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地区同台基的测震记录与强震动记录进行相互换算的一致性对比分析,验证了在一定条件下加速度波形记录与速度波形记录相互转化方法的可靠性;利用波形质量较为可靠的速度记录经校正换算求取加速度记录,并与周边台站获取的加速度记录相互印证并剔除加速度记录异常值,实现对广西北流M_S 5.2地震衰减特性的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2.
南阳淅川喀斯特地貌区地震记录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河南测震台网记录的南阳淅川喀斯特地貌地区地震波形特征,从初动方向、AS/AP振幅比、反射波PmP与Pg到时差、直达波Pg视速度,与河南省汝阳矿区工程爆破记录波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波形特征较为相似,但喀斯特地貌地区地震仍具有典型地震特征,如:初动方向呈四象限分布,振幅比远大于3,反射波记录较弱,Pg波视速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和地震矩的依赖关系,导出了直接计算矩震级的公式.用北京怀来小台网(速度记录)、唐山强震观测台网(加速度记录)和北京地区台网(速度记录)的地震记录资料,检验了这些公式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利用加速度或速度记录测定的矩震级与常规方法(根据位移谱高度)测定的矩震级十分接近.证明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从而拓宽了用于测定震级的资料类型,即不仅限于位移记录,速度和加速度记录都可用于测定震级.  相似文献   

4.
依托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测震台网数据管理平台在数据资源池环境下,采用分层架构和模块化开发,实现了实时流波形接入和存储、站网基础信息管理、常规数据产品产出、针对特定地震的产品产出、波形数据质量分析等测震台网核心业务的信息化。通过平台的接口和界面,事件波形处理与服务、数据质量分析、震源参数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测震台网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该平台具有业务集成性、功能实用性、资源共享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测震台网信息化水平,为测震台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波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山西测震台网记录到的波形资料,对天然地震、爆破和塌陷3类事件的记录波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类波形的特征,为今后快速、准确分析地震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苏北测震台网地面台站和深井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分析2009年10月以来台网附近 ML ≥2.8地震波频谱特性。分析可知:地面记录与井下记录的地震波频谱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地面记录地震波拐角频率较井下约大0.28 Hz,地震波峰值频率比井下约小0.22 Hz;对于ML >4.5地震,地面记录地震波的优势频率范围小于井下记录;地震矩和矩震级地面台站记录数值较大,差值分别为3.104×10^14 N·m 和0.32级。  相似文献   

7.
对P波衍射波Pdif震相记录范围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16年(1980-1995年)中国地震台网对极远震记录资料分析后的结论是:P波衍射波Pdif在中国台网的记录上震中距范围可达到100°-158°附近,最低震级可在5.6级;佘山台的记录范围比全国台网窄些,而且对地区的灵敏度较大。结论说明我国地震台网对Pdif震相的记录范围比理论值广,亦对台站速报和台站测震分析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析太原盆地地震波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山西测震台网记录的太原盆地地震波形,分析盆地内不同地区的地震波形特征,为日常的地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2年1月12日至2月22日,重庆巫溪地区发生一系列ML2.0—3.0地震,对其中重庆市测震台网记录的ML2.1、ML2.3及ML3.2地震,从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记录波形特征及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ML2.1地震为岩溶地区塌陷,ML2.3、ML3.2地震为构造地震;而对重庆市测震台网未监测记录到的几次有感震动,认为是岩溶塌陷洞室垮塌所致。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3-2017年吉林测震台网记录的部分地震,按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对地震编目的要求,需对地震波形进行WA仿真处理后测量震级。对比仿真前后震级,发现仿真后量取的震级普遍较大,偏差在0.3以内。因此,地震编目需严格按照细则执行,地震速报使用仿真震级更加准确,而且掌握震级偏差可为新旧震级资料的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proposed a method for obtaining high-quality acceleration seismograms from velocity type seismograms of digit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and took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the seismograms of a same earthquake that was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by velocity seismograph CTS1-EDAS24 and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EST-Q4128 installed in Jixian Station, Tianjin. The calculation steps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it broaden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利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CTS1-EDASC24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仪和FBS3-EDASC24速度型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的有关技术与应用问题,其中包括:仿真方法的选取,仪器性能和仿真参数的分析,仿真加速度时程与SLJ100-GDQJⅡ加速度型强震仪记录结果的比较,福建及邻近地区所选用地震的仿真加速度时程(1998-07-2008-07),仿真结果在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中的应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测震台网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并通过提取其相位信息和拟合场地设计反应谱(目标谱)的方法来获得场地设计地震波的有关技术途径与应用实例,所提供的具体算式采用便于编程和利用快速傅氏变换(FFT)技术进行计算的离散化傅氏正逆变换的复数表达式。有关研究结果可拓宽现有地震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减少地面运动模拟中人造地震波与原始地震记录存在的差异,并可使所合成的设计地震波满足给定的目标谱,且能较好地反映其非平稳性特征,因此在地震工程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福建省区域数字强震动和数字地震台网历年的地震记录,通过资料选取、数据处理,计算了其地震反应谱,并分析了Ⅰ、Ⅱ、Ⅲ类场地反应谱谱形参数的统计关系及反应谱特征.有关研究结果对合理地利用福建地区现有台网观测资料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区域数字强震动台网加速度记录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历年各类典型加速度记录的相位谱拟合所在场地设计反应谱,获得具有本地区不同场地、不同分向天然地震记录的非平稳性特征又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场地设计地震波,同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及可供福建地区建筑结构时程分析时选用的输入地震波。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数字强震台网记录的2010年06月10日乌恰Ms5.1地震1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和初步分析.在分析前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整理,转换数据格式,进行零线校正,计算校正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谱、傅立叶振幅谱、加速度反应谱.在对本次地震的强震动特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较大的加速度峰值沿发震断层分布,集中在靠近断层的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大理州的23个强震动台2007年以来记录的11组3.5级以上近场地震共51条强震记录,根据数字地震仪台网系统测定地震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强震动台网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方法,并对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计算机软件MDEPS系统的编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对2009年3月28日山西原平4.2级地震山西数字强震动台网7个台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对加速度波形数据的基线校正、滤波、水平分向矢量合成以及部分台站速度计算(包括水平向速度矢量合成)和加速度付氏谱、反应谱计算。结果表明:记录的最大单分向(水平)加速度峰值为27.5cm/s^2,水平合成最大加速度PGAn为28.5cm/s^2,其折合地震烈度为5度。多数台站的垂直向加速度峰值大约为水平向的1/2。最大速度峰值PGVH为0.51cm/s。原平台加速度记录的谱分析表明,对于4~5级这样强度的地震,因为震源本身产生的地震波中的长周期成分很少,所以,厚覆盖土层对长周期地震波的影响在工程的意义上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地震记录仿真的方法及意义,并以宁洱地震系列中的一个事件和日本记录到的一个强震记录为例,进行了从原始记录的基线校正、宽频带速度记录到短周期速度记录的仿真、强震加速度记录到速度、位移的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