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后的异常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营口6.0级地震,唐山7.8级地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在归纳海城地震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可能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映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最为显著。该特征与地壳形变及地震活动性异常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认为景泰6.2级地震前甘肃东南部地区出现的群体异常是共和7.0级地震和景泰6.2级地震的区域性前兆,震后该区持续的异常变化反映了强震后大范围内的应力调整过程。甘肃东南部地区构造环境特殊,该地区可能是南北地震带第5、第6强震组的共同调整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唐山7.8级地震震后异常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同山7.8级地震各前兆学科共189个测项的震后变化进行了归类统计与分析,讨论了震后变化的5种类型数量上的差异特征与后续地震的关系,分析了震后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后续地震区及其地震活动异常的对应关系,认为利用前兆学科的震后变化的某些综合特征配合测震学进行了震后趋势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茂玮  杨忠东 《内陆地震》1996,10(4):296-303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  相似文献   

5.
郑熙铭 《地震》1994,(5):36-43
通过对1976年唐山7.8级、1983年菏泽5.9极和1989年大同6.1级.1991年大同5.8级四次地震的非测震学前兆异常(短水准、地电、水氡含量、水位等)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地震以前,邢台地区的非测震学前兆观测值均有异常出现,显示出该地区不仅有地震活动性的窗口效应,而且有非测震学前兆异常的震情窗口效应。其它地区也有相类似的情况存在。这对区域应力场研究和前兆场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强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这说明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很好的地震短临信息,对发展地点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将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武定6.5级地震前的水化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杰英 《华南地震》1997,17(1):50-57
分析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6.5级地震前水化学多台项的前兆异常,较详细叙述了某些项目不同时期的异常特征,最后指出,可利用水化学项目的继承性异常和震后异常作为未来后继续地震发生的判据。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后我国在地震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震前震后诸多物理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寻找前兆异常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很多地震前都存在电磁异常现象,而且多数为临震异常。  相似文献   

9.
毛可  王振亚 《地震》1998,18(2):177-183
综合分析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泳登5.8级地夺前兆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震后响应性异常显,且时空分布具有成组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可能与该区中强城成丛活动方式有关。此研究结果在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古浪5.4级地震中短期预报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66年至1976年在华北相继发生的邢台、渤海、海城、唐山4次7.0级以上强震的震后异常与后续地震有某些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异常的起始时间与转折时间上,同时还表现在异常点的优势分布方向及其逐渐转移的进程上。研究这种关系对于判断同组强震的迁移趋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藏玛尼7.5级震与云南的远场前兆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继登 《地震研究》2000,23(3):307-313
远场前兆,是一种场兆,它是地壳构造活动的反映,往往也是强震连发的异常表现,它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增强作用。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大震后,云南省的前兆异常突出。前兆异常分布广,异常种类也多;有新的趋势性异常出现,持续多年的继承性异常也很多,有些前兆异常幅度类似于孟连、武定、丽江三次强震前的异常图象。1997年7~9月,这些趋势性异常或继承性异常出现转折与恢复,一些短期异常也趋于结束。如果说云  相似文献   

12.
邢台5.4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和地磁异常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测值空间变化等值线和时序变化曲线,分析了2002年邢台5.4级地震前流动重力和流动地磁异常的动态演化。两种异常震前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流动重力、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均有较为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②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的“0”等值线附近;③流动地磁部分点位测值呈现趋势性异常,震前全部点位观测值整体上升,形成完整的高值异常区。  相似文献   

13.
程式  杜方 《四川地震》1999,(4):7-15
与以往的震例相对相对比,1998年宁蒗6.2级地震的短临前兆异常,既有异常幅度大,空间分布上受活动性断裂带控制,时间进程上是准同步起伏,前兆异常与震兆异常配套出现,策观异常与宏观异常配套出现等共性;又有前兆异常十分丰富,异常的空间分布集中,震后效庆十分平衡等个性。  相似文献   

14.
张元胜  宋德新 《内陆地震》1996,10(2):181-186
1990年乌苏5.2级地震是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改造以来,发生在监视区内的第一次中强地震。地震前出现了大面积、多井孔的地下流体异常,显示出了异常在空间上的一些变化。(1)震前异常形态复杂多样。由于不同的观测井其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观测参数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表现出的异常形态也各不相同。另外,异常井孔的受力方式和受力性质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异常形态的重要原因。(2)位于震中区的观测井出现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外围地区;震中区异常出现时间较晚,外围地区异常出现较早,表现出异常从外围向震中迁移的变化图像。(3)与地震震中处于同一构造带的观测井(泉)容易受到震源应力的牵动和影响,出现异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5.
江苏地区地磁Z21测值空间相关异常及其标志体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江苏地磁台网Z分量21点观测值,初步研究了其空间相关性及与江苏地区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在研究的12年内,共出现了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8次,其中在其后7个月内检报对5个MS50以上地震,而其间应报地震6个,虚报1次,漏报1次。  相似文献   

16.
气象变化与邢台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小沼  杨永胜 《地震研究》1996,19(4):377-384
本对刑台地震活动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刑台除1966年3月大震前有明显的气象异常,大震后的中强余震亦有气象异常,此外,还发现低气压对强震,余震活动均有显影响,经分析,我们认为低气压天气过程对地震活动有不可忽略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使用距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300km范围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5口水井的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地下水位趋势异常特征及张北Ms6.2级地震前后10天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特征,表明在北张Ms6.2地震前后地下水位确实存在的明显的异常反应,并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张北Ms6.2地震前后水位群体异常的变化特征与张北地震的关系,对张北Ms6.2地震做出中期,短期,  相似文献   

18.
中强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震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荆凤  申旭辉  康春丽  孟庆岩  熊攀 《地震》2009,29(4):117-122
文章利用NOAA提供的1°×1°长波辐射产品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次地震(2008年8月25日仲巴6.8级地震、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通过滑动平均, 标准方差阈值等方法分析了各地震震前2个月和震后2个月的长波辐射日数据的时间序列, 分析结果表明在震前40余天到震前几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波辐射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与地震相关, 并且异常的幅度和震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对宁晋井水位数据进行加卸载响应比计算,结果表明,在2002年4月22日邢台M4.8级地震前存在加卸载响应比异常,该方法可作为今后邢台及邻区一项中短期地震趋势预测异常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原4. 9级地震前兆异常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明  金延龙  柴炽章  孙立新 《地震》1999,19(4):403-407
1998年7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发生4. 9级地震,震前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对异常的分析认识,宁夏地震局作出了趋势、中期及一定程度的临震预报,宁夏固原地震台和宁夏固原行署地震局作出了临震预报。对这次地震的地震序列特点、发震构造和震后趋势判断依据及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对临震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预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