中的构造岩、矿及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方向断裂的构造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按其特征和酝酿民分模式,将构造岩(矿石)划分为7种类型:Eu富集-开阔“W”型、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平缓型、HREE-LREE较富集-开阔“V”字型、Eu强亏损-下斜型,Eu亏损-下斜型、Eu亏损-平缓型、其中NE向断裂带中的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与Eu富集-平缓型模式的构造岩是成矿预测的微观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泉下营坊不对称褶曲的厘定及控岩控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李运怀 《现代地质》1995,9(4):459-466
着重介绍了河北平泉下营坊一带主干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夹持在块状太古代变质基底及侏罗系火山岩间的元古界层状岩层,因上、下界面的滑脱剪切所造成的变形效应以及所处的中温、低压变形环境。不对称褶曲翼部地层的顺层滑脱和转折端部位的虚脱为本区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了侵位通道和空间。向SWW倾伏的不对称褶曲的背斜转折端与EW向及NNE向断裂的复合构造是控制下营坊南梁斑岩体及斑岩型铜矿的构造。  相似文献   

10.
辽宁建平北部海西-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卷入变形的岩片为早二叠世八家超单元二长花网岩、太古宙曹家烧锅片麻岩(TTG岩系)。该剪切带构成了辽西地区华北地台与内蒙兴安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重要分界线。前切带从东至西,构造线方位由EW向逐渐转向NEE至NE向。前切带内各类构造岩具眼球状构造、条带状及细纹状构造,普遍发育有A型褶皱、σ型长石残斑、压力影、S-C组构等指向构造,表明剪切方向由NE向SW左旋剪切,具走滑  相似文献   

11.
上黑龙江断陷火山岩特征及岩金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处于上黑龙江断陷盆地中段,中生代火山岩出露面积广泛,区内12处岩金矿床(点)均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关,塔木兰沟期和上库力期火山岩是成矿的岩体标志,3期火山岩均属碱性系列,以富Zr,Ti,Cr,P及轻稀土富集型为特征。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和褐铁矿化是找矿的蚀变标志,断陷盆地边缘和推覆构造边缘,火山带交汇部位,NE或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以及火山机构周围的环状,放射状断裂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基底岩系对火山岩型金矿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浙江治岭头、黑龙江团结沟、辽宁二道沟和日本菱刈等四个金矿床为例,说明火山岩型金矿之矿体除产于火山岩中之外,亦产于火山岩下伏基底岩系中,其基底岩系对火山岩型金矿成矿的意义在于:①基底岩石原岩常含有基性和超基性岩所含金丰度较高,且同位素资料显示出成矿的部分金来源于基底岩石;②基底岩系所含碳较高有利于金的成矿;③基底岩块相应上隆部位是成矿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3.
吉林中部环形构造是中生代形成与演化的热点构造。这个环形构造主要由外环带的环形断陷火山含煤盆地,中心区的断焰火山含煤盆地和火山机构,以及呈现环带状分布的花岗岩成因系列等部分组成,其形态呈现圆形,直径270km。 吉林中部环形构造控制外生煤、油气矿床、内生多金属和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从而为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并获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金矿分布规律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西安河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安河构造 (热液 )蚀变岩型金矿床 ,产于丹凤群及大草滩组发育的近E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低品位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 ,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 ,近EW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延边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伯禄 《吉林地质》1992,11(2):20-28
本文阐述了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等,首次提出该区火山岩型金矿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继承性火山断陷盆地周边控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条山西南段铜镍、铜铁、金矿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因类型为高-中低温热液型.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不同矿产形成与矿源岩有关,铜镍矿、铜铁矿和金矿分别产于变基性侵入岩、变基性火山岩和片麻岩中,构成了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这一成矿系统是同一能量场和流体场、不同矿源场之间耦合的结果.根据成矿系统分析,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预测在不同矿源复合叠加地段,还有铜铁金、铜镍金、铜铁镍矿床产出,地质找矿应部署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莫霍面形态与岩金矿分布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东、西两条地幔陡坡带明显地控制着岩金矿分布,特别是它们相互联结的秦岭段的幔坡域,更是岩金矿发育地区,东部地幔台坪隆起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在金成矿上,华南地区与华北地区可相互媲美,故在华南找岩金矿是极有前景的。中部地幔台坪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幔坳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次之,以天山幔槽和敦化幔坳的岩金矿分布较多。幔隆本身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不密切,但其周边地区岩金矿却发育,如四川盆地幔隆和准噶尔幔脊周边的金矿分布多即是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