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消息报道     
“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出版 95岁高龄的老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崔克信编撰的《中国西南区域古 地理及其演化图集》2004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两部分:文字部分共15章,514页,839千字。第 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编图的主导思想、基本观点和图面设计(图例)。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探讨了中国 西南地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的地层组合、形成环境和古 地理演化。第十章介绍西南地区的区域古地磁学研究成果(刘椿编写)。第十一章讨论西南地区地史期 间的地壳运…  相似文献   

2.
前言国外运用古地磁学除在研究地质年代学、地层学和大地构造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外,在预测矿产,研究矿床成因及磁测资料的地质解释方面,也获得某些可喜的成果.古地磁学将有可能成为地质找矿中的一种工具.我国把古地磁用于地质矿产勘探方面所做工作还不多,这里介绍的鞍山弓长岭铁矿区所做的古地磁工作,虽获得了一点效果,但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沉积学的研究,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古地磁学在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供大家参考。 1.古纬度测量古地磁研究可以为古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定量的古纬度值,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也是沉积学应用古地磁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用古地磁方法可以简便迅速地得到定量的古纬度值及其长期变化。将岩石样品进行退磁分析处理,得原生磁化方向,就能获磁倾角I和磁偏角D,依据公式tgI=2tgP,即可求出古纬度P值。  相似文献   

4.
最近十余年来,我国古地磁学工作者曾对南方震旦纪地层以及北方蓟县的元古代地层做过一些古地磁学测定,并且对某些地质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对再早一些时期岩石的古地磁学研究仍属空白。地球的基本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它的参量必然反映地球的内部特征。按照地磁场的轴向地心偶极子假定,古地磁学的典型研究成果——视古地磁极移动轨迹应与地壳的构造发育演化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台中、下元古界一个颇为发育的地区,本文简要报道作者对分布在该区地质年龄约为-2300百万年至-1650百万年的滹沱超群和长城系的古地磁学初步测定结果,并结合太行山区元古代早期和中期的大地构造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地磁学数据具有廊的重合性,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地磁倾角42.9°,地磁极位置北纬79.4°,东径210.3°;广东;古地磁偏角10.7°,古地磁倾角44.0°,古地磁有位置北纬80.1°,东径193.4°,该古寺磁学数据反映了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厍过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几年受理的古地磁基金项目,概括地分析了我国古地磁学及其在研究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基本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学科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国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应用研讨会于1993年9月14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会后组织了野外地质考察。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委托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来自全国的近4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古地磁学是介于地质学和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是借助测定在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中的剩余磁性特征,获得岩石生成时期地球磁场的信息。古地磁研究的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境内晚新生代火山岩和第四纪地层的古地磁学研究,肯定了一些短周期极性事件的存在。在对比了世界各地的古地磁资料后,建立了2.48 Ma以来的地磁极性年代表。  相似文献   

9.
古地磁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通过综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相关方法,分析天然样品中记录的磁学信息,深入研究地磁场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等.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古地磁学在各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出诸多新兴方向.首先回顾了古地磁学的发展历史与基础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精度卫星磁测与相关研究新领域、月球与火星磁学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对古地磁学与高精度磁测等方法集成在地磁场演化、板块构造、深部结构、月球磁场演化、火星磁场及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古地磁学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992年4月10~13日,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在浙江省嘉兴市主持召开了《城市地下水工程与管理手册》审定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手册》领导小组和编委共21人.会议听取了关于《手册》编写经过、编审意见等有关问题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同意手册正式出版发行.试手册共分18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系统导论;2)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境内晚新生代火山岩和第四纪地层的古地磁学研究,肯定了一些短周期极性事件的存在。在对比了世界各地的古地磁资料后,建立了2.48Ma以来的地磁极性年代表。  相似文献   

12.
古地磁学的研究已成为人类了解地球演化的一种手段。过去磁场的记录: 岩石的磁化强度记录着岩石获得磁性时的地磁场方向。我们借助于它可了解过去地磁场的性质,确定取样处过去地磁场的磁极。古地磁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测定原生磁化强度。次生磁化强度本身意义不大,但它可帮助把岩石磁化历史与地质历史结合起来进行古地磁解释。古地磁地层厚: 地磁场的翻转是形成古地磁地层学的基础。因为全球磁场同时翻转,提供了全球时间界  相似文献   

13.
古地磁学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地球物理和地质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它成为近代大地构造学中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支柱之后,更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是至今古地磁定向标本的采集仍局限在基岩出露的地表.为此,有许多人探讨用钻探岩心来确定岩层产状.但是,在赤平投影法中,  相似文献   

14.
海外书讯     
《矿物学导论》(IntroductiontoMineralo gy) ,NesseWD ,2 0 0 0 ,牛津大学出版社 ,44 2页 ,2 7.5 0美元 (精装本 ) ;IS BN0 195 10 6 911。本书是牛津大学的一本矿物学的新教科书 ,旨在向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作关于矿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综合介绍。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结晶学与晶体化学 ,包括三章 :基础结晶学、晶体化学、晶体结构与晶体生长。其中晶体化学一章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矿物的性质、研究和鉴定 ,包括物理性质、光学矿物学、基础X光结晶学和矿物的化学分析等章 ,其中最后一章简述了矿物的鉴定步骤。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岩学图鉴》是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于1993年立项开展中国煤岩学图鉴编制研究,1996年6月出版的项目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煤岩学图鉴专著。该书运用现代煤岩学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全面地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聚煤期及不同成因类型与煤级煤的岩石学特征;系统分析了各种煤岩显微组分的时、空展布规律。这部专著在翔实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煤岩特征的总体格架。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煤岩学基础;第三章,中国古生代煤的煤岩特征;第四章,中国(华南)晚古生代煤的煤岩特征;第五章,中国(华北)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16.
述评:Rodinia超大陆拼合和裂解的古地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关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问题,随着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提出新的见解。Weil等(1999)重新汇编了劳仑、波罗的、刚果、圣弗朗西斯科和卡拉哈里克拉通1100-800Ma定年较好的古地磁极,并做出新的重建。南美(圣弗朗西斯科)首次获得古地磁重建位置。Powell等的研究使卡拉哈在Rodinia的位置更加清晰。东冈瓦纳(澳大利亚、大印度、南极洲)的古地磁研究更加深入,厘定了澳大利亚与劳仑裂解发生在750Ma前,不是先前的720Ma。地质和古地磁研究认为南极洲东部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块,而是由三个古陆块组成。大印度(包括印度、马达加斯加等) 也离开澳洲。这动摇了东冈瓦纳为统一的古大陆的假设。西伯利亚在Rodinia中的位置也在争论之中,依据古地磁至少有三个位置。总之,关于Rodinia超大陆构成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古地磁证据支持;同时新元古全球统一超大陆的存在也受到质疑。文中重点评述Rodinia超大陆拼合和裂解的古地磁检验,以及以此进行的全球主要大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古地磁的应用古地磁学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其依据是地磁场在从前寒武纪到现在的全部演化过程中,磁极位置不断移动,极性经常倒转.也就是这一依据对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等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地球膨胀说(即地球半径在缓慢地增大)提供了数据,可计算出各个地质史期的地球半径.用古地磁学研究宇宙星球(例如月球、陨石)上物质的磁性,从而了解地磁场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测得的地磁倾角,可算出样品产地的古纬度.  相似文献   

18.
张文治 《华北地质》2001,24(4):222-236
近期 ,关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问题 ,随着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提出新的见解。Weil等 (1999)重新汇编了劳仑、波罗的、刚果、圣弗朗西斯科和卡拉哈里克拉通 110 0~ 80 0Ma定年较好的古地磁极 ,并做出新的重建。南美 (圣弗朗西斯科 )首次获得古地磁重建位置。Powell等的研究使卡拉哈里在Rodinia的位置更加清晰。东冈瓦纳 (澳大利亚、大印度、南极洲 )的古地磁研究更加深入 ,厘定了澳大利亚与劳仑裂解发生在 75 0Ma前 ,不是先前的 72 0Ma。地质和古地磁研究认为南极洲东部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块 ,而是由三个古陆块组成。大印度 (包括印度、马达加斯加等 )也离开澳洲。这动摇了东冈瓦纳为统一的古大陆的假设。西伯利亚在Rodinia中的位置也在争论之中 ,依据古地磁至少有三个位置。总之 ,关于Rodinia超大陆构成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古地磁证据支持 ;同时新元古全球统一超大陆的存在也受到质疑。文中重点评述Rodinia超大陆拼合和裂解的古地磁检验 ,以及以此进行的全球主要大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正>著者:史佩栋,16开本,1477页,2810千字,平装,定价:245元,出版单位:人民交通出版社,版次:第2版第1次,出版时间:2015年7月17号,标准书号:ISBN 978-7-114-12113-5。内容简介:本书对《桩基工程手册(桩和桩基础手册)》第一版进行了全面校勘、修订和更新。全书共10篇58章,第1篇导论(4章);第2篇桩的工作性状(6章);第3篇桩基设计与计算(14章);第4篇桩基施工技术(12章);  相似文献   

20.
川滇菱形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位于川滇菱形地块的西昌西南大德里向斜两翼的白恶系红和岩内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96个,进行了古地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昌晚白垩世末期的古地磁偏角为5.9°,古地磁倾角为45.8°,地磁极位置为北纬84.7°,东径193.3°,将该数据与作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则可见自楚雄至无谋,进而至西昌,其古地磁偏角逐渐靠近正北,而古地磁极纬度渐次升高,这反映了川滇菱形地块内的断块呈自西南至东北逐渐减弱的顺时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