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是我院创办的一个跨学科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自1957年成立以来,已召开三届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及10余次各分委员会的学术讨论会,对推动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979年被正式批准加入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任委员刘东生教授被选为该联合会的  相似文献   

2.
第16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由意大利矿物学岩石学会(SIMP)、国家研究院(CNR)和欧洲矿物学联合会(EMU)主办SIMP组织。 会议学术活动有五个(大约每天一个)全体大会特邀讲演,以及分组学术讨论会和论文展示。学术项目内容将集中在所有矿物学领域,如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及应用矿物学的现代研究方面,重点是:  相似文献   

3.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理联合会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委员会(COMLAND)、IGCP500(干旱区演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计划(PAGES)及中国科学院资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内蒙古阿拉善盟行署、阿拉善右旗旗委政府、南京大学协办的“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ridand Semi-arid Re…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天文联合会(简称IAU)主办并由国际空间科学研究委员会(简称COSPAR)资助下召开的第四届“星际尘埃性质和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7月8日在法国名城马赛召开(第一届在夏威夷、第二届在汉堡,第三届在渥太华)。讨论会历时4天。出席大会的有法国、美国、西德、日本、中国、苏联、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83位科学工作者。提交会议的论文共92篇,其中,安排大会发言的论文有83篇,张贴的论文9篇。我国有两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所提交的两篇论文均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6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和中国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明确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不日将迁址北京。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是非政府、非政治、非营利性的国际学术组织,1961年成立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6.
198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地区学术讨论会在印度海德拉巴召开。来自世界28个国家的28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派出21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会议在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开幕式上由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学国际联合会主席D·Lal教授主持并致词,他认为地震学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又基本的科学领域和先进技术领域的  相似文献   

7.
中关双方就“第三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六年春在美国召开达成协议,并经国家科委批准。现已正式向世界各国发出会议征文通知。这次讨论会是继一九八。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以下简称讨论会)和一九八三年十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讨论会后的第三次讨论会。各国学者均赞成这个讨论会。今后每隔三年举行一  相似文献   

8.
消息报道     
《水文》1987,(2)
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召开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LAHR)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8~22日在美国爱阿华大学召开,我国首次派出以陈赞廷为团长的3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与会的151名代表来自16个国家。会议收到交流论文81篇和特邀报告5篇,我国代表陈赞廷应邀作了题为“黄河冰情问题”的专题报告。 (陈希媛)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锡钨花岗岩对比和资源评价,即IGCP—220项目的研究计划,有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和东南亚锡业研究开发中心(SEATRAD Centre)参加。 IGCP—220项目已组织了3次国际学术讨论会;1985年4月在泰国清迈召开了第1次专题讨论会;1986年6年29日至7月2日在澳大利亚坎培拉举行了第2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约有100位代表参加,宣读了44篇论文;1986年9月在马来西亚怡保举行了第3次国际学术讨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1990年10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举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炳熹,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主席M·冈涛、副主席V·V·齐霍米洛夫和秘书长U·B·马尔文等  相似文献   

11.
王小民 《地质论评》1990,36(1):94-95
第三届国际榴辉岩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8日至21日在联邦德国乌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Wiirzburg)召开。国际榴辉岩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榴辉岩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开始举办,每4年召开一次。本届会议由现任委员会主席乌兹堡大学岩石矿物研究所所长M.Okrusch教授主持。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7篇,到会学者123名,会议期间共有70位学者发表了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94,40(3):284-287
1 岩溶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岩溶水文地质、岩溶工程地质、岩溶区农田水利及岩溶探测技术方法等为30届国际地质大会遴选优秀论文),约100人。会期:1994年11月下旬(5—6天)。地点:昆明(铁二院岩土工程公司,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2 大陆构造学术讨论会——迎接30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2篇,其中大会报告20余篇。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1990年10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举行。中外学者12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炳熹、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主度M.冈涛、副主席V.V.齐霍米洛夫和秘书长U.B.马尔文,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国际古生物学者联合会副主席周明镇,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涂光炽,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夏国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李星学、郝诒纯,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前任会长夏湘蓉、现任会长王鸿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矿物学协会第16届大会将于1994年9月4~8日在意大利比萨召开。会议将在意大利矿物岩石学协会Societa Italiana di Mineralogiae Petrologia(SIMP),CottsiglioNNationaIe delle Rieerehe (CNR)与欧洲矿物学联合会赞助下,由SIMP主办。会议的学术部分,将包括大会报告、科学讨论和论文展示。根据IMA的传统,下属各委员会与工作组将被邀请提出科学讨论会题目。为了能得到一个概括整个矿物学领域的综合性科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1964年建立于新德里,同时成为国际地科联下属的矿床专业学术组织,每四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1986年第七届讨论会由瑞典、芬兰和挪威地质调查所以及瑞典 Lule大学共同主办,Nordic 地球研究院、矿山工业部和 Nordic 部长委员会赞助。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2日在瑞典 Lule大学召开,会前(8月12日至16日)和会后(8月23日至29日)分别组织了十条路线的地质考察。十条路线是:①奥斯陆古裂谷与成矿;②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造山  相似文献   

17.
固体地球科学一门,经历了六十年代的上地幔计划(UMP)和七十年代的地球内部动力计划(GDP),在将近二十年间出现了一个革命的跃进。上述这些国际学术计划的最大成果,就在于使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之类学说得到确证,从而使板块构造体系可以站得住脚。地球科学领域中两大国际学术团体,即国际测地学会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IUGG)与国际地质学联合会(IUGS),对UMP和GDP这两个国际组织作出的显著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十八日至廿二日在瑞典中部城市律勒欧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持召开的。该协会的主席(1984~1986年届)是瑞典地质调查所的主要负责人G·考斯基博士。会议由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地质调查所负责组织工作。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多人,来自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我国的代表15人。会议邀请发言的九人,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4人,分别介绍了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区前寒武纪及显生宇成矿作用和火山岩中矿床成因模式;分组发言4人,介绍了前寒武纪金矿  相似文献   

19.
王成善 《地质通报》2004,23(8):i001
根据2003年在瑞士召开的第18届喜马拉雅一喀喇昆仑一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上的决定,第19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于2004年7月10—13日在日本北海道召开。考虑到会议地点的季节问题,本届HKT会议打破了该会春天召开的传统习惯,在夏天举行。尽管如此,参加此次会议仍有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的代表130余名,超出了会议举办者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赞助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讨论矿床(产)沉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