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光电测距仪检测的二类检测基准,即相对检测基准和绝对检测基准,说明用户检测中建立这二类基准的必要条件和作用,同时分析了以基线场检验测距常数的缺点,提出搞好用户检验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光电测距仪室内鉴定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些实例说明室内检测能发现一些光电测距仪中比较隐蔽的故障,能深入了解测距仪的参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这些对测距仪研制、生产、使用以及商检都非常有用的信息一般不能从野外检测取得。文中还介绍了中南工业大学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设施和部分测距仪室内检定结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诚 《东北测绘》2001,24(3):40-41,46
规范明确规定对投入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距成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通过检测测距仪各项误差,得出测距仪最高可能达到的测距精度,使操作者在使用此测距仪的过程中明白对各项误差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充分发挥测距仪的精度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推导了在室内轨道基线上,同时检测测距仪周期误差和加常数的显著性检验公式,通过对5台进口红外测距仪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了其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光电测距仪检测的重要性应当重新认识张学庄(中南工业大学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明确规定:新购、修理后和使用中的测距仪都必须检定。但是测距仪检定的重要性并未为所有的仪器用户真正认识,他们不是定期地送检仪器,而只是在使用中出了问题并且到了无...  相似文献   

6.
在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过程中,对测距仪加、乘常数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要使检测结果正确,则在检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必须保证采样和选择模型正确。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现就测距仪加、乘常数检测数据处理中的模型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光电测距仪的加乘常数计量校准方法和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方法,并给出了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的表示形式和20台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及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对北京市几个光电测距仪比较基线的资料以及大量的测距仪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探讨光电测距仪比较基线的基准。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9.
光电测距仪问世以来,很快以其快捷、高效、简便、实用普及到测绘生产的各个方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光电测距仪万台以上,伴随而来的仪器检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潜能,提高使用功效,已成为广大测绘工作者和有关研究人负关心的焦点之一。多年来尽管论述光电测距仪检测的书籍多有面  相似文献   

10.
规范明确规定对投入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距成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通过检测测距仪各项误差,得出测距仪最高可能达到的测距精度,使操作者在使用此测距仪的过程中明白对各项误差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充分发挥测距仪的精度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判定测距仪是否有故障应作为检测的主要目的之一,并据此提出了一种能充分检定普通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全室内检定法及其原理,阐明了可在室内完成全部检测而不需上野外基线的观点,并推荐了一种简化的室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便于国际标准的采用,全面介绍了野外检测光电测距仪的国际标准ISO17123-4:2002(修订版),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简化检测过程和完整检测过程较适用于测距仪的使用中检测,而不宜作为测距仪的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研讨了六段比较法检测测距仪加乘常数的一些特点,并对目前测距仪检测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测绘学会仪器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测距仪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17—20日在石家庄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有关院校、研究所、省(市)测绘局(处)、测距仪生产厂家、维修检测销售中心及测距仪用户等四十多个单位的代表60余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老院长纪增觉教授、航天工业部刘闽研究员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报告论文31篇,其主要内容有:测距仪的回顾与展望,设计新方案的探讨,我国测距仪商品生产的发展途径,国内外仪器检测的设备和技术,测距仪的使用,维修和保养,仪器的检测与校正,测  相似文献   

15.
一、EOT-2000红外测距仪之测距原理: 1.EOT-2000是属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它是通过光信号在测线上往返所产生的迟后相位差来测量距离的。它由发射设备发射连续的调制波(调幅波或调频波),经过测线到达反射器。  相似文献   

16.
测量仪器     
CH970388 脉冲式测距仪检测与数据处理理论新探/姜晨光(山东莱阳农学院)∥测绘工程.—1995,(4).—28~31 从脉冲式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脉冲式测距仪检测的新方法,以及测距值数据预处理的新方法。参2 CH970389 浅议光电测距仪的实测精度的评定/秦元仁∥吉林测绘.—1995,(4).—14~18,13 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导线的纵向闭合差来评定光电测距仪对边长的测定的实际精度。图1表2参3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测距基线的建立情况,同时,联系我国实际,提出了采用高精度测距仪作为量值传递标准器来校准基线,逐步淘汰铟瓦尺方法,采取措施加强高精度测距仪的溯源性,建立基线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基线单位内部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周期误差和加乘常数是中短程光电测距仪三项最重要的系统误差。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首先用平台法测定仪器的周期误差,然后在光电测距仪检定基线场上用六段比较法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或者用六段解析法测定仪器的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申请,评审组受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委托,于1991年10月24~25日对国家光电测距检测中心进行了正式认证考核。评审组认为:1.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建立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测绘局的正式批文。其组织机构健全,质量保  相似文献   

20.
陈本富  郭先春 《北京测绘》2009,(4):30-31,63
测距仪标称精度一般是根据基线场上的检测结果确定的,由于仪器检测时的条件与工程现场条件不一致,因而标称精度不能反映观测实际精度,以标称精度定权处理观测数据,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在工程实际中,若多余观测边较多,运用二次平差法进行测距仪精度估计,可正确反映仪器实际观测精度,为仪器性能判别及数据处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