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覃纯乐 《地理教学》2012,(17):18-21
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决定地理高考试题的最大特色是"无图不成题"或者"无图考图"。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解读地理题目中的图形信息,但这正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之处,从而成为制约其解题的一大瓶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逻辑推理强、空间跨度远、理解难度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且也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此类题目能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地理思维要求较高,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应予以特别重视,特别是昼夜长短中有很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理解和掌握这些对称规律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提升解题效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0):15-16,38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高考关注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很多试题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区域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适应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必须做好区域地理的针对性复习。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地理"说题"是一种教学教研活动,以试题为载体,通过对同学和老师或教研人员说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说考点和考纲要求、说审题、说试题讲解过程、说错误答案剖析、说答题规律总结、说试题价值拓展,指导学生如何从地理视角出发,获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合理描述和阐释,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进行地理"说题"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地理措施通常是指人类针对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和区域发展所采取的解决方式、途径、手段。该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突出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教育目标,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本文从高考试题统计、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真题再现、地理思维建模、实战演练五个方面,阐述地理措施类综合题的应对策略。地理措施类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考查目标。解答地理措施类综合题,要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提出解决问题措施,遵循扬长补短原则提出优化发展措施,要结合试题的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田宏文 《地理教学》2013,(12):45-48
地理答题的规范性和灵活性是指在地理测试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试题要求,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规范,灵活而准确地分析题意、组织和表述答案。学生答题欠规范、缺乏灵活性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和熟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地理答题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训练和指导主要措施有地理教师的重点讲解和引导、学生的自我练习和训练、同学之间的互讲和互评。  相似文献   

7.
黄景  陈中凯  曾影 《地理教学》2013,(24):44-45
中学地理的教学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资源,迫切需要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意识开发教学资源。央视《美丽中国》纪录片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素材,显现出重要的教学价值。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开展教学,从而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地理视野;教会学生用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培养地理素养;促进学生感悟地理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树立正确人地观。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总体情况 2007年秋季高考地理卷共66道试题,其中第二大题选择题有20道试题,第二大题综合分析题有46道试题。  相似文献   

9.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许悦  矫光磊 《地理教学》2013,(17):49-50
析因类综合题作为文综地理的一个重要题型,因其强调以能力立意,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所以近年来特别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笔者粗略的统计了2013年各地的文综试题,发现几乎所有省市的文综试题都涉及了这一题型。所以对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我们  相似文献   

11.
李宏  于伟 《地理教学》2023,(1):45-50
本文在前人已建模型基础上,构建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评价体系与地理试题综合难度模型,对2022年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综合素养水平与试题综合难度进行测评,以此探讨核心素养与试题难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综合素养水平与试题综合难度在全国甲、乙卷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 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是顺利解题的保证。试以下列试题为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借助携带地理信息的图像数据,标注未知图像的地理信息,是图像视频地理信息系统迫切需要的基于内容的检索工具。传统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标注方法主要借助人工完成,效率低下且无法运用于视频GIS检索之中,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流形结构的图像地理信息标注方法。该方法提取图像的视觉特征作为相似度度量,重构地理图像的流形结构,用以刻画不同视角视图图像的渐进变化规律,建立相同地理位置不同视角图像之间的内部关联,以便携带地理信息的共享。构建地理图像的流形结构需要连续视角变化的地理图像,当已有地理图像视角变化跳跃时,提出利用主动学习策略,通过交互完成视角变化跳跃位置的地理图像补充,同时进行增量式训练,提升地理信息标注方法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给出携带地理信息的图像,该文方法可以获得相同地理位置处流形结构内的所有地理图像,高效完成地理信息标注。此外,在应对成像视角变化跳跃的情况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地理综合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及提出任务要求,实现对考生地理学科能力差异的测量。试题问题情境的创设、知识考点的选择、问题探究的思维操作和设问指向的要求是影响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近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综合题的难度统计为基础,分析影响地理综合题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试题难度控制的命题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胡继中 《地理教学》2011,(21):60-60
内隐信息是指试题中那些间接给出的解题信息以及根据某些外显信息经过逻辑推理才能获得的解题信息。、任何内隐信息都有其一定的信息载体(即外显信息),如地名、地理数据、地图、经纬线、海陆轮廓等,深刻分析信息载体是挖掘地理内隐信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文军 《地理教学》2012,(18):39-41
等值线图是地理图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景观图、分布图、地形图、示意图、统计图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在各类地理命题中应用相当广泛。在高水平的地理测试中,试题提供的往往不是直观的等值线图,而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神秘面纱,学生常常被其表象所困惑,未能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因此出错较多。本文尝试运用还原的方法,通过提取原图中的有效信息,初步分析、判断其地理特征后,将原图恢复还原成等值线图,露出其"庐山真面  相似文献   

17.
窦刚 《地理教学》2010,(9):44-45
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地理图像种类多,形式复杂多样,难度不一。其中解读“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图”是—个教学难点,下面结合教学思考,通过例析方式对此类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彭海明 《地理教学》2010,(10):28-28,37,38
丰富的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地理教师在制作课件和编制试题时常常需要制作一些地理图像,或对已有的图像进行编辑处理。目前制作、编辑图像的软件很多,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等,这些软件以其简捷的操作、友善的界面、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深受广大图像制作者的青睐。但对一线教师来说学习这些软件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地理高考试题的设计正进行着一些稳步的改革。这种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试题设计越来越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例如,2003年上海市地理高考试题中有一题要求考生分析长江年均输沙量下降的原因和对长江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类试题既考了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不是一门单纯依靠记忆就能学好的课程。这类试题对于引导学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关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有关人类发展和环境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开拓思路,使地理高考试题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现特另举一些试题例子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校地理课堂多采用"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了将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分析身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本文尝试在高二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时布置不一样的"寒假作业"--地理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地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