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如下规定:一、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一)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几年到几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影响的预测.包括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区划;建设规划区及工程场地的地震烈度、地震地面运动参数、地震小区划和震害的预测;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活动趋势的预测.(二)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几个月到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报.(三)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几天到几个月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威胁人类的重大自然灾害,强烈的直下型地震可以在极短的几秒或几十秒时间毁灭一座城市,导致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员伤亡。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唐山市被夷为废墟,震害波及北京、天津、秦皇岛等重要城市,造成24.2万人死  相似文献   

3.
高加索地震活动激化的实质罗格任等近年来,高加索成为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所。雪崩及几次强度史无前例的地震使数千人丧生,在外高加索几个独立国家及与其接壤的伊朗、土耳其地域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如果考虑这一地区已拖延几年的政局不稳定(民族冲突、阿塞拜疆与格鲁...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的时间层次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铭  张国民 《中国地震》1991,7(3):42-53
本文以山西地震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层次结构和自相似特征,并且提出地震活动的时间层次可分为:地震世(千年)、地震期(几百年)、地震幕(几十年)和地震阶(几年)。从这些层次的时间、能量的分维结构来看,也表明了层次之间的自相似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奥陶纪几丁虫的多样性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奥陶纪几丁虫生物地层及其与笔石和牙形石生物带的对比研究, 以及层序和事件地层的综合分析表明, 在我国奥陶系中可以识别出17个几丁虫带和曾经依次发生的5次主要的几丁虫多样性事件, 即: 1) 最早几丁虫的出现, 2) C. symmetrica的出现, 3) 几丁虫的初始辐射, 4) 高分异度几丁虫的出现, 以及5) 深水相几丁虫的发育. 进而讨论了每次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以及相关地质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11)
本文简要介绍常见的几种气体灭火技术,根据灭火剂的三项环境指标:ODP值(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GWP(温室效应潜能值)、ALT(合成物在大气中存留寿命)对几种气体灭火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7.
华北北部几次中强地震前的地磁前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雪香  张美仙  林云芳  张淑兰 《地震》1999,19(2):168-178
阐述并分析了华北北部几个中强地震前地磁前兆异常的时空特征,即以在震前几天到几个月出现的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为主,短临异常尤为突出,空间分布范围较大。异常展布有一定规律性,并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华南上扬子区5条出露完好的剖面(下奥陶统-上奥陶统底部)进行几丁虫样品的系统采集、分析与研究,鉴定几丁虫24属128种.对5条剖面的几丁虫资料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几丁虫多样性及其演变,对华南上扬子区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初期几丁虫的多样性事件提出新的认识:早期几丁虫出现(特马豆克中期),Euconochitina symmetrica的出现及几丁虫的初次辐射(特马豆克晚期),几丁虫再辐射及复杂多样化纹饰构造特征的出现(弗洛晚期)以及几丁虫分异度的高峰期(桑比初期).将研究区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初期几丁虫的多样性演变与区内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牙形类、疑源类以及区外波罗的板块、冈瓦纳板块北部、劳伦板块及全球的几丁虫多样性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1)华南奥陶纪各海洋生物门类多样性演变呈"幕式"发生,一般可识别出比较显著的2~3次多样性峰值,但各门类的辐射型式与规模各具特色;(2)华南与冈瓦纳北部的奥陶纪几丁虫辐射轨迹更为相似,二者的关系相较其他板块更为紧密;(3)奥陶纪几丁虫演化可划分为4阶段,即特马豆克期起源、弗洛期至大坪期稳步辐射、达瑞威尔晚期至凯迪初期辐射高潮以及凯迪晚期的分异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从九江-瑞昌5.7级地震与人员伤亡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九江—瑞昌地震的基本情况与特点。针对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与人员伤亡重的现象,与日本的抗震减灾对策及新疆近年几次中强地震的快速应急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几种灾害类型与地震灾害的预防。最后给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基本特点及防震减灾对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从地震灾害的源一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客体一震区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得出地震灾害的几个基本特点:瞬间突发性、破坏与损失的严重性、时空强不均匀性、次生灾害多样性等,并由此思考了防震减灾对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Kalman滤波在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卡尔曼滤波应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给出了离散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思路及相应的精度评定公式,结合西安市某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离散卡尔曼滤波数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成果图像显示滤波值曲线与原始观测数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对于改善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精度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2.
降雨对地电阻率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些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受本身台址条件的限制,观测深度较浅,因此,观测值受到降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昌黎台EW向1983-1994年观测资料月均值,用褶积滤波和多元回归方法对ρs进行了降雨校正,将将之作为一个灰箱系统,将资料外推至19954上,然后与原始观测值作残差分析,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震期间的地磁脉动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11月17日至11月29日在新疆喀仁地区8次地震期间观测到的震前发生的高频地磁脉动现象,文中对每次地震前的Pcl-2脉动的形态,以及脉动的起动时刻,持续时间,H分量和D分量的平均振幅随北京地方时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对这种震前观测到的高频地磁脉动的激发机制也做了深入的讨论,事实表明,这种震前发生的高频地磁脉动的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15.
张永志 《地震研究》1994,17(2):171-176
本文利用非线性理论分析了震前形变能随时间的演化关系,导出了应力与应变的本构关系为非线性时的突变演化模型。最后利用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的跨断层形变资料,计算了非线性形变的演化过程。取得如下认识:1.震前形变能的演化过程是不稳定过程;2.形变能的突变发生在非平衡区;3.门源地震前后的跨断层地形变资料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昌黎台地电场6个分量2009年全年的小时值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结果清楚地显示了日波动、半日波动和三分之一波动。研究人员对该台地电场EW向长极距2009年1月1日~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地电场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昌黎台利用铅电极进行地电场观测,不仅观测到了磁场的相关信息,并能较好地观测到潮汐响应,这在全国是首例。  相似文献   

17.
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的主应变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步云  杜学彬 《地震》1996,16(4):409-416
利用祁连县地应变观测资料,对1992年6月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机制,同时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的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具有相似性,是在变化的附加引张应力场作用下,载荷弱化,促使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易于活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朱日祥  刘椿 《地震地质》1991,13(1):73-77
地磁场起源及其倒转是地球科学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无法直接观测地球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本文以磁流体力学为基础,将古地磁学与αω发电机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如下新观点:(1)洛仑兹力在地核发电过程起负反馈作用;(2)较差旋转控制着地磁场西向漂移,(3)α作用使地磁极偏离地球自转轴  相似文献   

19.
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法分析了乾县地震台1983-1994年的地倾斜固体潮记录,提取了该地区倾斜固体潮汐因子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为地球动力学特别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固体潮方面的实测参数。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兆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现有资料,对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后所观测到的地震前兆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前观测的属远源异常,其与粤闽两省及邻区所发生的几次中强震前的异常无明显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